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为数不多的苏联解体协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白俄罗斯前总理凯比奇日前出版回忆录《权力的诱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凯维奇为什么把解体苏联的会晤时间选择在1991年12月  相似文献   

2.
于洪君 《侨园》2003,(2):42-43
1991年12月8日,原苏联的三位政治家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丛林举行会晤,决定解散苏联。此次会晤没有留下原始记录,也没有拍摄任何影像资料。会晤参与者对这一事件的细枝末节,至今讳莫如深。这次会晤是怎样筹划的?参与者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苏联总统为什么坐以待毙?共产党人和其他爱国者为什么漠然置之?近年来,本文作者对苏联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0)
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 7月10日举行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第二轮选举11日揭晓。据初步统计,40岁的议员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80.1%的选票当选,从而成为白俄罗斯共和国历史上的首任总统。卢卡申科1990年当选为白俄罗斯人民代表。他是唯一投票反对苏联解体的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 卢卡申科在竞选纲领中提出了三项主要指标: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制止物价上涨和居民贫困化,把社会引向稳定和进步;反对贪污受贿,粉粹黑手党组织;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恢复同前苏联各共和国,首先是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系。 卢卡申科在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阐述其内外政策时说,恢复与俄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关系是白俄罗斯对外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黄泳 《瞭望》1992,(Z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2月1日在戴维营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这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美国舆论认为,对叶利钦来说,同布什会谈的重要性不亚于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因为叶利钦需要通过会晤向美国阐述其经济改革方案和前不久提出的核裁军计划,争取美国的政治合作和经济援助,并确立俄罗斯作为苏联利益继承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特殊地位。就  相似文献   

5.
明斯克见闻     
白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近年来我曾多次访问过它的首都明斯克市,看到了它在改革中的一些情况,留下了深刻印象。 历史和现状 明斯克是一座历史名城,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至今那座开会的木屋仍然保存着。有趣的是,苏联的解体也是在明斯克宣布的。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同年12月8日,部长会议主席舒斯盖维奇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作为苏联的创始国在别洛韦日开  相似文献   

6.
李楠 《瞭望》1988,(22)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5月29日到6月2日在莫斯科第四次会晤,离他们第三次华盛顿会晤还不到半年。 这次苏美两国首脑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把两国战略核武器削减一半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雷克雅未克第二次会晤时提出。在华盛顿会晤时,双方同意争取尽早拟定裁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以便今年上半年再度会晤时签署。  相似文献   

7.
日内瓦专电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5月11日和12日在日内瓦再次举行会谈,为两国首脑5月底在莫斯科会晤作最后准备。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年12月在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以来,人们一直期待美苏两国能在裁军领域迈出新的步子,在莫斯科会晤时能签署一项新的裁军条约,把两国拥有的庞大的战略核武器各削减50%。但由于存在着严重分歧和相互猜疑,两国外长就削减战略核武器所进行的谈判停滞不前。双方都不得不承认,在莫斯科首脑会晤前和会晤期间难以就削减  相似文献   

8.
必然要十分重视的主题─—两本论述苏联瓦解的书胡绳苏联的瓦解和领导苏联的苏共的崩溃,是20世纪最近10年开始时的一件世界性的大事。当环绕这件事的尘埃落定以后,人们要冷静地、周密地思考一下:这件事的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事情?对苏联解体的...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同美国总统里根继今年一月五日在墨西哥边境城市胡亚雷斯会晤之后,六月八日又在华盛顿会晤(见右图)。新闻报道中称这次会晤为墨美总统级的第二十九次会晤。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墨美两国总统的不定期会晤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一九○九年十月十六日,墨西哥总统迪亚斯在胡亚雷斯城接待了美国总统塔夫脱,这是两国总统的第一次会晤。在第一次会晤三十四年后,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墨西哥总统卡马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才在墨西哥的蒙特雷和美国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恢复了会晤。 墨西哥和美国是两个有特殊关系的邻国。在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里根,当选总统布什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2月7日在纽约的戈文纳斯岛举行了两个多小时没有正式议程的会谈。会晤后双方都对这次会谈表示满意。里根称这次会谈是“积极  相似文献   

11.
7月17日西方七国首脑伦敦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首脑们同应邀前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会晤。七国首脑年年举行会议,但在会后马上与苏联首脑会晤,尚属首次,分外令世人瞩目。 1989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在巴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七国第17次首脑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协调对苏政策,并在会议结束后七国首脑立即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晤。预计戈尔巴乔夫将向西方七国首脑阐述苏联的经济计划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晋 《瞭望》1990,(24)
华盛顿专电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来去匆匆,5月31日开始在这里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三天紧张、艰苦的会谈后,已经回到了苏联。 对于这次会晤的结果,此间新闻界议论纷纷,总的说来,评价不高。有影响的《华盛顿邮报》在会晤结束当天发表的长篇综述用的两栏大字标题很有代表性:“尽管气氛融洽,会谈结束时,问题依然存  相似文献   

14.
赫尔辛基专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布什9月9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紧急会晤,就当前最紧迫的海湾局势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初步谅解。双方一致主张,首先应当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解决海湾危机,但是,双方在是否最终以武力解决海湾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15.
1996年 11月24日上 午,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在菲 律宾中央银 行大厦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会晤。会晤中,江泽民主席向克林顿总统通报了最近在广西地区发现二战期间美军飞机遗骸以及美国飞行员遗骨的情况,并把5块美军身份牌的照片和飞机坠毁地点的录像带交给了克林顿。克林顿总统对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郭灿金 《各界》2010,(4):75-79
鸿门宴向来被认为充满杀机和变数,其实,在当事人看来,鸿门宴却是波澜不惊的一场会晤,为什么?因为刘邦的背后站着项羽的叔父项伯。鸿门宴前,项伯为什么会向刘邦通风报信?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又会挺身而出保护刘邦?项伯为什么要保护自己侄子项羽的政治对手?他这样做到底出于何种用心?  相似文献   

17.
伦敦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6月7日起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德国统一、欧洲前途和裁军等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这是撒切尔夫人和戈尔巴乔夫近5年来的第七次会晤。 撒切尔夫人这次苏联之行,是在苏美首脑会晤后不几天进行的。访问前夕,她和戈尔巴乔夫又分别参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7月30日至31日在莫期科举行了会晤。双方讨论了军备控制问题和一些地区性问题。签暑了经过9年马拉松式谈判达成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并就中东问题、南斯拉夫局势和中美洲问题发表了三项联合声明。表示两国要在这些问题上加强合作和协调行动的意向。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已近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欧洲最大的斯拉夫族国家尽管在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关系发展却相当缓慢,有时甚至出现紧张局面。除工作会晤外,两国总统迄今未对对方国家进行正式访问,标志着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俄乌友好合作条约也迟迟没有签署。这种状况不仅远远不如两国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而且落后于两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发展水平。两国关系缘何如此?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黑海舰队问题是影响双边关系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国内外学界从诸多方面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究.本文认为,正是由于对属于高层次战略判断的时代主题问题认识有误,贻误了经济建设,最终把苏联拖上了解体之路.从时代主题转换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