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祥 《民主与法制》2008,(16):52-54
浓情蜜意间,她借给他3万元做为爱情定金。不久之后,爱情定金催开了婚姻之门,他和她成为了人人羡慕的神仙伴侣。然而,爱情定金难保爱情之花永远绽放,当她发现丈夫出轨后,爱情之舟搁浅了。 爱已逝,情不存,当年的定金契约让他和她仍然纠缠不清。爱情远逝后,爱情定金应适用定金罚则双倍返还吗?  相似文献   

2.
爱情教育是我国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空白,一直到2004年,上海在试行的初三语文新教材中设置了“爱情单元”,爱情教育在我国才算真正开始。对于初中阶段学校教育应不应该引入爱情教育,引入爱情教育后会产生或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引发很大的争论。评定争论双方价值对错,只有经过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对象性反思,才能对爱情教育进行一种公正的社会评价和理性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3.
土家人民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特别是唱山歌最为出名,素有“歌的海洋”之誉。在土家山歌中,情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歌真实地描述了土家儿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真挚健康的爱情观。歌中有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有他们选择爱人的条件和标准,有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方法,有他们对忠一不二纯真爱情的赞美。土家族情歌自始至终展现着土家男女青年纯洁高尚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一、自由观恋爱应该是自由的,不受别人左右,由恋爱者双方自由决定。土家男女青年正是为了保持这种爱情的价值,才在木叶和山歌声中选择伴侣。这种爱…  相似文献   

4.
郑艳玲 《前沿》2009,(4):167-171
元杂剧中有一些作品对商人的婚姻爱情进行了描写,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反映出商人的不同侧面的生活面貌。元杂剧对于商人婚姻爱情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商人以财力破坏他人爱情的错误行为,二是对商人在爱情中的犹豫和彷徨报以同情,三是肯定商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7,(24):24-27
有一样东西已经流行很久,这就是上网。和上网一样流行的就是“网恋”。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广东民政》2008,(4):42-43
情人节时,我所在的媒体做了一个全球几十个城市爱恋敝事的宏大专题。 除了爱情故事之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囊括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20个城市的大型爱情问卷,由此可以一窥不同种族、国家的情侣们对于爱情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16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七夕节,盛大的“宁波-台湾梁祝爱情旅游节”在台湾隆重举办。在持续8天的活动期间,来自宁波的20对新人和台湾的36对新人,通过日月潭畔共植爱情树、阿里由上同乘幸福列车以及髓顶台湾101大厦等活动,成为爱情节上最耀眼“主角”,许下了终生的幸福约定。  相似文献   

8.
近日,来自人民网新闻报道,一份各城市娶老婆成本的调查结果震撼网络。其中,上海以140万元夺冠,杭州和天津分别以127万元和108万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同样从购房、买车、装修、婚礼、恋爱花费等方面考量,广州爱情成本104.8万元,深圳爱情成本98万元,苏州爱情成本约75万元,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青年是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诗意的年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爱神总是与青年相伴。李大钊说过,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护它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它、侮辱它、压抑它,使它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爱情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的心目中形成的对另一异性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高尚情感。爱情是人生特有的复杂、圣洁、崇高的情感活动,包含极其深刻、丰富的内涵。爱情以互相爱慕作为重要前提,它…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生活的诗歌与太阳,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和谐的交融。但是,爱情至上是幼稚的。在生存都未能解决的状况下,人们是无法谈论爱情的,它很可能贫乏、残缺;同时,当家庭经济亮起红灯时,原本忠贞的爱情也常会随之岌岌可危;在漫长的爱河里,一般说来,婚后十年是婚姻的危险期,尤其在知识性家庭里,家务是婚姻爱情家庭的第一杀手,创业期经济的拮据、繁重的家务铺天而降,毫无创造性的重复劳动永无止境,一天天地磨蚀着信心与激情,使生活无比乏味和沉闷,淹没了生活的最后一点诗意。花前月下时温顺有品位的妻子也许会变得唠叨…  相似文献   

11.
灵香草 《今日广西》2008,(17):42-42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事物能令女人永远为之着迷,那就是衣服和爱情。 女人对衣服的执着、耐性,与对待爱情同出一辙。女人对爱情有天生的依赖性,对待衣服也是。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完全满意的衣服,正如女人永远缺少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情人。  相似文献   

12.
从测量的角度,通过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爱情观取向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结构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爱情取向的结构包括四个子维度——经济取向、责任心取向、才能取向和沟通取向,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后,运用此问卷的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的爱情取向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爱情五要素     
现代青年人讲究“感觉”,崇尚“直觉”,追求爱情时高唱着“跟着感觉走”,“让我一次爱个够”。他们觉得爱情是不需要理性的,有了理性,爱就不纯洁了。似乎爱情也不应该有理性,有了理性,爱情就不热烈了。爱就要爱个迷迷糊糊,爱就要爱个天翻地覆,爱就要爱个撕心裂肺,爱就要爱个感天动地……。事实上,爱情这种似乎是不可捉摸地发生在异性间的情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上的,只不过有时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基础的存在罢了。这就是为什么青年男女在面对“弱水三千”时,“只取一瓢饮之”的原因。而且爱情也不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短…  相似文献   

14.
微主题     
《台声》2014,(9):110-110
微主题跨越海峡的爱情,听起来浪漫,但似乎也多了些许的艰难。如何能够在差异中寻求到共通点,幸福的牵手一生,是需要智慧和努力的。欢迎走进这期的微主题,去听听两岸婚姻家庭是怎样在#对岸,邂逅爱情#4年前我和大S相恋,就开始了大陆、台湾的双城生活。结婚快4年,如今也有了爱情的结晶。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依然珍惜与大S的这个缘分,共同携手白头到老。  相似文献   

15.
王小敏 《新东方》2005,(11):77-80
《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纂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数量最多,也是最具特色的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宋、明时代市民阶层,尤其是城市底层妇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台,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妇女与封建礼教的抗争,表达了鲜明的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16.
柳逸 《中国人大》2009,(9):47-47
她一贯认为,男女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如果爱情熄灭,那种婚姻保持了也没有意义。她更主张女同志要自尊自强,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  相似文献   

17.
山峰 《今日广西》2010,(10):46-47
爱情是永恒的,卑劣的欲望并不是爱情。近来相亲节目的风行以及近日广电总局对其做出的整顿,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之所以风行,来自人们对爱情始终怀有的美好向往;之所以整顿,则因为一些节目往往以爱情之“诚”的名义,搭建充斥低俗欲望的“非诚”秀场。  相似文献   

18.
严峻 《前沿》2013,(14):132-133
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对于金庸以及他的部部经典作品都是非常熟悉的。金庸的每部小说中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本文从金庸笔下各种典型女性人物入手,通过其对爱情的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来获知当代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新理念,即做自己爱情世界里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9.
爱情探析     
杨湘红 《前沿》2005,2(6):161-163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爱情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性爱是爱情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生理基础;情爱是发展爱情的心理根据;责任和义务是维持爱情的道德保障。现代爱情的产生和追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转型以来,男女之间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日趋成为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李慧杰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甚至从容地对我笑了笑。一个年仅24岁的农家女子,在短短两年之内竟接连毒杀自己的四任丈夫,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故事。面对她瘦小单薄的身体,我无法想像她投毒时的疯狂与残忍,无法想像她面对一具具死尸时的镇定与从容。在她的心灵深处,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怜悯与同情,没有点滴的爱意?那么,这样一个女人,她心目中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是“爱情”二字触动了她,这个冷酷的女人,泪水纵横……少女的爱情幻灭了和许多女孩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慧杰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与憧憬。在豫北汤阴县瓦岗乡瓦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