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旧城)是建筑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的一座明代小城。其城创建之时,晋阳城已毁废4个世纪,然而两城之间某些方面的关系却藕断丝连,甚至密不可分。“太原县”名是从晋阳古城时期流传下来的,明太原县城建在古晋阳城遗址上。  相似文献   

2.
“故唐城遗址”与“唐叔虞封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太原地区的城市建筑 ,大多数人都以有2 50 0余年历史的春秋晋阳古城 (遗址在今太原市区西南 2 0公里的古城营一带 )为始 ,其实不然 ,太原地区在晋阳城之前已经筑有故唐城 ,其“城龄”起码在 40 0 0年以上。西周初期 ,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国诸侯铁定无疑 ,但唐国的地理位置却因历史文献所载不一而有太原晋阳、山西晋南两说 ,这两种不同观点形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笔者在为太原市晋源区城建局编写《晋源城建史》(暂拟书名 )时 ,也涉及到故唐城遗址和唐叔虞封地问题 ,今不避“班门弄斧”之嫌 ,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以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晋阳文化是以晋阳为代表的一种区域文化 ,它是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阳城从周敬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 497年 )创建 ,到公元前 40 3年赵国定为都城 ,历时九十五年。本文将这九十五年称为早期晋阳文化时期。而这一时期 ,正是郭沫若所说的“太子倒霉了 ,诸侯起来了 ;诸侯倒霉了 ,卿大夫起来了” (《奴隶制时代》 1 973年版第 33页 )的“卿大夫起来了”时期 ,以赵简子家族为代表的卿大夫的崛起 ,正是早期晋阳文化的总集成、总代表。一、赵氏再兴与智伯覆灭赵简子 ,名鞅 ,又名志父 ,号简子 ,又称赵孟 ,春秋末晋国执政。公元前 583年“下宫之…  相似文献   

4.
古城蕴宝藏考古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阳城从公元前 497年见诸史籍 ,一直作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中心 ,鼎立于黄土高原。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晋阳文化 ,遗留下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 ,许多重要的文物遗迹被科学地发掘 ,古老的文明不断地揭开神秘的面纱 ,展示其璀璨的光华。一、悠久的古城历史晋阳最早的城池传为“故唐城”,并说它是尧所筑 ,文献中有一些零星记载[1 ] ,在太原地区 ,传说时期和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2 ] ,有学者认为东太堡夏时期的文化遗存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创造[3 ] ,不过 ,目前太原地区还没有发现这…  相似文献   

5.
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公社、镇、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置。县城南关之龙天庙(一名刘王祠)创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前,所祀"刘王"被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以龙天庙为中心的一场大型抬神活动却流传甚远,涉及河东、河西的十数座村庄。这场前后历时三个月之久、有数千人参与抬神的民俗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充满趣味,而且有很深的历史内容,应该引起后人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论坛》2018,(7):I0002-I0003
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巍山古城有“历史文化活化石”的美誉,始建于明洪武23年(1390年)。2017年6月16日《云南省创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巍山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入选云南省创建国际水平的5个特色城镇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史学界特别是江西学者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这段历史资料的不断挖掘和对历史史实的不断考证,莲花县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的历史作用得到新的认识。通过对文家市、宾兴馆、古城会议内容分析,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的指示信,还有目前没有文献史料推翻的宋任穷的回忆,可以得出"引兵井冈"的重大决策是在莲花宾兴馆会议作出的结论。充分认识莲花县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决策方法,大力发掘莲花县的红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位于滇西北玉龙雪山下,金沙江较真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创建于1995年,是云南省创办最早、享有盛誉的中学之一,  相似文献   

9.
狄仁杰(630—700),并州晋阳(今太原市小店区狄村)人。他一生刚正严明,反对贪官污吏,极力维护人民利益,且忠于唐室,是封建社会具有卓识远见、政绩显著的一位名臣。狄仁杰出身官僚世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幼得良母教育,少时勤奋读书,考取了明经(相当于进士)第一名。初入仕途任汴州参军时被人诬告,黜陟使(有升降官吏大权的钦差大臣)阎立本受理审讯,认为事属冤屈,并发现狄仁杰才学出  相似文献   

10.
由于革命的需要和战争形势的发展,辛亥首义时期、北伐时期、抗战时期,武汉三次成为都城迁移的首选之地。武汉的三次首都机缘,折射出武汉作为都城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优势,以及它在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至21日,乐山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在创建国际旅游城市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作用。乐山富有历史文化底蕴,中心城区座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古城建设依山傍水,城堤合一,倒影萦回,凤凰展翅,别具风采,乌尤离堆、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乌尤寺、凌云禅院,东坡楼、灵宝塔、沫若堂,文庙、万景楼,上至战国、秦汉时代的石刻、古墓群,下到民国年间的名人旧居,隋唐以来的古窖址、古佛洞、摩崖造象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厚的人文资源,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古城、江河、大佛、绿心、山水融为一体,名山、名佛、名人、名城交相辉映,构成了乐山特有的地方文化气质和神韵,1994年,乐山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不断发展更新的同时,保护好有价值的城市文化遗产是我们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传承古城文脉是个永恒的话题。泉州在古城保护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常态呈现等有效实践,使古城保护稳步推进。如何发掘与活化泉州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古城可持续保护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分析了泉州古城保护过程中面临的矛盾与压力,提出若干对策及应注意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商丘古城建筑十分独特,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它是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商丘古城的街巷四合院见证商丘明清两代历史的兴衰,商丘古城的近代建筑见证商丘近现代划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封面介绍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北部,南距省会太原市352公里,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处于京包、北同蒲、大秦铁路交汇点,是华北地区交通枢纽之一。全市总面积14064.4平方公里,人口310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北魏王朝的都城和辽、金两代的陪都,是历代的军事重镇,又是古代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商贸往来之地。这里具有独特的塞上风貌,长城逶迤,山岳峥嵘,并以名胜古迹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而闻名中外。其中,气势恢宏、声名卓著的古迹名胜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中国现存最大古代佛殿之一的华严寺大雄宝殿;中国最大的龙壁——明代代王朱桂府九龙壁;令人咋舌的建筑奇观——  相似文献   

15.
悠远绵长的晋阳文化,其最显著的内涵特质在于厚重浓烈的政治、军事文化色彩。2500余年来,晋阳或作为历代王朝的国都、陪都,或作为护卫王朝京师的军事重镇,皆直接攸关王朝兴灭存亡的命运,政治上军事上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唐乾符戊戌年(878年)连氏入闽第一不祧祖连揔建"九莲书院",后历经焚毁重建,至闽县知府连履孙外曾孙黄大年进士重建,取堂号九莲堂。九莲堂的历史见证了连氏家族的兴衰与变迁。  相似文献   

17.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悬瓮山下,是一处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创建于北魏之前,其后历代多有增修扩建,由于明清以前史料大多散佚,致使许多介绍晋祠的文章、书籍谬误失真。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教科书的篡改是其实行愚民政策、推行文化侵略的重要之举。日本侵略者铁蹄所到之处收缴焚毁一切具有爱国思想及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教科书,同时处心积虑地在中国教科书上动脑筋,做手脚,先是对原先国民政府审定的官方教科书进行删节;其血腥统治稍稍稳固后,即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教科书,毒害中国青少年。从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国教科书的删节到日本右翼势力新编的教科书,其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9.
郑州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节点,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华夏之源”是郑州新密文化特质的集中概括。新密远古历史一万年来从未中断,李家沟遗址、黄帝故都轩辕丘、夏启都城新砦遗址等多项考古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命簋上的“华”字和黄寨遗址出土的第一个“夏”字,共同为“华夏之源”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大旅游与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苏州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解决好旅游发展同城市建设的协调问题,打破条块分割,实现旅游与城建、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有序联动;必须强化苏州特色,在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继承传统特色的同时,真正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注重营建古城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要解决好“水”、“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环境问题,搞好城市绿化工作,以生态的改善保障人与生态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和苏州旅游业的长久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