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鄂东地区文化勃兴,人才蔚起,黄州府科甲兴旺更名列各府第一。这种文化地理的变动,彻底改变了湖北文化重心长期徘徊于江汉地区的格局。探察这种文化变迁及其背后蕴涵的社会原因,是明清湖北文化史研究饶有兴味的课题,同时对研究民国至当代黄州地区人文昌盛现象,也有追根溯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构性不仅在于理论的突破,更为人们架构了新的生活范式,成为人们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指针和原则。更具体地说,现代生活是以经济交往为主干的一种文明和品质,尤其是当市场经济成为人们一种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和领域,其价值体系和原则的建构,成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生存空间和领域的主体内涵。和谐文化则为市场经济空间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范式,成为引领人们经济交往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范导。  相似文献   

3.
位于武汉北大门的黄陂,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双重作用,文化源远流长,高潮迭起,拥有三大传统文化资源,一是殷商盘龙文化,二是汉唐木兰文化,三是北宋二程文化。这三种文化刚柔相济,意旨深远,成为黄陂人文的独特精神资源,也是推动黄陂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雷鸣  项松 《求索》2010,(11):80-82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成了日本浓郁的富有杂糅特性的岛国文化。这种文化的杂糅就是日本长期以来对外来文化的学习、模仿与吸收。日本文化在其自然的演化过程中,自弥生时代的农耕文化,就不断被诸多非本土文化所渗透。从其文化的形成历程看,日本文化对非本土文化的借鉴与吸收,促成了日本文化的三次历史转型:大化革新前后对中国儒家文化及隋唐文化的吸收;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民主科学文化的引介与创新;1945年"二战"后,借鉴并吸收美国先进的政治及经济管理文化。经过三次质的转型,日本文化成就了日本在世界上无可争议的经济大国地位。而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将随着国家间的经济交往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5.
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单位,按照一定的地理空间、人口分布和文化认同,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把社区工作者分配至各个网格,定岗定责,为社区居民提供无缝隙的公共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吴春梅 《中国发展》2007,7(1):93-96
传统文化蕴涵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衍变之中,大一统的文化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地理疆域上的统一。中华文化是由各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明清时期的徽文化既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又具有主流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徽文化所彰显的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蕴藏了浓厚的爱乡爱国的感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情绪。徽州宗族文化造就的礼与法的圆满结合,使儒家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加强了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7.
谭舯 《黄埔》2012,(5):88-90
建筑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程技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地理、气候、人文、习俗、政治、经济等情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不仅有着牢固的政治联系,而且有着传统、频繁的经济交往。各民族经济交往的广泛开展从汉代开始,西汉时期、唐宋时期为主代民族经济交往的繁荣时期,唐宋以后民族经济交往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交往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在古代的民族经济交往中,除了数量较少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商人外,贸易活动双方都是直接为了获取对方物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交换主要是使用价值的交换。其中,茶马为大宗商品。茶马贸易基本上是汉藏、汉蒙之间的贸易。由于连…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步骤。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首先集中于经济领域。然而经济观念的转变,经济交往方式、规则的更新,也会对现有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意识形态等造成影响。本文就入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娜 《青年论坛》2009,(5):91-93
文化作为旅游景区的灵魂和支柱,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密切。秀美河山、风情民俗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孕育着文化,文化也反哺旅游资源,二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徽州地区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地理文化单元,以其粉墙黛瓦、青山绿水的美景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吸引着前来寻找精神家园的旅游者,而与藏文化、敦煌文化齐名的徽州文化,则是众多旅游者慕名而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谭舯 《统一论坛》2012,(4):25-27
建筑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工程技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地理、气候、人文、习俗、政治、经济等情况的集中体现。j500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其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华夏大地上构筑了数以亿计的各式建筑,缔造了历史悠久、内涵精深、特点鲜明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韩大元 《人权》2009,(2):21-25
当今世界,亚洲是既充满活力又冲突多发的地区,也是“一个以其丰富的文化、宗教和多样性感到自豪的地区”,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关注正在变化中的亚洲社会的人权状况,亚洲已不再仅仅是经济、文化和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区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千年砚都     
《同舟共进》2014,(11):45-45
肇庆古称端州,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优良的石质沃土——端砚石,其最优质的资源就集中在这一带。端砚与胡笔、徽墨、宣纸合称为“中国文房四宝”,因端砚石质细腻,  相似文献   

14.
春记 《春秋》2014,(1):64-64
近日,由东平县政协组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文化工程——《东平文化通览》出版发行。该书集史料性、学术性、工具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东平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征集各类史料40余万字、图片近200幅,所涵内容上至远古、下至新中国成立,纵贯五千年,涵盖了文化、经济、政治、军事、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是东平丰厚的文化积淀、历史遗产和发展变迁的全景展现。  相似文献   

15.
“闽”是福建省的简称;然而,作为地理空间概念,“闽”的范刚要远大于行政区的“福建”。它包括目前行政区划的福建省、台湾省,浙江东南部、广东东北部与江西东南部。“闽”又是一个族群概念,闽人是中国大家庭中最具海洋个性族群。“闽”更是一个文化概念,闽文化是中冈海洋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赵书虹 《思想战线》2000,26(5):62-65
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历史、文化关系的研究中,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集中地表现了民族文化、性别文化以及民族的装饰艺术,同时也沉淀了历史、民族、自然的信息,是非言语交流的途径之一.同时,妇女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曲广娣 《湖湘论坛》2009,22(2):104-107
湖湘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而形成了独立不羁、心怀天下、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质。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理论渊源来自域外,但他生长于这一方,受湖湘文化的浸润,在他的思想、言行中湖湘文化的印迹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18.
闽台文化研究的文化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史和文化地理的综合交叉视野,是拓展闽台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对闽台文化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原文化在闽台的扩散方式、闽台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等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对闽台区域共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心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静 《湖湘论坛》2024,(2):116-124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新经济地理“3D”理论是指导区域资源开发的科学方针,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框架和新思路。借鉴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显示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密度差异、距离较远、各地分割等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需探索新经济地理“3D”框架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路径:提高密度,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集聚化;缩短距离,促进红色文化联系的便捷化;打破分割,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一体化。通过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政策和措施,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嵌入社会之中的经济,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经济交往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整合和文化的认同.尤其是当经济交往发生在有着明确疆域分野或者明确国界线的两侧时,这样的情形就会更有可能得到更加明显的呈现."江外三猛屯方"是中越边境云南绿春段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特殊区域,历史上曾归纳楼土司管辖,后来分属于中、越两国.双方边民长期以来民族认同感较强,以互惠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交往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