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造新业绩,喜迎十六大,已经成为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当前,我市和全国、全省一样,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很好。上半年,全市 GDP 完成92.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6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2亿元,同比增长1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6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53.8%。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22元,同比增加71元。一、乘势而进,以经济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保持和发展当前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确保全年 GDP 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为明年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闻过欣 《当代广西》2010,(18):35-35
今年以来,百色市打好新山工业园区攻坚战、龙景新区开发攻坚战、旅游产业发展攻坚战、招商引资攻坚战“四大攻坚战”,加快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18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4亿元,增长36.4%;全市财政收入33.25亿元,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68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177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188元,增长9.5%。  相似文献   

3.
傅继成 《政策》2011,(5):33-34
大冶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全市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走出了一条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实施创新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大冶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51.1亿元,同比增长17.1%;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4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6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0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6688元,增长19.3%。  相似文献   

4.
庄光明 《政策》2013,(8):55-56
近年来,宜都市围绕"全国百强县市"、"全面小康县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三大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为冲刺全国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4.7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工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增长41.9%;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1元。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更强决心加速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5.
顾振卿  李国伟  王军 《当代广西》2010,(2):F0003-F0003
2008年。北流市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45亿元,完成财税收入6.33亿元、外贸出口1.4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多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北流市实现生产总值78.88亿元,比增11.5%;工业总产值85.76亿元,比增13.6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2元,比增12.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14元,比增10.6%。1~10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来抓,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 1803 亿元,同比增长4. 7%,增速在全国列第7 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同比增长8. 1%,在全国上升到第15位.今年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4. 63亿元,同比增长10. 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4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49元,同比增长16. 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 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新疆人大》2014,(9):F0004-F0004
2013年,库车县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8.8亿元、同比增长10.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1亿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2亿元、同比增长1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088元,同比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7元,同比增长14%。  相似文献   

8.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5,(14):60-6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推动下,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37.18亿元增至2004年的264.57亿元,年平均增幅13.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4年首次超过全国和25个欠发达县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4%.……  相似文献   

9.
正亮点玉林市玉州区荣获2017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城区荣誉。该区充分发挥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并实行城乡统筹,努力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68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446.6亿元,增长20.1%;工业增加值116.66亿元,增长7.8%;服务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9.1%;财政收入35.34亿元,增长6.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22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7元,增长8.5%。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在玉林市各县(市、  相似文献   

10.
李力 《当代广西》2008,(21):40-41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亿元,增长18.5%;财政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22.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3亿元,增长3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5元,增长28.63%;农民人均纯收入2202元,增长25.18%。其中,特色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占70%以上,仅长寿食品工业园产值就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3%。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宜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7.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6991元增加到13171元,财政收入由4.4亿元增加到6.01亿元,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五个翻一番"。2011年宜州按照"建设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强市,打造宜居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8.66亿元,保持了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1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4.7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2.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27元。今年上半年,宜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2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2.
袁卫东 《政策》2009,(9):43-44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当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发展工业,力求“弯道超速”。元至6月,全市实现区域生产总值56.9亿元,同比增长18.6%;财政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7.61亿元。同比增长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45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67.41亿元.同比增长46.4%,产销率达到95.7%。  相似文献   

13.
市县传真     
宜州市经济建设实现“五个新发展”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位。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该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掀起了工业大会战热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  相似文献   

14.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7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平稳。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4.2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营业务收入2616.1亿元,同比增长23.0%;实现利税251.5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实现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20.7%。  相似文献   

15.
今日灵山     
2012年灵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钦州市委、市政府"五大方略"和"五年跨越、十年巨变"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全县生产总值141.8亿元,增长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4亿元,增长32.9%;财政收入7.6亿元,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8亿元,增长53.2%: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22.5亿元,增长37%;外贸进出口总额3850万美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2990万美元,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5元,增长1 1.5%;农民人均纯收入7049元,增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10亿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9元、增长11.2%,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位居全国前列,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居...  相似文献   

17.
温电波 《传承》2013,(10):17
陆川县在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一廊一城三园五业"发展战略,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12年,陆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8亿元,增长12.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10亿元,增长28.13%;规上工业总产值220.11亿元,增长17.50%;财政收入9.21亿元,增长2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7元,增长13.46%;农民人均纯收入7207元,增长15.70%。然而,制约  相似文献   

18.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5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较好。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营业务收入1816.4亿元,同比增长27.9%;实  相似文献   

19.
王松华 《政策》2006,(8):30-31
近年来,枝江市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牛鼻子”,跳出农业抓农业,依靠工业带农业,将工农耦合成大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目标,而且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2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加317元,增长8.7%,居湖北省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8.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95元,同比增加55元,增长2.5%。(一)抓好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农产业融合。近年来,枝江市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抓龙头企业带动融合。龙头企业是实施“以工哺…  相似文献   

20.
李新华 《政策》2012,(2):45-48
2011年,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破千亿、速度创新高、收入快增长、民生新改善的跨越式发展新形势。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3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7664元、增长18.8%。2012年,要深入落实省委提出的"壮腰工程",培育大产业、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