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2.
建立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今后应从选择不同创新模式,明确政府定位,实行差异化创新政策,实现区域间协同互补,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中介体系这六个方面来逐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本世纪前半叶实现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西部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将与东中部地区融为一体。如何协调东中西三大地带关系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受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现代化还相当落后。当前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现代化建设 ,需要处理和解决好西部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推进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时代背景下,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脱贫致富,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正确认识我国西部县域经济的现状、特征,选择正确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同点是 :他们都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群众路线 ;将社会主义制度视为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 ;其共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们人民利益观的差异是 :在对中国国情认识和人民利益内涵的理解上 ,毛泽东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而邓小平却更加注重实际 ;在人民利益的实现形式上 ,毛泽东采取的是变革生产关系、计划经济等方式 ,而邓小平却选择了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等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造成贫富悬殊、社会动荡、污染加剧和生态退化的温床。未来20年正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和谐城市化进程,意义尤为重大。本文界定了和谐城市化的内涵,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以及和谐城市化的约束力,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和谐城市化的目标、主体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良性互动,这是关系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多种对策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尽快缩小东西部数字差距。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坚持将人民作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享有的主体,对人民价值主体地位作出了新阐释,确立新时代以人民幸福为核心价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一目标体系,在赋予现代化目标新内涵的同时,共同指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价值目标的新发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明确提出让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有更多获得感,促进了人民价值实现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5,(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丰富,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为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走中国道路,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轨迹、当前实际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主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扫清了中国通向现代化道路的障碍,而且在对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及目标、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探索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这对于新世纪我们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只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深入研究区情,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本世纪头十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制定若干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超常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一、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西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创新。研究和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当地发展的教训,坚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城市化发展,以…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最时髦的名词和全社会关注的奋斗目标。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发展目标。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第三步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的战略问题。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圳要在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争取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市”。这是深圳跨世纪发展的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那么,现代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我们既然要对21…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这一目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部署与具体安排。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但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界域不同的民主,我们不能把示范和带动理解为人民民主是党内民主的简单延伸与放大,只有从中国特色、民主制度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政治文明的视角审视示范和带动,才能正确理解它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1,(6)
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针政策,就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从1991年到2000年这十年中,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其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点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重大关系,这也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和“两个大局”总战略的有机部分,是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必对西部发展和全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疆能否把握住历史机遇,决定于其总体规划的战略思维含量及实施效果。 一、西部大开发与国家整体利益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民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措施,涉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波及各地利益关系的协调,关系到能否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眼前利益问题,又是长远战略问题。 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寓含在它的意图中。其直接经济动因是,扩大…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的基本宗旨是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为人民谋福利,消除人类贫困,保障人类安全,使西部人民共同富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清明、长治久安,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 因此,西部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是“富民、减贫、绿色”。实现这一目标,西部需实施6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跨入 2001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召开“两会”,截至本刊发稿时,全国已有 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召开了人大和政协会议,其议题都集中在审议和讨论本地的“十五”计划上。据本刊记者观察,各地制定的“十五”计划,都密切联系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既与国家的发展计划相适应,又切合本地的实际,凸显了东、中、西部的不同特色。东部地区纷纷制定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部地区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西部地区则突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家现代化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为应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明晰:现代化之于中国的首要意义在于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赢得国家独立,迎接现代化成为先进政党改变落后国家状态的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最初将现代化定义为工业化,将其作为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并在探索中逐步明确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基本内涵,开启了追赶世界现代化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愈加自信,“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是可以引领世界现代化前进方向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