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青年社会化,是指这个社会化的个体是青年,他们受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生产、生活方式、法律、道德等教化,同时能动地进行内化,调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和个性,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青年期是由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的转型期,是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或警察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职业群体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职业群体的思想、价值、行为规范,获取并担当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时实现警察社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构建时期,警察社会化主要包括警察基本生存方式和技能社会化、警察政治社会化、警察行为社会化、警察个性和生活目标社会化以及警察角色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职业发展关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专业社会化是个体职业发展的过程概念,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是其实现专业化职业化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方式。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分为两个维度,即显性的技能社会化和隐性的角色社会化,二者都按照学习实践、内化整合、深化创造三个时间阶段动态提升。实现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发展的路径是:通过明确角色定位、规范职业内涵、理顺学科归属,不断完善宏观环境;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强化角色实践、丰富角色体验,不断建好联系网络;通过促进角色融入、提高职业素养、激发内在动力,不断激发个人禀赋。  相似文献   

4.
文化教化、文化涵化与青年的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教化、文化涵化两方面探索了青年的社会化问题,论证了接受社会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前提和步入社会的起点;青年接受社会文化要发挥自身优势并采取正确态度,从而说明青年的社会化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对立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角色理论磋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角色是沟通个人和社会的桥梁,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本文就社会角色理论作一磋探,以便揭示人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内在机制。一、角色和角色丛“角色”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或团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和被社会或团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角色丛,则是指同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角色分类如下:其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理想角色,亦称期望角色,是…  相似文献   

6.
社会协商对话有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其机制之一在于它对社会个体的社会规范内化的过程和程度发生着促进和深化的作用.社会规范内化是社会中的个体——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人的  相似文献   

7.
唐斌 《学习与实践》2010,(7):121-125
早期社会化是指儿童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习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以及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早期社会化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顺利融入正常社会。但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偏差,往往会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早社会化倾向,即儿童过早接受成年人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这不仅对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的传承与延续构成潜在的威胁与挑战。文章试图分析儿童的过旱社会化倾向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青少年社团组织凸现出其重要角色。在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青少年社团由于其自身的组织性、志愿公益性、弱独立性与强依存性等特点,其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与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仅能通过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传播政治文化来传递和推进政治社会化,还能通过对社会政治稳定的追求实现政治社会化。而为了实现两者更好的结合,需要积极构建政治化组织与社会化组织的和谐态势,加强青少年社团的能力建设以及保持政治社会化媒介传导的一致性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是适应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社会和谐离不开性别的和谐.性别的和谐主要表现为性别关系的平等、互补与合作,表现为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以及角色的定位.本文主要从社会和谐视角出发,探析新疆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人角色定位以及个人社会化程度的变化,从而说明,民族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展,也就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之一,是人性的养育所。人生伊始,就沐浴在家庭的教化中,如果没有家庭社会化作用,个人的求生过程就难以同文化环境高度统一。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在家庭中对个人的社会化多注重长辈对晚辈、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从个人社会化研究的主要范畴来讲,这是一种正向社会化,中国传统家训就属此类。  传统家训在传统社会对个人社会化是一种比较纯正的正向社会化,老者、长者、尊者对少者耳提面命,进行文化传递和各种规范教化,这种教育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时期,服务于民生发展成为其更加凸显社会责任的内在发展要求。城乡社区是影响高校党建与德育育人的外源性、发展性、生成性环境,也是大学生全身步入社会之前实现其"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实践空间。高校学生党组织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推进党建工作格局从准行政化走向公益化,有效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要以党员义工基地等为载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途径,将"志愿、服务、奉献"等公益教育精神嵌入并内化于党员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体系,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社会工作的联动共建和长效发展,从而引领大学生党员系统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型,并顺利地实现由"精英毛坯"到"人才成品"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他所生活其中的那个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刘豪兴等,1993)。具体到青少年领域,青少年社会化,即是指青少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化,是青年适应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文化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青年的身心发展,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两大部分。对于青年来说,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属于他们正常社会化过程的组成部分。经由这一过程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发展及自我观念的形成,对于他们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扮演,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只有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促进自…  相似文献   

15.
青年的社会进化是青年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被人忽视的课题。研究它既对社会有利,又对青年自身有益,它可使青年懂得自身的来胧去脉,可为社会提供青年工作的理论武器。古代青少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化,即没有专门设置的、为走入社会而准备的教化过程。但古代也有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个人怎样成为合格的成熟的社会成员的社会陶冶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与人生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  姜浩  徐雁红 《前沿》2009,(9):175-177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祖国大业的中坚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社会意义。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平台。大学生社会角色扮演也就是社会化过程与人生价值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之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作一些粗浅的探讨。特点之一: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社会化的含义,一般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是人们从一个生物有机体发展成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从社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是每个人都经历着的学习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模仿社会行为、获得社会角色的过程。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集团和各种组织机构都是实现社会化的中介。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社会化尤其重要,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社会化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为青少年恋爱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有目的的恋爱观教育并没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  相似文献   

19.
刘衍永 《湖湘论坛》2002,15(1):30-31,67
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从社会和个体的层面、角度相对地区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的宏观层面,个体道德体现为道德的微观层面。个体道德建构也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通过这种内化,个体确证自我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显示自我的道德个性。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和谐以人的和谐为依托。人的和谐在本质上是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和迈向和谐的过程,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和谐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