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简称猪三联苗)系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等七个单位组成的科研协作组,以猪瘟兔化弱毒54-Ⅲ毒株、猪丹毒GC42及猪肺疫Eob30弱毒菌株研制而成的细菌和病毒联合的弱毒苗。这是我国首创的疫菌苗之一。经按每头剂含猪瘟150个免疫量,即兔化毒的毒价为10~(-4),实有组织量0.015克、猪丹毒菌5亿、猪肺疫菌3亿计算,以20%铝胶水稀释为每头剂1ml,注射断奶仔猪免疫后,分别攻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强毒,均能达  相似文献   

2.
随着免疫接种密度的不断提高,给大量繁殖母猪注射猪肺疫菌苗(包括灭活苗和弱毒苗),致使其亲代仔猪从初乳中获得了猪肺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虽对仔猪防御猪肺疫强毒茁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给猪肺疫弱毒菌苗的免疫带来干扰。因此,要确定猪肺疫菌苗适宜的预防注射日龄,就必须弄清楚猪肺疫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能维持多长时间及抗体价与攻毒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水泡病、猪瘟均为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是国家规划要求防制的重点和消灭对象。采用猪水泡病鼠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水泡病鼠化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 瘟兔化苗)预防免疫亦经科学实验和防疫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防制措施。我省推广猪水泡病鼠化苗以来对防制猪水泡病起了显著作用,但又出现与其他猪病的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争时间、争人力、争物力的矛盾,广大贫下中农,基层兽医迫切要求改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教导指引下,1970年初由厂党委亲自主持成立了以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三结合的试验研究小组。为了给制造猪三联苗提供弱毒菌种,控制和消灭猪的丹毒、肺疫、猪瘟三大传染病,以适应我国畜牧事业的大发展,提出了对猪肺疫强毒C_(44-1)菌株的减弱培育计划,并于  相似文献   

5.
猪瘟免疫现状是;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下简称猪瘟疫苗)以来,典型猪瘟基本得到控制,但非典型猪瘟(个别地方),又有抬头趋势,与彻底消灭猪瘟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笔者提出这一问题,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同道们注意,益臻完善其免疫措施,为力求早日消灭猪瘟而努力。 (一)使用猪瘟疫苗的现状 1.据有关资料介绍,使用猪瘟疫苗和猪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后,在3~6个月的架子猪中,发生非典型猪瘟,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治疗无效,死后剖检有不够典型的猪瘟病变,取肾脏用酶标  相似文献   

6.
用未注射过猪丹毒菌苗的8.5~23.5斤健康杂种仔猪(由本市安宁公社供给),于服苗前逐头由前腔静脉采血进行丹毒血清凝集反应试验。以剔除本病阳性猪和可疑猪,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对血清凝反阴性猪分口服5亿菌组(等于一个实际注射量),20亿菌组(4个注射量),40亿菌组(8个注射量),另设皮下注射5亿菌组和空白对照组。菌苗由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供给(批号7101冻干弱毒菌苗)。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用仔猪肾细胞生产猪瘟弱毒潜在致病的危险性,弥补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大量剖杀动物成本高,不易控制污染的缺点,1981年11月我们开始把初生犊牛肾细胞用于猪瘟兔化弱毒培养试验,结果证明,猪瘟兔化弱毒可以在犊牛肾细胞上连续增值,猪兔效力平行试验效果良好,但是细胞产毒不稳定。1982年11月我们又开展了初生犊宇睾丸细胞培养猪瘟弱毒的试验,通过2年研究,解决了影响毒价的关键问题。于1984年11月,转入中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猪的黄曲霉毒素(AFT)中毒病流行严重,猪摄取含黄曲霉毒素B_1(AFB_1)8000ppb的花生饼,即可中毒死亡。经实验证明:猪黄瞟病是AFT中毒所致。为探求猪的AFB_1的 安全剂量,特进行了本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方案 刚断奶杂交猪27头,先经一个月常规喂饲、去势、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然后称重编号随机分9组,每组3头。实验日粮配制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疫苗和猪丹毒 1a、2型氢氧化铝吸附甲醛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断奶仔猪 ,采用Dot PPA ELISA监测免疫猪血清抗体变化。结果 ,弱毒疫苗免疫后第 7d猪丹毒血清抗体效价开始升高 ,第 2~ 3周达最高值 ;灭活疫苗免疫后第 3~ 4周抗体效价达最高值 ,且灭活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三联疫苗免疫猪。免疫 6周后 ,用C4 30 0 4 (1a型 )、C4 3179(1b型 )和C4 3 12 (2型 ) 3株不同血清型的猪丹毒混合强毒同时对不同抗体效价的免疫猪和对照猪进行了皮肤内接种攻毒 ,并根据其皮肤和体温反应确定 1∶32为猪能抵抗混合强毒攻击的抗体保护效价。经对 4 4头 5 0~ 6 0日龄未免疫的断奶仔猪血清检测 ,其抗体效价在 1∶32以下的猪占88.36 % ,2 78头免疫猪血清的抗体效价在 1∶32或以上的猪占 92 .81%。表明Dot PPA ELISA适用于猪群猪丹毒的免疫监测和免疫力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750~1000个免疫量与乳兔苗4头剂(600个免疫量)进行免疫的猪只,接种后10个月攻猪瘟石门系强毒1ml均获得100%保护,试验表明两者是相关平行的。且在什邡全县19个乡使用9个批号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000个免疫量,免疫558487头猪,观察6~13个月肥育出栏,没有1头发生猪瘟。随机抽取免疫猪血清作IHA与SN,其抗体水平均达抵抗猪瘟强毒的滴度以上。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我们对中和抗体监测做了改进,采用混合血清测定猪瘟抗体,既省时省力,又扩大了监测面。 (一)材料 1.试验猪:选群众自养的免疫过2次的猪15头(分成3组),免疫过1次的猪5头为1组;另选群众自养的未免疫猪2头,作为对照组。试验猪均为50~80日龄的仔猪。 2.试验兔:为1.5~2公斤体温恒定的健康家兔。 3.猪瘟兔化弱毒:系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提供的猪瘟兔化弱毒单价苗,1984年6月5日出厂,批号为110-2,经兔传代复壮而得。使用前用敏感家兔测定其最小感染量(MID)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9— 10月 ,柳江某猪场发生以断乳仔猪急性死亡、体温升高、皮肤出血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死亡仔猪 12 6头 ,约占该批仔猪的 5 0 %。经了解发病情况 ,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原学检查 ,综合诊断为猪瘟病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有繁殖母猪 136头 ,哺乳仔猪采用高床网上培育 ,断乳后 ( 2 8— 35日龄 )移至地面平养 ,同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 2 0 0 0年 9月下旬 ,发现 1窝刚断乳仔猪中突然死亡 2头 ,同窝仔猪大部分体温为 40 .5—42 .0℃ ,少数腹泻 ,畜主随即将全窝仔猪扑杀…  相似文献   

13.
从用同一份组培细胞繁殖两种病毒的研究获得结果后,我们又对繁殖过猪瘟弱毒的原代仔猪肾细胞再繁殖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进行了研究。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在生产猪瘟弱毒疫苗多次收毒后的组培细胞上再生产NDV疫苗。NDV有无促进被猪瘟弱毒感染后的猪肾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  相似文献   

15.
原猪丹毒78—78弱毒菌株是1978年从猪体分离所得的自然弱毒菌株。1983年以前在实验室条件下,经小白鼠、家鸽与猪进行了安全性、免疫原性及稳定性等系列试验,其结果均较良好。因此,于1984年采用78—78弱毒菌株制成了冻干菌,在区内的五个猪丹毒疫场和山东德州地区农村,对3500余头猪进行了田间试验,经过近期安全性和7~8个月的有效期考查,各试验点猪群均未见异常表现,也未发生过猪丹毒病。1985年初,用本菌种在北京市生药厂进行了6批次冻干苗中间试产,春防期间在江苏南通,湖南长沙、龙山,四川江津、江油和北京市郊区作了38744头猪的区域试验,其结果:本苗在南通、长沙和江津对约克、长白及其杂种猪,以皮下或肌肉注射法分别接种998头、108头和470头,各出现反应107头、10头和13头;在龙山对15455头湘西黑猪、北京郊区423头长白、荣昌、内江及其杂种猪,菌苗注射后,未见异常表现,以菌苗混饲喂服法,在江津和江油给约克、长白及其杂种猪群9734头和11556头投喂后,均未见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6.
冻干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菌(毒)种和菌(疫)苗的生产实践。近年来随着兽医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口蹄疫各个品系的强毒株和弱毒株不断增加,为了使用冻干方法保存口蹄疫病毒和弱毒毒株,我们初步探索几种常用冻干赋形剂对口蹄疫A型兔化弱毒冻干性能的测定。由于某些条件限制,只进行了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1982年秋末发现了一次断奶仔猪的暴发性伪狂犬病,现将有关流行病学、临床、剖解及病原分离与鉴定等资料报道于后。 (一)流行概况 四川省某农场饲养的3头母猪及33头架子猪,饲养管理条件比较良好,每年定期对所有猪只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猪链球菌病预防注射两次。两头5岁母猪于1982年8月中旬产仔,共22头,断奶时存活16头。仔猪发育正常、体况中等、平均体重断奶时8~15公斤。10月23日突然死亡1头,同时发现有4头体温升高(41~41.4℃)及气喘,立即用大剂量青、链霉素按时治疗,其它猪只也用青、链霉素预防注射。10月24日对全群仔猪立即用猪瘟及猪丹毒二联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鉴于病猪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8.
1986年8月,作者应用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株苗,给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一次性接种,进行免疫效果的研究。共免疫接种19窝178头仔猪,隔3小时后让其吃初乳,再过6个月、12个月两期攻强毒,均获100%保护。 (一)材料与方法 1.疫苗:黑龙江兽医一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冻干苗。批号8642—1。 2.试验猪及免疫:由黑龙江省853农场种猪场提供新生仔猪(1986年8月17日~9月4日产)计19窝178头,于吃初乳前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弱毒苗1ml(每头份含150个免疫剂量)。同时用相同日龄非免疫仔猪13头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自从猪瘟兔化弱毒培育成功和推广以来,对我国猪瘟的防制工作发挥着积极的和有效的保证作用。鉴于它在猪体内产生免疫力快的优点,有些兽医人员在猪瘟疫区就地制苗使用的 实践观察中提出猪瘟兔化弱毒对已感染猪瘟的猪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我们曾对此问题进行了试验,探研此项“治疗作用”的机理,试验结果如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多年来有关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方法所取得的进展予以回顾。 (一)荧光抗体组织切片试验(FATST) 1963年Scair等首次用FATST诊断猪瘟取得了可喜结果。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可靠性作了证实。采取猪瘟早期病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结或晚期病猪的脾脏和肾脏等组织,作冰冻切片或组织印片,丙酮固定后用猪瘟荧光体染色检查,感染猪组织细胞呈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用这种方法对病猪的检出率为90%以上,实验感染猪瘟病毒(HCV)后2天,即可查到病毒荧光。其优点是准确、简便、快速,一般在2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但有人报道,猪接种猪瘟弱毒活疫苗后短时间内,苗毒荧光干扰对野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