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初秀英编一、关于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伦理道德总状况如何,这一估价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前伦理道德建设方针、政策选择的科学性问题。理论界对我国目前的道德有两种相反的评价:“滑坡论”和“爬坡论”。...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伦理道德的理念系统;伦理道德的范畴系统;伦理道德的辅助系统。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采取了最具稳定性的“鼎足而立”的方式,其生命力极强,普泛性极广,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其目的就是培养出一大批“子民”,以实现封建社会的和谐。而现代中国的问题是:如何让一个长期生活在血缘血亲关系之中、一切规则皆由传统与习俗而定的“农民”转变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这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加强市场道德建设营造市场文明氛围──“汉正街币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1996年7月12日,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研口区委和江汉大学联合召开的“汉正街市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在汉正街举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魏英教教授、副会长许启贤...  相似文献   

4.
周可为  周可真 《前沿》2004,(4):109-112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但应当着重于伦理道德教育 ,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初步培养中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人道主义道德、交往伦理道德、亲和主义道德和人民民主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5.
史慧明 《前沿》2011,(20):10-13
十年来对道德资本概念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在对道德作为资本的道德阈限的研究上,学者们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进入生产领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带来价值和利润的非物质要素,且大量经济活动的证据表明了先进的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资本,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少人们忽略伦理道德的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全面的。马克思曾把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狭义的“生产”视角下对道德资本进行分层研究,厘清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机制,不仅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视阈,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助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加强现代企业建设,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白族性别文化与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魁 《中国发展》2009,9(3):86-89
传统的“重男轻女”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障碍。白族具有“重母性”的性别文化传统,并以民间妇女信仰团体为载体形成“重女不轻男”的二元伦理结构。探讨白族性别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对于深入贯彻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构建新型的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崛起与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它为人类社会进步展现历史机遇的同时,带来的网络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网络道德是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在网络社会的体现。在走向数字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化不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公民道德素质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社会的道德方面。网络社会道德发展的健康与否将是衡量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越来越重要的尺度。网络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企业伦理是对企业道德行为、道德关系等企业道德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在伦理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跨国企业伦理道德存在问题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社会和市场用伦理道德来调控和约束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背景有三:一是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需要;二是与现实生活中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密切相关;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其基本内涵既包容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可以逐条践行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振兴、农民的振兴和农村优秀人才的主体性振兴。面对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严峻形势,推进乡村振兴亟需动员和吸引潜在的优秀“城归”人员积极返乡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好他们投身乡村发展建设的“补位”功能,促使其切实补足乡村产业振兴、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主体之缺。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城归”人员的宣传教育,唤醒其主体意识,引导其真心诚意地返乡;二是要持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城归”人员搭建展才、立业、建功的舞台;三是要加大对“城归”人员干事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其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立得住脚”;四是要重视对“城归”人员的能力培养,使其能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迈得开步”。  相似文献   

11.
12.
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理论月刊》2008,(9):169-173
纵观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农村金融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商业性金融阶段、合作金融阶段和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展阶段、现代商业性金融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农村金融的实质是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农村各业做出的有偿的资金支持和补贴,以及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农村信贷需求特征设计的金融结构。由于农业的特性,决定着农村金融并非只是一定阶段存在的临时性"产物"。  相似文献   

13.
致研 《中国发展》2001,(1):58-60
一、浙江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幅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浙江却持续4年上升,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已跃居全国各省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阐述了古今中外农村土地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应有限度地放开农村土地市场,以满足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的要求,但必须以保障农地生产功能为前提,严格防止土地过度资本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谷中原 《湖湘论坛》2020,33(1):5-12
“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是国务院颁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持续地振兴乡村,实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需要大力培育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农村民力发展社会组织、农村生态发展社会组织、农村生计发展社会组织和农村民生发展社会组织等四类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对推动乡村民力、生态、生计、民生建设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国家应大力孵化这四类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并通过主体化、结构化、功能化措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人口素质又是人口问题的核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我国农村人口占70%的基本国情,只有从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入手,做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其政治功能的强弱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出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乡村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新要求,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存在着政治领导功能不强、政治组织功能失位、政治引导功能淡化、政治监督功能乏力等问题,制约了它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要从加强政治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严肃政治生活、落实整治责任、加大政治监督等五个方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如何抓住机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三个典型农家书屋的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家书屋发展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农家书屋发展存在书屋书籍与农民需求不相符、农民对书屋参与程度不高、书屋管理有欠缺、书屋数字化建设滞后和书屋后续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加强宣传教育、优化管理制度和注重馆员培养、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及创新书屋服务方式等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SONG Deshun, from Huangtu-ozi village in miyun County, beijing, has just obtained an rmb 8,000 loan from a re-cently formed agricultural mutual-aid fund — money he will now use to ex-pand his mushroom growing business. Although the scheme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相似文献   

20.
Susan D. Blum 《当代中国》2002,11(32):459-472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s been applauded for the benefits it will confer on China's economy and for granting recognition to China's modernizing efforts. The scrutiny of the outside world will force China to regularize many of its practices, such as legal and economic practices. But most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WTO has focused on a very limited segment of China's societ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ealities of rural Chinese life, warning that th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increased pressure to reform may be more negative than positive and that the prospect for rural China is far from 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