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刑事法律监督是中国刑事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法律监督是中国刑事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张穹(一)一九九七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继施行,从而使我国的刑事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修订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总结了一九七九年刑法和刑事诉...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恢复律师制度以来,律师在我国法制建设和人权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国法律对律师权利保障规定的不足制约了律师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在刑事诉讼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新修订的《律师法》填补了这一空白,其第37条的规定对于律师的刑事豁免权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娜玲 《法学杂志》2012,33(10):89-94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可以说这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对于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本文以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适用对象为研究目标,从精神病人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界定两个方面提出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197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法制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新中国建立后没有系统成文刑法典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表明刑事法制建设开始步入正轨。《刑法》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刑法》本身作出了十余个补充和修改规定。《刑法》颁布伊始,就有如此之多的修改和补充,这在刑事立法史上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笔者以为其原因有二:第一,《刑法》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它的立法基础基本上是建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在1994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后,我国的刑事法律体系的“三大支柱”(刑法、刑事程序法和刑事执行法)初步形成,明确了在整个执法活动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责。近年来,人民检察院驻监狱检察工作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机构设置、执法检察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稳定改造秩序、稳定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检察机关在监狱检察工作上,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在日常执法检察工作中很多检察人员是凭经验执法,修订后的《刑诉法》第215、222、224条和《监狱法》第6条只作了简单的规定,执法依据过…  相似文献   

6.
刑事审判庭审方式改革刍议汤友洪,揭萍自198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刑事审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十多年来,它在惩罚犯罪,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努力提高律师的刑事辩护素质司法部副部长张耕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发展。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形势下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17日通过并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是改变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大事。就其内容而言,又一次赋予律师刑事辩护工作以繁重的任务。因此,认真贯彻《刑事诉讼法》,使律师尽快适应新的《刑事诉讼法》的要求,是广大律师当前面临的新的紧迫任务。(-)努力提高对刑事辩护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搞好新形势下的刑事辩护工作。1、进一步加强刑事辩护工作,首先是刑事诉讼民主的需要。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质上反映了国家的人权状况。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  相似文献   

9.
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对于司法机关分析判别案件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促进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法制建设的要求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法规对刑事鉴定规定的过于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条款不多,缺乏可操作性。这不仅影响着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司法鉴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有必要加以改革完善。   一、刑事司法鉴定机构的改革完善   (…  相似文献   

10.
法、德、意三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的发展,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此,由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主持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  相似文献   

11.
1957年,华东政法学院青年教师黄道同志在《法学》第二期发表了《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一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篇发表“无罪推定”原则的文章。从此,无罪推定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黄道教授的人生旅途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12.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工作侯金海马国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及人权保护的需要,将被害人作为当事人规定在法律中,并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这一修改不仅...  相似文献   

13.
四年前,也就是在《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颁布以前,我们对“两法”实施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两法”能给律师带来更大的活动空间,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几年下来,跌跌撞撞,坎坎坷坷,在刑事案件的代理中使我们心灰意冷,无路可走,有的归纳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为“十三难”(见《中国律师》97.12期夏露文),有的认为《刑法》第306条是把达摩克斯利剑(古希腊神话)悬在律师头上,有的则认为是陷阱。有些专家为律师鸣不平,但是“涛声依旧”、“江山不改旧模样”。现在全国的“刑辩”比两法颁布前不是…  相似文献   

14.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7日顺利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决定》(199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新里程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既...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对于司法机关分析判别案件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促进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法制建设的要求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法规对刑事鉴定规定的过于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条款不多,缺乏可操作性。这不仅影响着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刑事质证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79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质证程序未作明文规定(但是,刑事质证活动还是存在的)。1997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据此,我国法学界不少人士认为现行《刑事诉讼法》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新增了一道刑事质证程序。刑事质证程序的增设对于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所必须坚持的公开、辩论、直接言词的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现行《刑…  相似文献   

17.
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又向民主、科学、合理、人道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规定》中这一精神的体现之一便是将具有无罪推定实质含义的内容“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即“罪从判定”明文确定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从而为“无罪推走\论观念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是指刑事被告人在…  相似文献   

18.
监狱是法制社会的一个窗口,反映着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监狱的法制建设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监狱管理状况。1994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科学总结了新中国四十多年监狱工作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当时其他国家较为先进的监狱管理方法和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为监狱正确执行刑罚提供了法律依据,推进了我国监狱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2004年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度发表的刑事诉讼法学论文有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约400篇。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二卷)》,陈卫东主编:《3R视角下的律师法制建设》、《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郝银钟著《刑事公诉权原理》,邓云著《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郭志媛著《刑事证据可采性…  相似文献   

20.
刘柏纯 《政法学刊》2004,21(6):26-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刑事法制建设必须在宪法的指导下进行,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中贯彻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树立和增强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在刑事法制建设的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公正司法和文明司法,在宪法的指导下加强刑事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