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振玲 《传承》2010,(18):148-149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悠长的历史,对今天印度社会仍有很大消极的影响,使印度民族缺乏同一性和凝聚力。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过多考虑某一个种姓集团的利益,助长了狭隘的地方主义,最终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悠长的历史,对今天印度社会仍有很大消极的影响,使印度民族缺乏同一性和凝聚力.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过多考虑某一个种姓集团的利益,助长了狭隘的地方主义,最终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党的活跃和多样化是印度政党政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印度的地方政党总体上有种族民族主义政党、教派主义政党和种姓政党三大类型。地方政党的产生与现代化以来印度农村阶级结构和种姓结构的变化有关。国大党的高度集权体制催生了地方主义的发展,它的衰落也为地方政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90年代,印度进入"悬浮议会"时期,地方政党改变了人民院的权力结构,在联合政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地方政党的出现也使得印度的政党政治走向地方化,并有可能改变未来联邦——邦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资本与权力的发展演化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性,而且透射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就已经萌发,但未成为统摄人类生活的轴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本逻辑日益威胁到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权力相互作用,资本的自我异化加剧了权力的异化,资本使权力"私器"化,权力使资本合法化。只有将资本和权力进行双重扬弃,实现资本的规制,公共权力的解放,人作为类存在的主体本质得以回归,人类社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5.
政治稳定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怎样才能求得政治的长治久安呢?或者说,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要求得稳定和巩固,必须适合经济基础,从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国家权力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但毕竟不能最终决定经济,不能任意支配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更不能长期地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最终决定政治,社会最终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马恩选集》第3卷,第223页)。这是一条历史法则。可以说,政治是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政治适应经济发展,则稳、则兴;若阻碍经济发展,则乱、  相似文献   

6.
世间的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印度种姓制倘若把它发展的每一阶段孤立起来看,各种姓世代相传,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两千年发展的整体看,同样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于此一制度构成的因素比较复杂,阶级的、种族的、职业的与宗教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印度不同地区又各有特点、加之印度社会的分期,种姓与阶级的关系等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所以本文不能就整个印度种姓制度作论述,仅就各种姓的分裂与衍化初步理个头绪,提供研究者参考。一、两大种姓如何分衍成  相似文献   

7.
杨莉  王传毅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75-177,180
地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与社会分层以及利益群体联盟密切联系的。在社会分层中,具有相对强势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的个体(政府、学校与个人)会以各种方式联系形成联盟并进行资源互换,从而造成校际间发展的巨大差异,从而引发社会冲突。地市城区可采用"分级管理,分工协作"或"市区一体,市实区虚"的教育管理体制缓解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一、商人积极人仕的社会学分析 宋代以来,商人通过科举入仕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垂直流动,从而社会上出现了"士多出于商"这一现象,此点往往被很多学者作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论据而加以引证.但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士多出于商"这一表征之下潜藏的恰恰是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其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分离的实质. 在社会学中,财产(经济)、权力(政治)、声望(社会)是划分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三个维度,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政治分层而非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即社会地位区分的主线在于政治权力,而财富收入则变为从属于政治权力的因素".①  相似文献   

9.
借助社会性别的分析路径,可以深入揭示特定时期女工的经济地位状态。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使女工人数剧增,女工成为近代从业女性中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女性外出就业迈出了自身解放的决定性一步,是其地位提升的关键,但与男工相比,女工普遍处于弱势的经济地位:女工能够进入工业企业"权力"阶层的为数甚少,而且多集中于低技术部门,导致其职业收入的整体低下。女工经济地位的低下是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结果,显示出时间、空间和性别在近代社会的交错和复杂。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排斥已经成为中西方研究社会问题的重要理论视角,但是现有研究主要把社会排斥当成一种不平等现象加以研究,或者就某个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现象进行研究,缺乏动态过程和系统视角的分析。文章将社会排斥作为一种动态系统机制,对中国当前贫弱群体的生产过程展开研究。中国当前的社会排斥主要通过制度、市场、文化三种机制共同作用,将处于一定社会身份和特征的群体排斥出有利地位,使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均处于弱势地位,并沦为贫弱群体。文章最后提出两点消解策略:制定更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是社会人类学调查与研究的普遍存在的方法,而研究者所使用的概念标准 及资料具有主观性而各不相同。作者用比较法探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巴里岛的等级制度,否定巴 里和印度等级制度的同一性主张,认为两个社会没有时空上的关联。等级关系是地位和权力间的 连接,从概念层次、组织层次等人类史的分析看,印度社会是典型的等级制度,巴里社会等级制 度不甚突出却更显得复杂,二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型企业迅速进入西方学者研究视野,成为继中小企业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学术热点领域。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增加穷人收入、消除贫困,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基本以"反贫困"为焦点,从政府对微型企业供给的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资本供给角度进行探讨,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了帮助,也为我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租佃关系时,不能只注意发生租佃关系的各等级所处的经济地位,而应该同时重视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尤其是他们的法权地位。文章通过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区租佃制产生的社会原因,存在情况及历史作用的分析后指出,这种租佃制是属于奴隶制性质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5.
握有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人在某种情境中成了想要办事的人的求助对象,按照"传统",这就需要通过"送礼"来平衡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利益差异在当代中国,"礼尚往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据权威部门发表的统计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对青年劳动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替代效应"上,本研究通过区分不同青年劳动群体,探究"替代效应"在其工资收入以及职业流动意愿上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更高、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更高的群体与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技术接触的机会更大;社会经济地位更低、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更低的群体与人工智能无关的一般技术接触的机会更大。新技术对不同青年劳动群体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技术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的工资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替代效应"有限性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总体上人工智能、自动化相关的较前沿新技术的引入会加剧收入不平等,而新技术引入会刺激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职业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  相似文献   

17.
刘黎 《人民论坛》2013,(2):254-255
自世界近代史开始后,欧洲资本强国率先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世界诸文明社会体系都受到了剧烈冲击,印度文明也未能例外。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独特的宗教、种族制度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塑造极为深刻。然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对改观,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历史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位丹丹 《传承》2010,(12):126-127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9.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变迁:对我国改革历程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改革中经历了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如下变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策,使劳动力自由买卖与资本原始积累的正相关性在我国成为现实;在九十年代初,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使资本开始真正成为主导社会变迁的力量,从而出现资本抛弃劳动之后所遗留的许多社会政治问题。政府权力如何缓解少数资本拥有者与多数已成为穷人的劳动者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紧张关系发挥积极作用,是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静蕾  盖志毅 《前沿》2012,(7):75-77
资本及其实际形态的变化过程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人际资本、政治资本五种资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牧区各利益群体之间资本的平衡发展是牧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对内蒙古牧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人际资本、政治资本不平衡性进行了剖析,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牧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