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寻求新背景下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中国启动现代化工程以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一直存在着传统文化本位论和西方文化本位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未能摆脱“中西之争”、“古今之辩”的陈旧思维模式,缺少创新思维,不能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对现实生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两难”与集体主义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两难”与集体主义的回归陈英一、青年价值本位的两难选择青年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的协调利益关系,表现在是以集体为本位还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判断上。一份对青年道德价值观的问卷调查①表明:在认知方面,集体主义在青年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能力本位论──二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韩庆祥一、问题的提出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深层,有一种东西在操纵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东西,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权本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论“法律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社会化”是法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对该概念的内涵的阐述包括以下几种学说:“活法论”、“社会行为论”、“社会利益论”、“社会连带关系说”以及“法律社会化阶段说”。它们以各自的学说和不同的论证方式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法及法的拘束力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法律社会化的功能包括实现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改革功能。而上述五项功能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法律的重心从“个人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法律社会化”对当代资本主义法律理论和实践具有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代国人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时,先后提出了“西学中源”、“中体西用”、“西化论”及“文化调和论”等文化观。文化观的流变既是国人对西学的认知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也是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加深的过程。文化激进论与文化调和论在本质上是互补而非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以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为发端,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有七八十个年头了。从二三十年代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问题论争,到四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从六十年代“兴无灭资”,“反修防修”的”无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德主刑辅”的德治政治文化 ,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高调的政治道德传统 ,自律本位的政治文化 ,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在新的社会转型期 ,这种文化面临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的政治道德困境 ,由利益分化与重组所导致的“自律律不住 ,他律跟不上”的困境 ,以及由中西文化碰撞所引起的家长本位政治文化的困境。要走出困境 ,亟需实现“德主刑辅”政治文化向“德法并重”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党内法规“软法论”可能导致规范坐标游移的“泛法律主义”,党内法规“高级法论”不符合以“高级法”规范现实权力的立宪主义精神,两者都是试图摆脱却更深陷入“法律中心主义”的表现。党内法规既非权利本位,也非义务本位,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的关系实际呈现为“双重义务结构”。党内法规“溢出效力”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范畴误置”,混淆了党内法规的规范效力和实际效应。认为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包括党外主体,既不符合规范调整的一般原理,也不符合党内法规的实践事实。党规与法律两套规范体系的合治结构,维系了党和国家两套组织体系的交叉融合。党的领导不是通过直接与党外主体建立支配服从关系实现的,而是在合治结构当中通过灵活运用“示范性引领”策略和“组织化嵌入”策略而实现。党规的特别作用机制兼顾了党的领导的实质有效性和程序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很大的目的性和价值性就是实现人民的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和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本的幸福观和“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思想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后者是前者的充分体现和重要发挥。科学发展观及“中国梦”所阐释的幸福理念具有特定的实践基础,都反映了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人民幸福本位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以人民的现实幸福为本”的人民幸福本位论的升华,而“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思想是人民幸福本位思想的延伸和大众化。“中国梦”不仅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以人为本”的“本”,而且把“人民幸福”也作为“以人为本”的“本”。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社会主义,要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转变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研究所有制问题,要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转变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从公私对立论到相互促进论,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分析阶级和阶层,要从单纯生产关系角度转变到侧重生产力角度,从简单对立转变到差异互补。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从教条主义的理论本位论,转变为实践本位论,由服从革命导师个人转变为服膺普遍真理。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之元价值的根本问题。中西文化之争有两种立场: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二者的对立导致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对立。只有在文化进步主义这一高视点上,才能克服这种对立,才能理解现代化的真正含义,创立一条真正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领域中的能力本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公共领域是权力至上的领域,是从属于权力本位文化类型的。近代社会,随着交换关系上升为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文化。而社会中能力本位的文化主流与公共领域中的权力本位文化是矛盾的,以致于在公共领域中出现了权力的畸形化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公共行政与社会的对立。重建公共领域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使公共领域归流于社会的能力本位文化体系,而服务行政模式的建立又是公共领域中扬弃权力本位文化而代之以能力本位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杜少臣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58-72,M0004,M0005
社会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阶段而存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冲突内在于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底色和社会关系格局,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冲突理论无法理解、诠释和解决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冲突现象。本位论、取向论、均衡论和计谋论是本土社会理论对于本土社会行为和文化心理特征的四种基本判断。自我本位固化的自然秩序、权威取向的文化心理特性、追求均衡的保守主义和利己主义本质,以及重策略、轻原则的"理性"选择习惯,是导致人际冲突发生的四种主要文化症结。这些根源于中国文化深层心理以及社会结构的特征不仅内在地隐含着社会冲突的种子,更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进程经过了三个显著的时期:30年代兰格模式的形成时期;60-70年代苏东国家在计划经济内引入市场机制的时期;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在“市场机制中性论”和“联姻论”的基础上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机制的当代新形态时期。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欧民主社会主义者为了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而进行的一次理论尝试,它虽然乌托邦色彩明显,空想性质显而易见,但其理论合理性的一面却可以给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以警示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分析阐述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三个问题。一是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偏差思想 ,“否定论”、“不成熟论”、“不实用论”、“重复论”、“灵丹妙药论”进行了分析 ,并说明消除这些偏差思想最好办法就是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二是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把握的载体———人、企业物质和企业活动 ,阐述了为何、如何突出企业文化的自我特色的问题。三是就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抓好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阐明企业文化建设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领导者 ;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论实现“两个转变”的文化条件陈学璞,潘华一、“两个转变”首先是文化观念的转变“两个转变”涉及到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实现“两个转变”,就必须对“两个转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转变观念,认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弊端。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本位论与行政诉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共利益本位论与行政诉讼叶必丰公共利益本位论,其基本观点是:法决定于利益关系,权利来源于法,是实现利益的手段;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而公共利益是该矛盾体的主要方面,决定着该矛盾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行政法所体现和调整的正是以公共利...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大声疾呼要重视流通问题的研究,第一次把流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研究,提出了计划经济的关键是流通过程的著名论断,深刻地批判了“自然经济论”和“无流通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争论的焦点可概括为权力本位和权利本位之争。但两者都存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为寻找更为合理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现立足于博彝论的基础上借助经济模型来分析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最后得出结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目标是引导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在两者的相互博彝中这到博彝的“正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