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 ,而且闪烁着光辉的道德践履精神 ,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其中 ,把“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与“先进文化标准”相结合 ,作为三位一体的政党道德评价标准 ,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一、道德评价 :“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善恶作为一种道德评价 ,总是同人们的利益相联系的。在阶级社会里 ,由于阶级利益的对立 ,必然会存在善恶观念的对立 ,道德具有阶级性。正如恩格斯所说 :“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道德问题,存在着道德困惑与道德建构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和更趋合理化的历史。 (一) 道德属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是不同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但道德不同于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3.
陈筱倩 《世纪桥》2011,(21):51-5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规范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凝结了所处时代的执政者(或阶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也会有所改变,但不管在哪个时代,其当时的道德要求都是高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就如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一样,道德就是一种"希望"式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可以到达的驿站,又必将是被驶过的港湾。本文通过对道德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追寻,觅得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一致性的现实,从而对道德的这种"希望"性展开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娓军 《新湘评论》2010,(11):63-63
恩格斯在此从道德的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上批判了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论,深刻论述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恩格斯认为道德并非像杜林所说的那样,它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各阶级都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凌驾于一切民族和时代之上的永恒不变的道德是没有的,且“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5.
任何社会的正常有序而健康充分地发展 ,都不能缺少道德的作用。“以德治国”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层次调整利益关系 ,全面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又一“治国方略”。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道德建设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把握道德建设水准 ,增强道德建设的自觉性 ,切实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推进“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一、科学把握“以德治国”的内涵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是通过一定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以德治国”就是利用道德对社会生活的约…  相似文献   

6.
一种意见认为,各个阶级之间有某些共同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曾经讲过:“……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国际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马克  相似文献   

7.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社会的职业分工是极其复杂的,不管千行万行都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就是与其职业特点相适应的特殊的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运用权力和宣传机器直接向教师提出符合本阶级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师德要求;另一种是处在一定阶级社会中的教师个人,由于受到社会所处的  相似文献   

8.
说道德     
道德是不是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万古一致的?恩格斯对这个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他在《反杜林论》中说:“所有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而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是在阶级对立之中发展,所以道德总是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道德与个人利益具有密不可分性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一定阶级的社会舆论、传统力量和思想信念对人们起约束作用的。在有阶级的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借以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靠内在修养,二是靠外在培育,两者缺一不可。利益是指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的好处。个人利益是一个客观存在,但…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恩格斯说:“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34页)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集团,无一不用其道德来规范下级吏属,以造就一批维护自己统治和利益的人才.社会主义道德是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调整规范人的行为,激励全社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营造健康、进步、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造就一批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和法律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现代中国的法律发展史是一种道德法律化的过程。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在于,梳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及其功能,将求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创制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3.
康德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截然不同,虽然两者都明确地将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并围绕着人来进行道德体系建构,但由于二者对人的理解的不同,导致他们的道德思想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在先验哲学中,康德将人看作是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二元的有限存在物,并为人的认识能力规定了界限。因此,康德将道德律作为一条绝对命令而颁布给人,将道德标准作为先天的知识而赋予人。与此不同,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出发,从人的活动中、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中考察道德的产生、存在和变化,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的本质,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道德样态,实现了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为官德为本     
德:德行,道德和品行。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言行之中。高尚的道德,是一种弘扬正气、鞭挞邪恶,推进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而无形的力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重要论述,在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重重险阻、克服各种困难,经过80年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作为目的论者,承认历史决定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确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新社会的产生与旧社会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从来就不具有普适性,它是阶级的产物。由此,有些人把马克思称之为非道德主义者。事实上,马克思并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马克思不是从内在的、评价性的方面抽象地理解道德,而是从外在的、社会学的观点来思考道德。马克思力求从经济发展的全部事实与规律上来阐明道德的内在本质。因此,马克思是道德社会学的开创性人物,他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审视道德,而不是仅仅从理性上作出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道德哲学具有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特征。中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阐发了道德哲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作为社会结构和运动的要素进行了道德社会学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和谐社会。恩格斯在晚年所阐述的马克思和他共同建立的道德哲学体系,是他们所理想的自由及其秩序的道德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道德价值是指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活动对于社会、阶级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它属于精神的价值。可以说,凡是有益于他人或社会、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人的进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是具有道德价值的。那么,经济行为的目标是获取利润、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有没有求得道德价值的问题呢?一个经济行为能不能在取得经济效益、具有经济价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无疑,道德形成和演进的基础是现实的社会的经济生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134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科学地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的关系,为我们研究道德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道德建设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加强道德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客观要求。首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社会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价值导向总是以维护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并以其特有的形式表明这种利益的正义性,形  相似文献   

20.
干部职业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它是指为官从政者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管理国家以及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作为干部的内在的道德素养和自律的准绳,渗透和表现在干部的工作、思想、作风、情感、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它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和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