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覃元理  阎建明  荀启明 《前沿》2013,(3):173-175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迫切需要人们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即由非生态的生活方式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消费方式、全面的生活追求和合理的闲暇安排等基本内容。建设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推进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建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骆清 《传承》2014,(4):74-75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则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肖佳 《传承》2013,(6):104-105
生态文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肖佳 《传承》2013,(8):104-105
生态文明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勇 《前沿》2011,(11):169-172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构想。生态消费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生态消费观是以保护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放弃各种以享受性和挥霍性物质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消费价值理念。生态文明视阊下的生态消费观应遵循以人为本,培育生态消费观的文化底蕴,强化生态消费观的政策引导,加强生态消费观的科技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郑云宏  宋银丽 《前沿》2011,(9):178-181
鄂尔多斯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创造了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树立了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理念,走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使鄂尔多斯的发展充满活力、动力和源泉。给人们的启示是解决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过程是一对矛盾的难题;构建了经济文化一体的战略思维,预防和避免短期利益行为;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处;绿色与富裕同行,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迈进;特定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鄂尔多斯文化。  相似文献   

9.
林建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26-27,34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出发,指出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生态伦理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以及生态治理建设三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成为事关人民福祉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对生态文明内涵及生态文明制度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公众参与制度在生态文明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把握中国公众参与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以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目前应主要关注四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与环境道德;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雏度。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本性,其涵盖的意义非常广泛,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应是其应有之意。加强民族文化必须要由经济主导转向环境主导,由政治推动转向生态共享推动,树立基于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人类消费观与社会文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享乐主义消费观对社会生态文明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只有摒弃这种享乐主义消费观,并树立一种适度的、健康的、绿色的审美型生态消费观,是构建当代人类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坚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以及中学和西学之间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避免用其对立的绝对性排斥统一的相对性,才能从根本上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精神文明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身份消费等消费异化问题凸显,应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关照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现象,剖析其理论根源:夸耀性符号消费带来人与自身需求属性的背离,消费力分化趋势带来人与其社会性的背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带来人与自然的背离;从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等方面着手消解消费异化问题的路径有:以理性消费消解人与自我需求的异化问题,以共享理念消解人与社会的异化问题,以绿色消费消解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治河 《岭南学刊》2010,(3):112-117
生态文明是一种后现代文明,其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巨大而艰难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变更,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改变,而且也需要生活方式的变革。因为源于近代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阻碍着生态文明的建构。我们要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揭示现代生活方式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发展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后现代的绿色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基础上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以追求诗意存在和创意存在为内容的绿色生活方式。这样一种后现代生活方式虽然不乏理想主义色彩.但对于抵抗现代人时生存事实的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过度迷恋,视缺乏创意的生活、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的囚徒境遇,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选择。这样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生活方式.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建构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科学认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成果,正确理解和把握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大力加强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亮 《岭南学刊》2008,(4):91-94
循环经济理论和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两种经济理论,在世界观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着生态科学与生态神学的区别,在价值观理论基础上存在着环境正义与生态正义的区别,在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方面存在着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区别.深入客观地分析这些区别对于探讨和明晰稳态经济模式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启示、循环经济模式对实现生态文明的贡献以及限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