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战犯改造是罪犯改造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完成对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战犯的改造工作实践表明 ,我们在改造国内外战犯上开创了改造的先河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我国多年改造战犯所累积的经验 ,对普通刑事罪犯的改造也具有可资借鉴的历史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关于劳动改造罪犯的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建国以来改造罪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功地指导了对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国民党战犯、普通历史反革命和刑事罪犯的改造工作,也是今天改进各种罪犯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法学》八四年第五期刊载法制建设协调发展讨论的文章以来,读后很受启发。笔者从五十年代起就从事劳改检察工作,感到有关改造罪犯的法制建设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试谈于后。全国解放后,我国在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战果辉煌,众所周知。改造日本战犯,改造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从一九五九年九月到一九七五年三月先后分七次特赦了全部在押国民党战犯和伪满蒙疆战犯,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二年间宽大释放原国民党县团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我们在对罪犯实行劳动改造,使他们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不仅改造了大批的反革命分子和普通刑事犯,而且改造了末代皇帝、伪满战犯、日本战  相似文献   

5.
<正> 对战俘和罪犯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原则。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劳改机关和广大劳改工作干部,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和劳动改造、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绩。既改造了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皇帝、美蒋特务以及一大批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又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不仅在国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在国际上也普遍受到称赞与重视,很多国际友人在参观了我国监狱和劳改队后,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盟国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主要战犯进行严正的审判,简称为东京审判。 鉴于德意日法西斯在二战中对世界人类所犯下的滔天罪孽,以及由此带来的深重灾难,1943年10月美国、英国、中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成立罪犯调查委员会,筹备战后审判。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同时规定:“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于法律的严厉制裁。”同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也决定,驻日盟军最高统帅必须贯彻《波茨坦公告》,严惩日本战犯。  相似文献   

7.
提起二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众所周知的可能就是东京审判,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最终被处绞刑。其实,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后,涉及侵华日本战犯的审判除了东京审判,还有南京国民政府组织的审判和新中国政府组织的审判,前前后后跨越11载。  相似文献   

8.
在战后国内对日本战犯审判的案件中,南京大屠杀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是符合正义要求的,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但是,国民政府主导下的这一审判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审判具有的政治色彩影响了审判本身的法律意义;审判只注重着眼于国内的影响,对是否对加害国日本产生影响则甚少考虑;审判只是一味地强调宽大政策,不注重对战犯的教育和改造等.再加上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爆发,时局混乱,国民政府希望尽快结束审判.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京审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阶级改造——关于新中国监狱史若干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的核心是阶级改造。在对战犯的改造实践中,阶级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阶级改造并不具有普适性,因为它的伟大理想和目标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中国监狱的罪犯改造开始了“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侵略者的末日─—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黎石编者按:半个多世纪前,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残酷程度空前的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60多个国家的17亿人被卷入战争,5000万人死亡。数万亿元财富化为灰烬。对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免予起诉最早见于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之中,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免诉制度是起过一定作用的。当时国家法制不健全,财力有困难,加之法院人员少,任务重,适用免诉有利于及时打击和分化瓦解日本战犯,且能与当时的日本刑诉法有关免诉规定相适应,利于日本战犯认罪伏法。但是,免予起诉制度毕竟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只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不成熟的标志。在国家法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今天,显然已格格不入,无论从法学理论,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都没有继续保…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包括“关于战犯改造”、“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人是可以改造的”等九部分。这九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三观”即刑罚观、监狱观、改造观,“三论”即方法论、策略论、管理论。“三观”为基础理论,“三论”为应用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监狱刑罚执行与罪犯改造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是新中国监狱制度的本质和内涵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是我国的监狱哲学、监狱基础理论,掌握和深刻领会了这一理论也就等于深刻理解了我国监狱法规制度的立法精神、惩罚与改造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研究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既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面对未来;不仅是学术研究,而且是为监狱工作在新世纪的改革发展而进行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3,(16):76-78
追踪日本战犯 抗日战争胜利后,同盟国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和《波茨坦公告》的要求,于1946年1月19日正式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政府指派梅汝墩为该法庭的中国首席军法官(当时媒体另有称谓日“中国代表法官”),参与审判日本对亚太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争和伤害所应负之责任,赴日参加审讯东条英机等日本甲级战犯。另派石美瑜为南京军事;去庭庭长,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后,德国、日本的首要战犯无不被同盟国审判和处以极刑.除罪大恶极者处以绞刑外,次等战犯亦被处以徒刑,这体现了正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以加藤一郎(原东京大学校长,现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人类环境问题研究会会长)为团长的日本人类环境问题访华团一行十八人,于去年九月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先后在北京、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与我国法学界和环境保护部门的人员,就民法、经济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将日本法学家介绍的一些主要情况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我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2014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简要摘录我参加审判日本战犯的部分回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7.
<正> 党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这场革命,必将涉及到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我国的劳改机关是国家的重要专政工具之一,是一个政治实体,也是一个商品生产的经济实体。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我国的劳改工作建设成为一个与前进中的国民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加速改造罪犯成有用之材的管理体制相适应,是当前我国劳改工作战线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劳改的宏观、中观、微观我国的劳改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已蜚声中外。但人们只较多地注意到劳改工作改造了清末皇帝、日本战犯、旧社会的渣滓,生产了大批的粮食和其他产品等这方  相似文献   

18.
1944年1月,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成立后,制定了近代以来国际社会第一份战犯引渡公约——《解递战事罪犯及其他战事违法人犯公约》,公约剔除了传统引渡制度中"政治犯不引渡"的条款,以保证对战犯的彻底追究和惩治。二战结束后,中法两国达成以该公约为相互引渡战犯依据的协议,在处置战犯问题上从冲突走向司法合作,保证了战犯审判的顺利进行。中法两国在引渡战犯上的初步实践,较为全面地诠释了公约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也开启了现代国际社会通过司法合作惩处战争犯罪的先例。同时也是废除治外法权后,中国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一次成功案例,对于当今社会处理国际事务富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无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迄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法西斯强盗给人类造成空前浩劫的世界性灾难。5000万无辜生灵惨遭屠戮。对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惩处,是世界人民要求伸张正义的强烈呼声。早在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就已通过《关于希特勒分子对其所犯罪行责任问题的宣言》,同年11月在伊朗德黑兰召开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宣布对“负责或同意参加暴行的德国官兵和纳粹党徒,将押回犯罪地点进行审判”,对于罪行不限于某一地区的首要罪犯将“由各盟国政府共同决定加以惩处。”1945年7、8月波茨坦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确定设立军事法庭审讯战犯。同年8月8日英美法苏四国政府正式缔结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史与法制的角度,对新中国监狱战犯与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犯两类罪犯的改造成就进行分析,揭示了作为初期政策性的"法",一直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狱法规对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的潜在而又深刻的推动作用。从而就法与监狱工作的深层次联系,将罪犯改造的法制建设发展分为狱制前期、中期、新时期三个阶段,并就狱制发展的趋势以及立法展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