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动的感觉     
心动的感觉就是,在一个雨后的早晨,你从玉兰树下走进办公室,这时,一阵清风吹落残留在树上的雨滴和花瓣。当你坐在办公桌前,把落在身上润玉般馥郁的玉兰花瓣,顺手夹进你随身带着的一本书中。  相似文献   

2.
雾凇的吉林     
马少红 《党政论坛》2010,(14):16-16
这是童话世界?还是梦幻仙境?抑或是天上宫阙? 冬目的清晨,当你漫步在吉林市的松花江边,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江面,流水潺潺,雾气氤氲;岸上,银枝索裹,雪柳轻摇。千姿百态的凇花,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令人感叹造化之功;千枝银柳万株雪松,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澄澈晶莹的佳境,令人感慨天意之奇。  相似文献   

3.
一妮 《瞭望》1986,(21)
北京市邻近南郊的地区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式建筑,近三百名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寄宿制教育。这就是北京市第四幼儿园。 四月的一个星期一的清晨,在这所幼儿园的大门外,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死死抱住一位年轻妇女的腿,边哭边求道:“妈妈,你星期三下午五点钟一定来接我,还要带来一块巧克力。不然,我就不进去!”“乖孩子,星期三我一定来接你,给你买巧克力。”母亲毫不犹豫地答道,然后,目送孩子走进了大门。  相似文献   

4.
时光     
马德 《党政论坛》2012,(12):60-60
一颗露珠,在草叶上只驻留一个清晨,却在晨曦里留下了晶莹剔透的一抹光彩;一朵小花,有时候开不过午后,却把一段清香播撒给周围的土地。有时,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一定惊天动地。一件小事,只要你全身心地去投入,锲而不舍地去做,最终也会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而成就属于你的事业,这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5.
文录 《慈善》2021,(1):53-53
著名作家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还是居住在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富有的家庭。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追逐目标的过程——你制定一个目标奋力捕获它之后,马上就会转而追求下一个目标。而我则认为,人生更像是垂钓——清晨雾霭未消,你垂钓于溪边;待到晚霞满天,收竿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7.
    
郑衍 《党政论坛》2009,(14):9-9
一对年轻的夫妻刚刚搬进一个新社区。次日清晨,夫妻俩在吃早餐的时候,年轻的妻子透过窗子看见他们的邻居正在晾衣服。她好像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对丈夫说:“你看,那人洗的衣服怎么那么不干净!”  相似文献   

8.
《疏导》1995,(4)
拓展延伸吧疏导的方阵──创刊10周年当您在五彩缤纷、林林总总的报刊丛中寻寻觅觅时,《疏导》一定会使您过目不忘。随着习习微风,掠过悦目的花瓣,夹着一抹幽幽情淡的芬芳,《疏导》1995年第4期如一缕飞絮飘浮到您的眼前——她是本刊编辑们经年劳作的结晶。谁说...  相似文献   

9.
查遍《辞海》,找不到“灰收入”这个条目,但是它却又实实在在的进入中国人生活之中,有人戏言,“中国没有灰收入的只有农民和大部分老弱病残了”。交通干线关卡林立,一叠罚款单,一个红袖标、一杆小红旗,就逼得你乖乖交钱,而这些款项大多装进了个人腰包,“造就了一大批富翁”。甚至有的单位靠罚款筹集奖金。在深圳,一些家长教育子女:一不好好读书,长大让你进政府当官”。而在内地却是“好好学习,今后升官发财”。在特区,经商可以发财,而从政就得吃薪水,不可以越法律雷池一步。在内地,有权就有钱,各种隐形收入早已超过工资几…  相似文献   

10.
金兰都 《党政论坛》2012,(20):11-11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我不妨换个角度重新问一次。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 、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4):47-47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人们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没有人打算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5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  相似文献   

12.
阿华 《侨园》2013,(7):28-28
<正>在欧洲,每个国家几乎都一样,公共卫生做得很好。他们既做到治标,又做到治本。比如在一些超市里,不仅设立了不少垃圾箱,每天还有专人打扫卫生。街道上每周也有好几次的扫地车经过,打扫地面卫生。但更主要的还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卫生意识。人人都讲卫生,不乱丢烟蒂、纸屑和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每家每户都备有小小的垃圾箱,垃圾箱里放一个塑料袋,每天把垃圾用塑料袋送到街边的大垃圾箱里。街道边,每隔一定的距离,放着中号或者大号的垃圾箱,每天清晨,由清洁工人把垃圾倒入垃圾车运走。在公共场所,大家都能自觉地把手中的废物放入街道边的垃圾箱,所以能够保持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13.
“对不起,快到上班时间了,我得马上回办公室了,签到晚了评估署会作记录的!”迈克边说,边歉意地冲我们耸耸肩,然后急匆匆地走了出去……这是前些时发生在英国伦敦纽卡斯尔酒店里的一个镜头,我亲身经历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信任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我常常在无意间享受着这种幸福。当我在偶然间被一个陌生人信任时,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在拉近,我感到这世界的温暖与美丽。我情不自禁想对每一个人微笑──相识的与陌生的,我渴望把这种美好的情绪传播给周围的人,让他们与我一起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暖意。那天,为了找一份资料又走进那家我常去的书店。书很贵,而我又不需要这本书,我只是为一篇文章查些参考材料,于是我打算同卖书的先生借阅这本书。我在柜台前徘徊了许久,终于等到人少了,我很不确定地走上去,红着脸说:“你能不能把那本书借我看几天…  相似文献   

15.
审视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哪一天,你清晨起床,却无水洗漱;口渴了,却无水可饮;地里的庄稼干得冒烟了,却无水可浇;钢铁炼好了,却无水冷却……防止这一幕幕可怕的情景在现实中发生,已经成为我国现实的战略思考。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新世纪一个紧迫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6.
雾凇的吉林     
<正>这是童话世界?还是梦幻仙境?抑或是天上宫阙?冬日的清晨,当你漫步在吉林市的松花江边,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江面,流水潺潺,雾气氤氲;岸上,银枝素裹,雪柳轻摇。千姿百态的凇花,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令人感叹造化之  相似文献   

17.
行脚深深     
我是一个文化旅行者,走过很多地方,而且今后还会一直走下去。经常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学者,你跋涉万里的动力来自何处?你遇到艰难时想得最多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但其中至少有一个答案关系到古代的佛教旅行者,我经常在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在古代的中国大地上,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军人,二是商人,三是诗人,四是僧人。军人奉命,商人逐利,远行的目的比较浅显。诗人的远行就深刻得多了,因为他们的步伐踩踏到了精神领域;然而相比之下,精神目的更为明确,因此也走得更为艰苦的却是僧人。这些远行的僧人,…  相似文献   

18.
低调     
史春生 《党政论坛》2010,(14):14-1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  相似文献   

19.
陈冰 《党政论坛》2010,(8):28-28
一位智者住在森林里,他时常坐在一棵大树底下。他看见有位樵夫靠砍柴谋生.过得很艰辛,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再前进一些呢?那样你就会发现一个铜矿。”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8)
<正>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掌纹,它们隐藏在花瓣的里边。不是我们掰开所有的花瓣就能确定哪一瓣是,哪一瓣不是。花朵的命理极端复杂,几乎每一瓣叶片上都有一只眼睛。花朵的叶片上只长一只眼睛。它们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通常佯睡。你在叶片里面看到的它,和叶片的反面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一只眼睛。也只有花朵,一只眼睛看着里面也看着外面,花朵的反和正是同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