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是在突然之间,中国从大豆的发源地和出口国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6年,加上食用油等大豆制品,中国相当于进口了约4360万吨大豆,预计2007年中国大豆总进口将超过5000万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最高时年出口量超过100万吨。如今,大豆却成了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据海关统计,1999年我国进口大豆432万吨,2000年猛增至1045万吨,比上年增长242%。去年则达到了1376万吨,接近国内大豆年产量。2002年头4个月进口量为279万吨,而与此同时,在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主产区,昔日的“金豆子”却价格暴跌、少人问津。作为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当家”原料——  相似文献   

3.
<正>一、科学把握农业供给侧问题的成因农业在连续多年增产丰收以后,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问题挑战。一是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从大宗农产品看,突出的是大豆缺、玉米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大豆产量低、成本高,导致进口大豆急剧增加,2015年进口8169万吨,大豆自给率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玉米近几年却出现库存积压、价格走低,许多地方库存爆满,存不下、销不动,成为当前农业供给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是煤炭净出口国,并在2003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的8298万吨。此后,我国煤炭出口数量开始快速下降,而煤炭进口数量却开始快速增加,使得我国煤炭净出口数量快速下降。其中2007年出口数量仅为5317万吨,而进口数量快速增加到5102万吨,净出口仅为215万吨,煤炭进出口贸易呈现基本平衡态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农业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还是取得较大进步。仅就氮肥来说,中国的进口数量从1964年的40万吨,增长到1965年的50万吨。美国情报部门估计,到1967年,可能增长到94万  相似文献   

6.
朱振国 《民主》2005,(8):48-48
据交通部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口铁矿石13271万吨,其中,青岛港铁矿石进口为2401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8%,居世界各大港口之首。  相似文献   

7.
今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不断 暴涨,连带国内出租车行业 要求提价、民航票价与油价实行联动浮动机制,这些信息已基本上传递到了公民心中。曾为大庆、胜利油田的开采而自豪过的中国人,又一次隐约地意识到:在绝大部分工业品已经结束了短缺时代之际,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会不会出现短缺? 预计今年中国的国内石油产量1.6亿吨,原油进口将达到7000万吨。国内外的各种研究机构都认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要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是大规模的。国内石油资源短缺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的专家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未…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6)
日本每年自产中药材只有0.5万吨,每年需从我国进口中药材3万吨以上,是我国中药材第一大进口国。同时也是我国中成药第一大进口国。1991年进口我国成药1441.1万美元,以后逐年递增,1995年进口2781.8万美元。日本汉方制剂生产近年发展很快,1992年年产值为1818.79亿日元(约14.6亿美元),平均人均约7.3美元,占日本人均医药费412美元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种得多不等于卖得多。本来就处在出口严峻形势下的国茶,将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 发源地。中国人最早发现和 利用茶叶,并把这一健康饮料推广到全世界。 目前,全球人均年消费茶叶约为0.5公斤,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产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进口茶叶。1999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68万吨,出口量接近20万吨。但是,有一个尴尬的数字让人无法回避:我国的茶园面积约占全世界的45%,居第一位,产量却仅仅占了世界产量的22%,平均每亩单产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9…  相似文献   

10.
朝鲜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粮食一直难以自给自足。据联合国有关组织估计,朝鲜粮食缺口每年为20(k-25万吨。90年代以来,朝鲜每年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特别是1995年和1996年的特大水灾,给朝鲜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水灾造成的损失达150亿美元,相当于朝鲜国民生产总值的75%;粮食减少约19O万吨,相当于正常年份产量的一半。1997年,朝鲜又遭受了严重的旱灾,据朝中社报告:干旱已毁掉29万公顷农田和70万吨粮食,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朝鲜近年来外贸环境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所以朝鲜试图通过进口弥补粮食不足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到底是国外大豆进口过度造成的产业不安全经典案例?还是国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之必然中国大豆产业目前的困境,似乎预示着加入WTO之初对中国农产品前景的担忧正在应验。作为我国“入世”后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中国大豆产业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进口大豆量增价跌,致使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F0004-F0004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产能、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品种规格世界领先的不锈钢企业,现已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2008年钢产192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46位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7位。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8,(22)
非法走私撞击国门●本刊记者暴利令走私分子铤而走险今年2月19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立即停止柴油、汽油进口报关的通知。通知下发后,成品油走私的案件骤然增多起来。其后查获并起诉的成品油走私案件占第一季度的52%,重量达58万吨,占第一季度所查获的7万吨...  相似文献   

14.
金风 《瞭望》2008,(50)
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大豆出现巨大的价差,进口大豆可能将趁虚进入中国的大豆主产地东北。大豆的原产国中国,遭遇大豆危情。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的大豆危机早在上世纪末已开始显现。在拥有巨额粮食补贴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崛起的磷都———瓮福矿肥基地周芙蓉一个总投资51亿多元、年采选能力达250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磷矿山和配套建设年产80万吨重钙、80万吨硫酸、30万吨磷酸和1.4万吨氟化铝的特大型现代化肥厂,经过瓮福建设管理人员7年艰苦奋斗,已在贵州省瓮安县至福...  相似文献   

1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位于渤海4.3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上。在2004年至2010年的七年间,渤海油田全体干部员工,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奋发有为,年产量从93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建成了我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唱响了中国石油工人在渤海油田一曲气势恢宏的正气歌,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荻斌 《瞭望》2000,(10)
韩伟,大连韩伟企业集团董事长,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首届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全国工商联常委。大连韩伟企业集团饲养蛋鸡 22 1.万只,年产鲜蛋35001公斤,年产饲料 12 万吨。 1996年以来一直稳居中国养鸡规模第一的位置,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鸡王”。 1999年,大连韩伟企业集团组建了大连韩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系列生物制品,当年投产生物活性有机肥3.6万吨。  相似文献   

18.
东京专电 去年,日本遇到了几十年没有过的冷夏,全国水稻严重减产。日本因此出现抢购大米的风潮。 日本每年大米的消费量约为1000万吨,其中用于人们日常主食的为540—560万吨。去年日本大米的总收获量为780万吨,去掉做大酱、酱油、酒、点心等所谓加工用米,剩下的由政府收购和农民自由出售的主食用米(即政府管理米)只有380万吨。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决定在今年10月以前从国外紧急进口160—180万吨主食用大米。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2,(27)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我国将要实现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承诺:在过渡期内逐步增加粮食、棉花、食糖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约束国内支持等。这些承诺的实现,无疑将使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雪上加霜”。当谈到中国农业问题时,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到,“我常常睡不着觉”。朱镕基总理也坦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农业问题”。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2001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平均每年减少1245万吨,累计下降12.2%。从本刊记者来自小麦、玉米、大豆、蔗糖主产区的报道看,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20.
卢作孚,中国近代史上杰出 的爱国实业家。早年加入同 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统一了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和他的公司,用40天的时间,将10万吨战时物资抢运至后方重庆,挽救了当时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1938年10月25日,武汉陷落。扼守川鄂的宜昌便成为全中国的咽喉。当时入川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唯有长江,而长江在这里被三峡卡住了脖子,所有的船只都必须在宜昌换船中转。这时,在宜昌,各种待运物资9万吨,各种滞留人员3万多人。更为严峻的是,40天过后便是漫长的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