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方朔 《南风窗》2011,(20):94-94
无论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地方或个人,历史上的种种都必然与我有关,因而在指责过去的许多黑暗时,我们一定要问"那时我在哪里"、"那时我做了什么"这种可能很难答复的问题。历史上难免有些时代比较黑暗,黑暗的时代意味着有些人由于自觉或不自觉成了时代的加害者,使别人蒙受创伤与不幸。而我相信受害者心里不好过,加害者的心里也不一定好过。如果有真诚的人能留下记录,表达出自己的悔恨心路历程,我相信那一定是最动人的人性诗篇,它的价值一定远远超过后来许  相似文献   

2.
刘怡 《南风窗》2012,(4):96-96
把麦克姆逊这本《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劳伦斯·赖特的《巨塔杀机》以及鲍勃·伍德沃德的《战时布什》放在一起比较是件有意思的事。《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这部半历史著作,为赖特赢得了2007年度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奖;伍德沃德是"水门事件"的揭露者,以《战时布什》为起始的4部伍德沃德作品被认为忠实记录了小布什在"9·11"之后以单  相似文献   

3.
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总理朔尔茨提出“时代转折”命题。突破不向危机地区输送武器的禁令、扭转德国在防务支出上的“节俭”态势以及改变德国的俄罗斯政策等一系列动向,宣告了德国外交与安全战略的转型。德国外交战略转型既有外部环境变化方面的原因,也受德国国内政治力量转移的影响,其总体指向是大幅提升军事实力、实现联邦国防军现代化,以期在欧盟乃至国际秩序重塑中发挥领导作用。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型面临国内民意支持存在变数、国防投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东欧国家疑惧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赵柯  李刚 《当代世界》2019,(1):33-38
随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卸任基督教民主联盟党主席,她将逐步淡出德国的权力中心,但其留下的政治"遗产"更多地会被继承和修正,而非被颠覆性的抛弃。"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在内政方面将会重点聚焦于重建"共识政治",维护社会公正,发展"数字经济";外交领域的优先议题是继续推动欧元区的改革,确保欧元区经济金融的稳定。美国仍是德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伙伴,跨大西洋战略同盟关系会进一步稳固。  相似文献   

5.
城管之痛     
在第一支城管队伍出现14年之后,"城管"一词在我国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城市管理体制,代表一类执法队伍,更成了独具一格的形象化符号。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它是街头和虚拟世界里围观性公共事件的当然主角;在政府部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的时代"气场"下,它亦沦为习惯性被调侃、被"恶搞"的另类,也许只有中国足协,才能有得一比。而这一切的出现,原因不仅仅在于城管的直接与普通民众打交道的"街头官吏"性质,更来源于城管体制自身所体现的"中国特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即"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由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到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了我们党的对外战略,顺应并推动了国际共运中"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逼迫"的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时静 《当代世界》2021,(11):43-47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德美关系迅速回暖,逐步回归盟友"常态",成为跨大西洋合作重启的重要标志.德美关系的新变化反映出当前形势下两国对外战略的新考量,折射出德国国内政治演变的新态势.2021年9月,德国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正式开启"后默克尔时代",并由此翻开德国和欧洲政治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德美两国拉响了"后默克尔时代"关系调整变化的前奏,亦将对未来欧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继"革命"之后,杨奎松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本书讨论了3位知识分子的"转向",分  相似文献   

9.
叶细细 《法制博览》2010,(13):10-11
能写出传世文字的女子,必定不是寻常人。张爱玲有多不寻常?胡兰成说:“别人常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问爱玲,爱玲却很不喜学校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念,她亦不怀恋。她不喜她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个弟弟偶来看她,她亦一概无情。”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2,(21):66-67
我希望所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架时光机,多年之后观众再看,还能感受到上世纪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个导演眼中的变化中国。我是一个在山西汾阳县城长大的孩子,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被称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导演"。我的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农村教了很长时间的语文。很多亲戚到现在都还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一直愿意承认并珍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朱学渊 《南风窗》2010,(14):90-91
三四千年前,随着北方民族出走,黄河流域发生了语言的转型,与藏缅语同类的汉语取代了今天被归为"阿尔泰语系"的戎狄语言。在这之后,前汉语时代的戎狄传说或历史,被华夏先人用汉语和汉字保留下来了,《尚书》和《诗经》就是它们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正《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呼兰河传》是作者萧红多年漂泊之后,在人生末期回顾童年,写下的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动的"回忆体"长篇小说。她用绘画式的语言,为灰暗时代勾勒出大红大绿、童趣盎然的生命力,以简洁无华的笔法,记录下悲凉人生转瞬即逝的暖意与恬淡,照应出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尤其普遍,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与社会信息的保护,明确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导致在信息时代难以推进数据保护工作的开展,加之各种媒体以及后期软件平台中的数据,都会对个人信息加以跟踪和记录,导致信息数据泄露比较严重,影响了数据信息的保护。此外,在民法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具体细化部分没有具体的要求,无法对个人信息做出有效区分,影响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问题开展分析,希望提出有效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国际共运中长期强调"国际联合"和"统一性"的传统发展战略实行调整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新的强调"独立自主"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战略又有了重要的新发展,集中表现为:对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实行"和谐外交",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的新认识.认清时代潮流,有助于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曾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概括为历史潮流.70年代以后,兴起了新的时代潮流,江泽民同志将其概括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不仅对于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正确判断世界大事中的是非.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主题是时代中的主要问题,体现了时代中的主要矛盾、规约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规定了时代的划分、理论和实践的合时代性。在革命时代,马克思力图激发无产者的阶级意识。从当代发展的时代主题来看,拉克劳和墨菲对阶级意识的消解具有合时代性,但这种二阶"主体"的破碎仍然在一阶的社会对立的境遇之内。  相似文献   

17.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3):94-94
历史永远不会终结,这个"大时代"结束了,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大时代"就会到来。如果只耽于过去的"大时代",可能就会错过新的"大时代"。时代就是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要解决。因此时代并无大小,但时代精神却有大小高低。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发展坎坷,外有列强欺凌,民族的存亡危在旦夕,内有丧权辱国的无能官吏。国脉的存续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2,(19):68-69
我希望所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架时光机,多年之后观众再看,还能感受到上世纪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个导演眼中的变化中国。我是一个在山西汾阳县城长大的孩子,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被称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导演"。我的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农村教了很长时间的语文。很多亲戚到现在都还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一直愿意承认并珍视这一点。后来很多人问我,是怎样的机缘,让我这样一个来自"基层"的人,想要去当一名导演?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如果非要有一个直接的契机,那就是1990年,20岁的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黄土地》。  相似文献   

19.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1):84-89
"我是一个音乐人,不是一个愤怒的抗议者,当社会里很少有人讲的时候,我出来讲一讲,在一个大家都拼命讲,拼命骂、对抗的时代,还需要我讲吗?我告诉自己,这个时候,写些好听一点的歌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何谓欧洲传统的德国问题?根据国外学术界的看法,那就是如何解决德国在欧洲的适当"位置"问题。几百年来,"德国人曾有的国家形式从来不是由他们自己独立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和他们的邻国决定的。"从近代到现代乃至当代,德国问题的状况基本上都反映了欧洲国际关系的状况。本文拟从"历史脉络"中寻求"时代脉息",对欧洲传统的德国问题作一粗浅的论述,冀能有益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今的德国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