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2.
魏拯民(1909—1941) 原名关有维。山西屯留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被党组织派入安阳军校学军事。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工作。1932年夏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不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4年冬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1935年5月成立东北革命军第二军,任军政治委员。不久被派赴苏联听取共产国际七大精神。1936年2月在宁安湖头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3月部队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仍任军政治委员。后率第二军一部向南满远征,会师杨靖宇部。6月抗联第一、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任政治委员。成立中共东南满省委,任书记。1937年率领部队转战蒙江、金川、桦甸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5月主持召开老岭会议,决定第一路军混编成三个方面军,向东部山区转移。1939年率第三方面军战斗在镜泊湖地区。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接替指挥第一路军。同年秋末,因病情恶化休养。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夹皮沟三道河子病逝。  相似文献   

3.
正周保中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领部队坚持抗日战斗。毛泽东曾称赞他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中,周  相似文献   

4.
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12月出生于辽宁抚顺。他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毅然率全连士兵投奔中共党员李延禄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后称抗日自卫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和自卫军副参谋长。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20,(1):F0003-F0003
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字淑宁,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化名赵一曼。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做女工工作。同年秋,党又派她到哈尔滨,先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10月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曾参与领导哈尔滨市电车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1934年7月,赵一曼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县)任中共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35年秋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后,经常率领部队打击日伪军。同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2团被日军包围。在掩护大队突围时,赵一曼身负重伤,并于突围后的11月22日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舍养伤时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次负伤昏倒被俘。  相似文献   

6.
王效明(1909—1991),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七家子乡八里村人。 青年时代,王效明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1年他在哈尔滨参加反日会,从事抗日救国工作。1932年他找到了中共满洲省委,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在哈尔滨组织抗日救国军,因内奸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严守组织机密。1935年,出狱后参加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任军部参谋。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王效明随部队在绥宁地区同日伪军进行了10数次战斗后,担任了第五军教导队大队长。  相似文献   

7.
杨兴江 《世纪桥》2011,(2):39-43
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4年10月,抗日游击总队改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1935年6月,他率领部队到方正县大罗勒密沟里陈家亮子开辟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正段德昌是洪湖革命武装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在监利、沔阳一带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军政治委员、军长等职,参与创建和保卫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1年4月后,任红3军第9师师长,同年1 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诬陷杀害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牺牲时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9.
《湘潮》2005,(9):15-18
1937年8月,唐天际受中央军委的派遣,奔赴晋豫边组建抗日游击队,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组建游击队抗战开始后,唐天际由援西军宣传部长调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任民运部副部长。1937年9月下旬,“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地动员委员会”在山西太原成立,唐天际又调任“民委会”武装部副部长,负责训练抗日游击骨干。11月8日太原失守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唐天际到十八集团军驻河南新乡第一战区联络处任副主任。临行时,周恩来亲切地对唐天际说:“天际呀,你是黄埔军校早期的毕业生,又参加过北伐,与国民党军的将领有不少是同学…  相似文献   

10.
正魏大光,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魏大光回乡组织起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整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在武清、霸县一带进行英勇机智的抗日游击斗争,取得霸州王庄子村中亭堤伏击战、胜芳保卫战的胜利。19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5支队,  相似文献   

11.
程斌,吉林省伊通县人,1912年生,1929年毕业于长春市自强中学.1930年在长春市大恒钟表店学徒.1932年4月,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宣传干事江滨来伊通街秘密建立了学生反日救国会.经江滨、万长胜介绍,程斌加入了伊通学生反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年5月,经中共磐石县委刘明山介绍加入共青团.8月参加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10月4日,在攻打三道沟何家大院地主武装据点时,左手负伤回家治疗.伤愈后归队,在政治部保安连当队员.同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杨靖宇整顿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程斌任第二大队第四小队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18日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独立师)”程斌任政治部保安连政治委员.1934年任柳河县游击队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程斌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8月13日,一师第二任师长韩浩牺牲,9月13日程斌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之所以被委任一师师长,主要是他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军事指挥能力,如1935年秋,他曾亲自到本溪县柜子石主持了各路义勇军和山头“绺子”(土匪)的头目会议,促使1000余人接受了抗联领导或与抗联配合行动.1936年夏,一师西征,取得“摩天岭大捷”,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清原县境内老会房子 的后山上,长眠着一位可歌可泣的 英雄人物。他,就是杨靖宇将军的亲 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一军三师 师长王仁斋。王仁斋用自己的生命 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抵御外侮的 壮丽诗章。 智取两镇 1927年,目睹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王仁斋满怀救国的热情,毅然告别了父母、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秘密参加了革命。 1933年,海龙游击队和磐石游击队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王仁斋任海龙游击 队政委,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团团长。同年深秋,海龙抗 日游击队在山区进行军事训练。王仁…  相似文献   

13.
胡惠彬 《世纪桥》2008,(15):44-46
<正>三、东北抗日联军(一)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师以上)领导人1936年2月,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相关决定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1军。其中。活动在北满和吉东地区的各部队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3——11军。各军(师以上)的领导人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战喜峰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1月,日本关东军侵占山海关后兵分3路进攻热河。3月4日,热河省省会承德失陷,日军逼近长城。 当时,我在第二个九军三十七师任——○旅少将旅长,部队驻防通县。我们部队原是冯玉祥将军的部队。中原大战讨蒋失败后,被张学良收编为东北军第二十九军,我也由原三十七师师长降为——○旅旅长。面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爆发后,有着反抗外来侵略光荣传统的各少数民族,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 1937年秋,河北文安县夏村回民建立抗日武装,击沉敌战船,毙、俘敌多名。同年底,冀中各地回民先后建立“回民抗日救国会”、“回民公会”、“回教公会”等,发动回族人民进行抗日。1938年8月,在任丘建立  相似文献   

16.
孔令波 《党史纵横》2004,(12):28-30
从1932年秋冬至1942年,东北抗日联军选择日伪统治薄弱、群众基础深厚和自然条件有利的边远山区创立了8块抗日游击基地,并以这些基地为中心,建立了涉及70余县的广大抗日游击区。依托这些根据地和游击区,东北抗联广泛开展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伪的殖民统治。根据地的创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武装抗日斗争,至1932年夏秋已陆续建立了几支工农义勇军和反日游击队,并在东满、磐石、宁安、汤原、巴彦和珠河等地创立了游击区域。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贯彻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号召各地“在一定地…  相似文献   

17.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2月壮烈  相似文献   

18.
正蔡升熙,湖南省醴陵县人,1906年2月12日生。1924年春考入讲武学堂,1924年5月,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讲武学堂奉命合并,蔡升熙亦随之编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第6队,同年秋,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底,蔡升熙毕业后被分配到黄埔军校教导团担任下级军官,翌年7月,该团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蔡升熙到第1师任营长,随部队参加北伐。1927年6月,蔡升熙到贺龙领导的第20军第2师任团长。期间参加了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末至1938年6月,日伪以数千人兵力先后向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围剿。抗联各军后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游击区和根据地日益缩小,部队大幅度减员。鉴于形势的急剧变化,1938年6月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县境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北满抗联各军要尽快突破敌人包围,组织人民3、6、9、11各军向西北远征,到黑嫩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为贯彻会议精神,李兆麟在萝北县梧桐河畔麻花林子召开了有师团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军政干部会议。会后,各部队积极整顿,准备远征。7月末,张中孚随抗联11军领导李景荫、于天放等和3…  相似文献   

20.
韩涛  怡民 《党史纵横》2010,(8):38-39
在牡丹江市铁岭河南山的烈士陵园里,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抗美援朝烈士墓区内有一块最为高大的墓碑,那是为一位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英勇献身的优秀军事将领和党的工作者而立的。这个人就是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抗联四军前身)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孟泾清烈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