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的塔塔尔族最初生活在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他们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以人数排序到了第53位却被公认为“高学历”民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奋战在教育事业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一个知识分子云集的民族,一部新疆现代教育史写满了中国塔塔尔民族的不朽风云。翻开历史的画卷,进入塔塔尔族的历史,关注塔塔尔族的教育发展史,从中探询塔塔尔族教育程度普遍偏高之原由,可供其他民族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国西部时间9月17日晚上 10点,在红绸舞激越奔放的 节奏中,锦绣中华民族舞蹈团在洛杉矶帕萨迪纳歌剧院的演出落下帷幕。为期25天的“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华文化轰动美国 从8月24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举行的中国民族音乐会,到9月17日在西海岸洛杉矶的中华民族舞蹈表演,“中华文化美国行”如来自太平洋西岸的一股强劲中国风吹遍美国,令众多对中国文化缺乏认识的美国人耳目一新。美国人认为这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商户,也为新世纪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与理解架起了一座更加宽阔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前两节从理论上讨论了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些基本概念。作者认为,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纯粹的”民族国家,然而,只要多数国民认同为一个民族,效忠自己所属的国家,同时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民族国家了。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民族国家构建是一个长期且无终点的过程,其目标和方向是同质化、国族化;而国家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文化认同,这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章还指出,“民族国家构建”还可以分为“构”和“建”两个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建立起来,“构”就基本完成了,而“建”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要努力使这个国家不断向理想的“民族国家”靠近。文章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包括土耳其、美国、印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南美国家,还讨论了跨境民族、国家移民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文章最后两节是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4.
由于基督教的文化传承,罗马帝国之梦像一个历史幽灵,不断复现在各继承国的历史意识当中,也一度成为西方大国崛起与角逐中最深刻的文化动因。这一历史幽灵并没有因为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而消逝,美国的新保守主义的"新罗马"意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例外主义”是美国霸权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为美国霸权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支持体系。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借助多民族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干涉其内政,从而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民族问题并不是例外。在民族问题上,“西强我弱”的理论和舆论态势对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政治立场决定言行 当看到一个民族在遭受灾难时,不去同情或伸出援手,而是幸灾乐祸,往别人伤口上撒盐,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人唾弃。记者在和美国朋友谈及莎朗·斯通的言论时,他们都为她的无礼而感到羞愧,觉得她给美国人丢了丑。旧金山出版商霍洛威茨说:“她真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但愿是她犯了一个口误,而不是她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7.
平平 《侨园》2014,(2):84-84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诸葛亮妙用“空城计”。实际上,在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当中,也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他们的大智大勇至今被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8.
马晓丽 《党政论坛》2010,(10):46-47
1983年3月23日。 美国里根总统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演说。 世界上所有敏感的政治家们在这一刻都睁大了眼睛,他们从里根总统的演说中迅速捕捉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世界将发生变化! 人类社会将发生动荡!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将面临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社会教育比较注意对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美国的历史不长,典籍不多,但美国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喜欢追溯历史,宣扬民族传统和爱国思想。华盛顿与林肯的名字以及有关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美国人很会就地取材,从普里茅斯最初美国移民登陆的地方到奥克兰杰克·伦敦住过的小屋,从第一次驾机横越美国东西部的女英雄上过的小学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的旧军舰,都成为他们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美国人对国旗和国歌非常崇敬。在很多地方,甚至在有些居民的家门口,都悬挂着国旗。一谈起国旗和国歌,他们…  相似文献   

10.
南晨 《各界》2010,(12):29-31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他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最富争议的人物。 美国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著作《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相似文献   

11.
吴晋 《瞭望》1984,(26)
“美国的法律制度是世界上最费钱的,然而却不能保障它的大多数公民的权益。”——美国哈弗大学校长、前哈弗法学院院长德里克·博克诉讼成风喜欢打官司,这也许是号称“法治社会”的美国的一个特色。在美国,人们事无大小,动辄诉诸公堂。据统计,美国每年仅民事诉讼案件就达一千二百万件以上,其中不乏妻子控告丈夫睡觉打鼾影响睡眠之类的琐事。连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沃伦·伯格都曾感叹:美国法律太多,法律纠纷也太多,打官司已经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此,美国  相似文献   

12.
“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涛 《理论导刊》2001,(7):49-52
“使命”观是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传统是这一观念的反映。从表现上看,孤立与扩张是矛盾的,但从深层次看,两者都表现了美国人的使命意识,是实现美国“使命”的不同方式。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人实现“使命”的方式更为粗暴、更富侵略性,“使命”观危险的一面日渐突出。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人承担着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问题的自然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1年6月美国密其根大学的理查德·富勒(Richard C.Fuller)和理查德·迈尔斯(Richard R.Myers)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自然发展史”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们以美国底特律市拖车居住者问题为研究的切入点,具体分析了社会问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他们的研究结论在当时的社会问题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14.
综观历史,关于正义的观念皓若瀚海。罗尔斯有感于对正义理解的纷繁,提出了正义的“概念”和“观念”之分。然而,当罗氏以“权利”作为正义的底色时,他的正义“概念”实际上落入了他所定义的正义的“观念”之窠臼。鉴于此,通过对正义与社会秩序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的揭示,本文试图给出一个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正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正义的概念纷争。  相似文献   

15.
张健 《求知》2013,(9):14-17
在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载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体现的是~种“国家富强一民族复兴一人民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逻辑。综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及近30余次重要讲话,可以看到,“国家一民族一人民”这一认知模式已经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基本认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个“神秘”的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他们长年居住在林海雪原深处,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据历史学家考证,鄂温克猎民就是鄂温克族分支里的雅库特人,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也是我国迄今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严冬时节,正值体猎期。记者从  相似文献   

17.
瞿定国 《党政论坛》2010,(24):25-25
一、台湾是一个多族群的“移民”社会 在2300万台湾人当中,绝人多数都是干百年来从人陆迁往台湾的。目前已形成“四人族群”:闽南人,占73.3%:客家人,占12%:“外省人”,占13%:原仲民,占1.7%。从历史上看,族群之间是有矛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矛盾又逐渐演变成了“省籍”情结。到“台独”势力嚣张时,这种情结往往又被上升到政治层面。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进步的价值取向、精神理念和意识形式。民族精神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它深深地扎根于本民族的历史土壤之中,是民族的基因和“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19.
旃媛媛 《学理论》2013,(15):378-379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差别意识凸显了其少数民族身份。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调节这部分学生的身份认同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意识,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20.
从单个意志的角度出发,阿尔都塞认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立足原子式的个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意志的空洞的推理公式,展现出一种“认识论真空”,因而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恩格斯实际上是在要素与整体的关系意义上阐发单个意志及其合力的辩证关系的。“历史合力论”紧紧地依托资产阶级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并不是空洞的推论公式。通过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考察,“历史合力论”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内在矛盾,进而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彰显其所具有的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