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修养与脾气     
上帝造好人类之后,开始保持沉默。世间似乎没有任何渠道传达上帝对人的评价。上帝可能不愿意说,也许说不过来,人太多。如果上帝观人之成败并做一小结的话,或许说,人之成败不在文化深浅,用功深浅,智力深浅,一半是败在自己的脾气上。  相似文献   

2.
史敏 《学理论》2010,(2):80-81
文章以对美国诗人惠特曼长诗《自我之歌》的具体分析为途径进而揭示惠特曼的"上帝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他那里,"上帝"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上帝从彼岸的存在成为美国人在现世就可实现的理想;第二,这样的上帝就是"行动"中的上帝,是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的世俗理想;第三,这样的"上帝"同时也是个人化的上帝,是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的心中理想。  相似文献   

3.
崔平  冯东飞 《理论导刊》2001,(12):29-3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次大转移。西部大开发要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要树立经济发展的极限意识与代价意识。一、西部经济发展的极限意识的树立众所周知,从生物学上看,人是一种缺乏自我满足感的有限之物,但人的思想和行动却永远指向无限。尽管在人类之初的远古时代,由于自身力量的渺小和对强大自然力的恐惧,人类为自己的能力设置了种种禁忌,但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当人类从上帝的权威下解放出来之后,便发现上帝不过是自己的影子,人类自己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人们相信,自身…  相似文献   

4.
杨俊 《学理论》2009,(32):55-58
库萨的尼古拉的思想的中心问题是上帝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他把上帝称作无限,但作为无限的上帝我们该怎样去把握和理解它呢?为此,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否定神学的思想。他认为,上帝是无法把握的,无论以哪一种方式去把握。接触上帝的所有可能来自上帝的自我显示。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做一系统的阐述,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5.
管丽红 《党政论坛》2013,(10):38-38
西方人眼中的吉利数字 西方人对3和7很喜欢,认为这两个数字包含着吉利。其中7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西方人认为7表示完美、吉祥、幸福,有“luckyseven(幸运之七)、seventhheav-en(极乐世界)”的说法。西方的许多神话、传说中都多次出现了7这个数词。《圣经》上有关7的记载举不胜举: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规定第七日为安息日;上帝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人类有七罪七罚;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8,(22):55-55
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闭时,必会有另一扇门开启。 或许有人一生下来就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就受着非凡的待遇;而有些人,则从睁开眼睛的瞬间就注定吃苦、挨饿……不论如何都不必怨恨,因为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7.
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膨胀。一些人膨胀了,但他自己不知道,反而小看别人的谦逊和礼让,盘踞于座中顾盼自雄,以为自己的“气场”强。一些人膨胀了,但他自己不知道,挥舞手机呼朋唤友,叫嚣着要收拾这个摆平那个,以为自己很“男人”。如果喝了些酒,还有可能直接膨胀成上帝。  相似文献   

8.
松林 《党政论坛》2010,(16):54-54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  相似文献   

9.
张江婷 《学理论》2013,(3):25-27
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包含几个重要的命题:"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说"、灵魂肉体两分说,这些都建立在他对上帝及其存在的论证上。"我思"推出"我在","我在"的不完满性推出必有完满的"上帝",因此有上帝赋予我们灵魂的"天赋观念",才使得人们从一无所知开始追求真理。笛卡尔肯定"上帝"的存在,肯定"上帝"是"永恒的、全知的、全能的、一切真与美的源头、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以笛卡尔不是反对"上帝",而是对经院哲学和神学中宣扬的"上帝操纵人的一切"的观点的不满。他提倡理性,认为人们应该排除感性的干扰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0.
宗教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个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遍及城乡每个角落的教堂又无时无刻不在表明,美国也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美国的宗教五花八门,教派之多、宗教组织之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据1994年的统计,美国总人口中相信上帝的占93%;认为上帝对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自己曾在上帝指引下做出决策的占77%;相信通过祈祷能够与上帝沟通的占76%;每周去教堂的占40%;68%的美国人隶属于某个宗教组织。 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宗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11.
王运征 《党政论坛》2011,(13):41-43
一、“社会建设”概念辨析(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建设 1.“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中,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学政治论,一种是理念论。神学政治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是作为被造物的人的主,社会是主赋予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社会高于人”。  相似文献   

12.
钱多也焦虑     
《党政论坛》2013,(20):6-7
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背负着一堆纸枷锁。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淡到生为男人的使命:第一,男人是开拓者或冒险家,充满胆识和魄力;第二是士兵,很强壮的人,保护弱者,主持公道;第三是技术专家,小到换灯泡,大到修汽车,卷起袖子就能干;第四是提供面包的人,能挣钱养家;第五还得是上帝,帮助他人脱离苦海。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6)
奥古斯丁的自由观首先从自由意志的来源方面进行阐释,肯定了自由意志是善的,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是正当的。其次他说明了,恶的产生是自由意志误用的结果,但是这将威胁到上帝的信仰。他为此进行了辩证,说明自由意志为恶和上帝的预知并不矛盾,对信仰和理性进行了调和。他的自由观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在希腊哲学之后的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打假特别行动,已在中国各地全面展开。“打假”已成1992年继“中国质量万里行”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 “上帝”的愤怒 如果把消费者称作上帝的话,那么,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使上帝忍无可忍。 一个时期以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愈演愈烈,从假冒日用生活品发展到制售伪劣电子产品,即使是食品、药品等人  相似文献   

15.
赵娜娜  马松红 《学理论》2015,(5):30-31,51
道家思想同基督教文明一样脱胎于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两种不同文明的核心象征"道"和"上帝"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精神面临困境时的出路。从"寻根"中求"立命",面对两种文明交融的情境,把两种不同文明象征的"道"和"上帝"等同起来是一种误解。道之本质特性和上帝的本质特性的比较表现为:道之无名与上帝之有名;道之无为与上帝之有为;道之无形与上帝之有像;道之二元辩证性和上帝之一统性;道之"出世"与上帝之"入世"。  相似文献   

16.
既然是“心无成数,法无定法”,就需要我们在对机遇的判断、对目标的把握、对方式的认识方面有一点模糊性,不能“我执”太重、钻牛角尖。有个农夫遇洪水的故事:大雨滂沱,洪水上涨一辆马车路过农夫的家门,想把这位农夫救走。农夫却不肯,说:“我相信上帝,他一定会来救我。”马车走了。洪水逼得农夫上了房顶,这时有一个人划船过来救他,他又拒绝了,说:“上帝会关照我,我会好的。”洪水把农夫逼得爬上了烟囱,一架直升飞机过来紧急救援,但农夫还是本着同样的信念,坚决地挥手让飞机走开。终于,农夫被淹死了,灵魂上了天堂。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查芳灵 《学理论》2009,(17):60-61
尼采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是其批判西方基督教世界观的重要一环。在批判基督教文化设置的“偶像”——上帝及其理想人格的基础上,解构了基督教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强力意志”理论为本体论依据,建构起新型理想人格,“超人”是此理想人格的范型,即将强力意志充分发扬和实现了的人,是强力意志、新的价值观念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18.
后悔药     
为了让人生少一点遗憾,上帝决定给每个人发一粒后悔药,只要将后悔药吃下去,就可以反悔一次,重新来过。但每个人只有一粒,也就是说,一生你只能反悔一次。  相似文献   

19.
对人的生活、生命的关注和重视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哲学理念.在中世纪,生命价值观是上帝取向观.文艺复兴开始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尊重.社会发展到现代后,西方文化中对人生命的研究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点球是上帝所发明的最残酷的一种游戏。”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6点20分,当中国女足在美国洛杉矾的玫瑰碗体育场以点球惜败于美国队时,5年前在同一块场地以同样的方式惜败于巴西的意大利人所说的这句名言,同样令中国球迷心痛。但在人们心痛而泣的同时,并没有被泪水模糊了双眼,中国人清晰真切地从女足的顽强拚搏中看到了一种飞扬的“女足精神”,女足的骄人战绩足以告慰家乡,女足已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冠军。13日晚,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在人大会堂会见载誉归来的中国女子足球队时,对女足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女足在第三届女足世界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