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幸福和快乐,从许多哲人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种很少为人们所获得的奢侈品。比如,叔本华就说,人生更多的时候是寂寞和苦闷,快乐和欢聚只占人生的少部分。由此看来,人生一世,痛  相似文献   

2.
一言 《党政论坛》2008,(13):63-63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人生离不开“加减乘除”。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苦闷与欢乐、欣喜与悲哀、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幸福的聚合体。酸甜苦辣就是人生。领导者和任何人一样,生活中有着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但领导角色和普通百姓不同的是,因工作的需要,领导者尤其要克服以下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环境和心境     
王伟 《党政论坛》2009,(8):27-27
凡夫常被环境所缚,产生烦恼苦闷、忧虑不安。他们不知向自心求解脱、求快乐、求安宁,而是从事相上去寻求转变改善,或者逃避现实。有的愚昧者,不信自心,还去求神问签诗,以求得暂时的安慰。那末,怎样向自心求解脱呢?说起来很简单,只要一翻掌之际就得了。请看下面的三则故事。  相似文献   

5.
曹植的游仙诗反映其欲保全生命、以期建功立业的愿望;郭璞的<游仙诗>写其才高位卑的痛苦.他们都把游仙诗作为排遣人生苦闷、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其实咏怀才是他们游仙诗的真正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有别于现世流行的享乐主义与纵欲主义,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也是生活的目的,而他所追求的快乐并不仅仅是现世的庸俗的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快乐,使灵魂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以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其哲学基础,将快乐与德行结合,强调人生的幸福就是获得快乐——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安宁。  相似文献   

7.
快乐名言     
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福莱 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萧伯纳 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高尔基  相似文献   

8.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人生离不开"加减乘除"。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人生要真正幸福快乐,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不一定赚钱,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地位,但他心甘情愿,因为这样过一辈子他认为值得。  相似文献   

10.
姜迎春 《党政论坛》2002,(11):32-34
近年来,—些人奉行享乐主 义价值观,认为艰苦奋斗在 现代社会已失去其意义,个体的物质享受与感官快乐被认为是最值得追求的价值。错误的价值认识使—些党员干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完全丢失了理想、信念与责任。因此,批判享乐主义价值观,充分认识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与危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艰苦奋斗,还是奉行享乐主义,实质上是个人生观问题,它反映着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等价值观念。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1.
乐由心生     
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快乐,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快乐。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先生“六然”养心诀,恰是拥有快乐的秘笈。 “自处超然”,就是自处时超逸洒脱。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自处难,难在抵不住孤独;超然更难,难在不会享受孤独。要能  相似文献   

12.
刘明清 《党政论坛》2010,(14):41-41
读“无用”的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大有益处。 天下最好看的书往往是“无用”的书。清新隽永的诗歌和散文;耐人寻味的历史和哲学;情节曲折的故事和小说……足够让人享用一辈子。而且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让自己的思想无边无际地畅游,忘记生活中的烦恼,真正享受到读书的最大快乐。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事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句话说的是:"生命是一个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生命是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天都要过得很快乐,因为我们的每一天加起来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如果你每天都不快乐,加起来就是不快乐,如果你每天都快乐,加起来就是快乐。但另一方面,"事业是一种结果",这就意味着,当你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必须对事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锦句     
《党政论坛》2014,(2):49-49
当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稳,不受动摇,没有恨,不生不净烦恼,总是觉得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幸福的人们不免心狠!自己是多么满足!此外就一无所需了!当他们达到了幸福这个人生的假目的之后,竟把天职这个真目的忘掉了!——雨果《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15.
珍惜每一天     
李国文 《党政论坛》2013,(16):59-59
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快乐不易得,不常得,相反,不快乐却易得,而且常得。不懂得快乐之道,由着快乐从身边滑过,是失败;同样,快乐本来不多,不知道珍惜快乐,不懂得寻找快乐,更不明白如何创造快乐,也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快乐的感觉,幸福的诀窍就是让快乐系数大起来。“快乐系数”是人们将要满足的需求减去无法满足的需求的结果同现有需求的比值。幸福和痛苦是相对的,幸福在于地位、财富、物质享受程度,但更在于精神的丰富、道德的高尚、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变化与心灵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心灵快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心灵快乐与否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的优劣,而且也同个体内在的心灵素质密切相关。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心”、“境”关系的分离状况给个体和社会的价值选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保持心灵的崇高境界。这对消解外在环境对人心的负面影响,创造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十余载,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当我回味起这些,心里有一种别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欣慰。因为,这些感受和体验是我人生的老师,它教会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走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黎 《党政论坛》2011,(8):31-31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行为暴力的,极端自私的,扰攘不安的,永不餍足的,为得到某些事物不择手段的……都是不快乐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为什么可怜?因为此人必然极不快乐,才会作出可恶的事。  相似文献   

20.
一 快乐工作、快乐成长、快乐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现代管理的至高境界,是实现体面劳动、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