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死抉择》这部影片,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影片主题鲜明,贯穿着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影片揭露了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物欲的诱惑、堕入罪恶的深渊,反映出腐败分子存在一个关系网,他们往往从领导身边的人打开缺口,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这部影片是一个文艺作品,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作了艺术加工,但有一定的典型性,很值得我们深思。   腐败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有。我们党是清正廉洁的党,干部队…  相似文献   

2.
影片《生死抉择》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这部影片主题鲜明,内容深刻,贯穿着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生动地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义呼声,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重大现实题材的好作品。影片揭露了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物欲的诱惑、堕入罪恶的深渊,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耻结局,揭露了腐败分子极力编织关系网,从领导身边的人打开缺口,直到把领导干部拉下水的丑恶行径。影片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典型  相似文献   

3.
电影《生死抉择》公映后,以其强烈的震撼力和深刻的警示作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这部影片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体现着党中央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歌颂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4.
影片《生死抉择》生动地描写了我们党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斗争,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影片《生死抉择》在全国放映后,引起很大反响。广大观众普遍认为,这部影片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正义呼声,给我们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推进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我们党是  相似文献   

6.
电影《生死抉择》让观众看到了一张由省、市、企业三级党员领导干部编织而成的密而又密的腐败关系网:一 个大企业的领导班子集体腐败,被市长提拔的企业领导干部和提拔了市长的省委领导干部在搞腐败,一些在职的干部和已经离退休的领导干部参与了腐败,就连与市长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成了腐败分子的网中之鱼,其腐败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生死抉择》通过对各种矛盾冲突和人物复杂心理的刻划,引导观众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笔者所思考的问题是:为官佳境何处是 ?  腐败分子那种欲望满足前的偷偷摸摸,欲望满足后的担惊受怕,哪里是在…  相似文献   

7.
影片《生死抉择》是一部反腐倡廉的佳作,它以国有企业改制为背景,塑造了在反腐败斗争中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形象。影片既揭露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更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警示,给人以信心,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悟。一要突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从加强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入手。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由于长期疏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和行为上的自律,在信念上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动摇,导致革命意志衰退,思想空虚;有的私欲膨胀,在拜金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观看了《生死抉择》后,作了重要讲话,认为该片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希望大家从中受到启示。 尉健行同志在谈到《生死抉择》时说:“这部影片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精神。影片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看了不会使人灰心丧气,而是令人振奋,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影片实在是不多见,但影片《生死抉择》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给我的思想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情节跌宕起伏,矛盾惊心动魄,斗争异常激烈,故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令人振奋。党员干部反腐要敢于拿自己开刀,这恐怕是看了影片《生死抉择》之后,主人公李高成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因为这是关系到共产党员政治生命和人民公仆形象的生死抉择,更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0.
影片《生死抉择》以关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维系广大人民利益为己任和使命,聚焦腐败这一社会热点,陈指现实,大胆尖锐地揭露发生在中高层领导干部身上及周围的腐败丑行,用腐败分子最终一个个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现实再次告诫全党:从严治党,严惩腐败,刻不容缓。身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干部,笔者感到影 片突出地揭示了三个问题。   影片充分揭露了腐败分子的狡诈性。从中纺厂领导班子郭中跃一伙人到高干子弟曹万山、省委副书记严阵等,无一不是通过耍弄两张面孔来为他们的腐败行为打遮掩、搞伪装。这些人灵魂之微贱、行为之卑劣、手段…  相似文献   

11.
长达近3个小时的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故事片《生死抉择》,以其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展现了在邪恶与正气、亲情与党性、腐败与反腐败之问展开的一次“生死抉择”。影片令人震惊,促人反省,使人振奋,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谱写了一曲人间正气歌。  相似文献   

12.
范丽珍 《广东党史》2001,(2):38-39,16
上影厂2000年摄制的反腐倡廉大片《生死抉择》 ,在全国上映不到3个月 ,票房突破1 2亿元 ,超过所有进口影片的票房 ,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他们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 ,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党和政府反对腐败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影片所揭露的集体腐败现象发人深省 ,活生生的事实严峻地告诉我们 ,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 ,我们决不能因为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存在腐败现象而否定党…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 ?这是当今人们对“公仆”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影片《生死抉择》紧紧围绕这一话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全心全意为民的李高成,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生死抉择》何以震撼人心 ?主要是影片主人公李高成的人格力量和凛然正气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毫不隐讳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吃喝玩乐在前、艰苦奋斗在后,关心自己在前、关心群众在后,照顾亲友在前、公正办事在后,争权夺利在前,公而忘私在后,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因此,当看到“李高成”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生死抉择》是一部反映党坚决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好影片。它通过揭示一个大型棉纺厂领导集体腐败的个案,多角度、深层次地表现了主人公李高成与腐败分子的正邪大交锋,从而揭示出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如何保持党风廉洁的现实问题。时代感和现实主义是《生死抉择》叩动人心的原因。而我们说它具有时代感,不是因为它的题材反腐,而是因为它全面触碰到了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它表现的是在今天的环境里,怎样活着,怎样做人,和那些只知唱高调的作品不同,影片令观众觉得和他们的距离很近。市长李商成并非一开始就确立了反腐目标。他的一切行为、所有性格的出发点只是在于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各地上映的国产故事影片《生死抉择》如同一块巨大而奇特的磁铁,强烈地吸引着亿万国人的心灵与视线。人们在思考,《生死抉择》意味着这场斗争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场斗争摆到生与死这样严酷的境地来认识”?这并非文艺工作者故弄玄虚,这是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从后果来看,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确实涉及到执政党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如果共产党真的失去执政党的地位,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中阳纺织厂的女劳动模范、市长李高成的师傅、老大姐仅因在工作期间和来客说了几句话,便被凶神恶煞…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0,(9)
腐败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有。我们党是清正廉洁的党,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反对腐败也是坚决的。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这样一个有六千三百多万党员的大党,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因为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存在腐败问题而否定党的领导,也决不能因为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而放松这方面的斗争。不坚决反对腐败,必将亡党亡国。“生于忧思,死于安乐”,领导干部要牢记在心。 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我们活在世上为了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  相似文献   

17.
影片<生死抉择>以关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为己任和使命,聚焦腐败这一社会热点,直指现实,大胆尖锐地揭露发生在中高层领导干部身上及周围的腐败行为,用腐败分子最终一个个被钉上历史耻辱柱上的现实再次告诫全党:从严治党,严惩腐败,刻不容缓.影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刻画真实细腻,主题表现鲜明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力作.身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干部,在为该片获得巨大成功而喝彩的同时,也引发出一些深层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查舜 《共产党人》2006,(1):54-55
《生死抉择》是根据作家张平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上演时上座率之高,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创纪录的。同时,它也引起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对这部电影也好,还是获奖长篇小说也好,许多专家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我想强调的一点则是:作家提出的那个“集体腐败”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人们警醒和深思。其实,张平小说和电影之后的反腐现实,更进一步地检验和证明,他提出的这个问题,该是何等地必要和及时。  相似文献   

19.
看过反腐影片《生死抉择》的人,无不被以严阵为首的一群蛀虫们的腐败行径所震怒,更不会忘记他对反腐志士李高成市长说的那句大言不惭的话:“不要忘了,你是我的人……”“你是我的人”这样的话,我相信在各级干部中是不常听到的,但从一些集体腐败的现象来看,有这种思想的人确实是存在的。这种思想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中国封建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头戴乌纱的官吏,他们视提携自己的人为“再生父母”,在“父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乃至沆瀣一气,这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所致。而现在在我国这样一个民主集中、用人唯贤的国…  相似文献   

20.
凡用心看过影片《生死抉择》的人,无不为具惊心动魄的反腐故事所震撼,无不为主人翁真实感人的浩然正气所鼓舞,无不为腐败现象留下的沉痛教训而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