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尔·戴高乐的名字和业绩在四十年代已逐渐被中国人民所了解。到第五共和国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戴高乐在中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最后,他被誉为“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和“中法友谊的奠基者”,受到中国领导人和人民普遍的崇敬。这是从前任何一位西方政治家都无法得到的尊荣。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戴高乐赢得中国人民的诚挚的感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国际斗争洗礼的。第五共和国时期,戴高乐同中国的关系,象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坎坷生涯那样,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以后,才达到光辉的顶点。  相似文献   

2.
戴高乐与雅尔塔会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45年1月初,戴高乐从报纸上获悉“三巨头”又将举行一次会议的消息,他预感到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三大国,说到底是美国把法国排斥在外的做法,戴高乐异常气愤。盟国这一举动,对戴高乐争取法国大国地位的努力,自是一大挫折。1月15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正式照会美、英  相似文献   

3.
1964年 1月 2 7日 ,中法两国同时发表联合公报 ,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法两国建交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外交核爆炸” ,华盛顿痛苦地感到“戴高乐在美国背后捅了一刀”。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中法两国建交呢 ?一、国际因素2 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依然存在 ,它们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 ,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冷战”局面 ,使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一种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的趋势。一方面 ,美苏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领域里明争暗斗 ,竭力扩大各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巨人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70年,在北京的中南海和法国的科龙贝进行着秘密磋商。早些时候,毛泽东主席向戴高乐将军发出邀请,希望他在1971年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毛泽东很想会见他。戴高乐将军欣然接受邀请。这将是他的几十次出访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一次,它将为中法两国关系史增添非常有意义的一页。正当中法双方为这次访问进行技术准备的时候,11月9日,猝发的心脏病突然夺去了戴高乐的生命,两位民族巨人的这次历史性会面竟然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5.
中泰友好关系源远流长.1975年中泰建交以来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诗琳通公主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中泰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韩经济贸易关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李相文中国和韩国是有着数千年友好历史的近邻。尽管经历了冷战带来的相互隔绝时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从经济交流和合作开始,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新的友好关系。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领导人相...  相似文献   

7.
论印越战略伙伴关系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印度和越南不断加强两国间的合作 ,双边关系逐步向纵深发展。两国虽未正式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签订相关协定 ,但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在印越间已经形成。一、印越战略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政治上联系加强 ,外交上相互支持早在 5 0年代 ,印度和越南在尼赫鲁和胡志明时代就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友好关系。冷战时期 ,同作为前苏联的盟友 ,印越两国是“亲密的朋友” ,80年代 ,印度在柬埔寨问题上偏袒越南 ,越南则在中印边界争端上支持印度。冷战结束后 ,两国相继调整外交政策 ,高层互访频繁 ,在稳固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 ,逐步建…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法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是否承认新中国政府的问题。当时,法国尚处于第四共和国时期,尽管法政府及议会内部也有承认新中国的呼声,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直到戴高乐将军重返政坛,成立第五共和国并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后,中法才顺利建交。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中法建交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戴高乐将军的决断对于促成两国建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64年1月27日,断交长达十五年之久的中法两国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法国由此成了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就中法建交的原因,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印度支那战争对中法建交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印度支那地区中、法、美三国的利益纠葛进行分析,来揭示印度支那战争在中法建交过程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对戴高乐和他所领导的法国抵抗力量 ,美国政府多年一直推行抑制、排斥的政策 ,尤其对戴高乐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努力 ,美国更是竭尽所能予以限制、打压 ,但到战争末期 ,美国这一政策却发生了转变。一、法国和雅尔塔会议1 945年 1月初 ,戴高乐从报纸上获悉“三巨头”又将举行一次会议的消息 ,他预感到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美国把法国排斥在外的做法 ,戴高乐异常气愤。盟国这一举动 ,对戴高乐争取法国大国地位的努力 ,自是一大挫折。1月 1 5日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正式照会美、英、苏三国 ,强烈要求参加即将举行…  相似文献   

11.
戴高乐是当代法国人的精神化身。他一心追求战后法国的"大国梦",并认为阻碍其"大国梦"的主要因素可能来自德国和美国,为此,必须借助苏联的力量来制衡。戴高乐的这一认识与思考对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独特的,将法苏关系建立在"第三方"基础之上的"戴高乐外交"。但是,法国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对德国的担忧,终归是同一阵营内部的矛盾,而法苏关系则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外部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互利用性质,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的脆弱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12.
刘霓 《当代韩国》2002,(4):37-40
中韩建交之后,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发展迅速,这种合作无论对中韩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仅有政治与经济的合作,而缺乏文化的交流,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就缺少了重要的发展基础。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中韩两国政府与民间各种团体和机构作出了巨大努力,发起并促成文化领域中各种交流活动的开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经济、文化看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自从 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时间虽然不太久, 但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 这在外交史上也并不多见。2003年韩国进行总统选举, 卢武铉当选总统,成立了新政府。中国也顺利地实现了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交替。两国新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十分重视, 特别是 2003年 7月, 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与胡锦涛主席就将两国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与以前金大中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达成的把中韩关系建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相比, 这是过去两国友好关系的继续, 又是…  相似文献   

14.
浅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法在支付领域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强 《美国研究》2006,20(3):107-123
肯尼迪政府时期,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美欧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分歧开始凸显,美法因支付不平衡而起的矛盾即为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法支付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以美元危机和美国黄金外流为中心,两国在联盟方针和冷战战略上展开激烈较量;美国政府内就如何解决美法支付矛盾曾有过激烈辩论,肯尼迪政府最后以从欧洲撤军相要挟,迫使戴高乐在弥补美国赤字安排上让步,美法在支付领域的矛盾暂时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今年 ,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 30周年 ,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的邀请 ,于 4月 8日抵德作了为期 6天的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 ,江主席分别与德国总统劳和总理施罗德举行了会谈 ,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一致认为两国合作领域非常广阔 ,而且富有成果 ,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的看法或共同的利益。这次访问 ,无疑为中德建立长期稳定、全面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固了基础。中德建交 30年来 ,世界格局和双方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却始终未变。双方互访频繁 ,…  相似文献   

16.
越南与印度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关系在2007年发展为战略伙伴关系后得到不断深化。而新世纪以来,两国出于各自战略利益以及遏制中国的考虑,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备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7.
戴高乐主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戴高乐主义产生以来,已经四十多年了,但它至今在法国、西欧和其他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努力对它进行探索。戴高乐主义与戴高乐本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夏尔·戴高乐在189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一个知识份子家庭,1912年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一直在法国军队中服役或在国防部工作,从事过军事理论的研究,发表过《剑刃》、《建立职业军》、《法国和它的军队》、《敌人内部的倾轧》、《未来的军队》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朝深度和广度发展,自1991年12月27日中国政府代表团访俄,正式建立两国关系的六年中,两国元首之间已进行了五次最高级会晤。在1992年12月两国元首的联合声明中,确定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第二个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第三个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法国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反法西斯斗争的坚强战士、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夏尔·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诞生10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伟人,本刊自1988年起除举办《我看戴高乐》的征文活动外,还陆续发表过数篇关于戴高乐研究的论、译文。《法国研究》本期又刊出此专题的两篇文章,作为对戴高乐将军诞生100周年、逝世2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印尼是近邻,又是亚洲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区域经济和中国与印尼双边合作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中国与印尼的经贸关系有什么特点?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存在哪些局限和困难?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