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谷,张永利的名字就是特种蔬菜的代名词。1999年,他创办了北京华利丰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经营甜豆、荷兰豆等蔬菜的种植加工出口,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以及西欧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张永利不仅在全国拥  相似文献   

2.
3.
<正>过去的芹菜卖过6毛钱一斤,6块钱的没卖过。但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故事芹菜’就卖到了一斤6块钱,群众着实过了个好  相似文献   

4.
<正>在二师二十四团,有一大批头脑灵活,善于思考的职工,他们紧盯市场,敢闯敢干,通过发展养殖,搞三产服务,开辟出一条条创收之路……。吕伟胜:发“羊”财致富加工厂职工吕伟胜,这个曾经的困难户,如今靠养羊致了富,这几年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成了团里家喻户晓的“养殖能人”。2007年,吕伟胜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养羊,刚开始养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驴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驴肉肉质细腻、口感好、含脂率低、营养价值高,且驴皮是阿胶钙的上好原料,所以养驴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很大。农八师一四二团个体养殖户李光耀看准饲养毛  相似文献   

6.
7.
说起农五师九○团五连的方官碧,人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近几年来,她在2.3亩的黑土地上,凭她多年积累的经验,依靠科技巧用时间差,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善于动脑筋的方官碧每年开春先种植一批早熟西瓜,赶早市,能卖上好价钱,等西瓜拉秧后再种植大白菜、芹菜。方官碧严格按照管理规程,认真锄草、浇水,充分发挥在省道318线的优势,对来往车辆及周边的居民进行零卖和批发,她种植的大白菜、芹菜远销克拉玛依、奎屯等地。功夫不负有心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省桓仁县桓仁镇大甸子村,有一位依靠开发野生软枣子猕猴桃致富的典型——盖泽财。现年55岁的盖泽财,1977年从部队复员后在家乡的乡办企业工作。1986年他自己创建了一个皮鞋厂,干了6年,后来又养了3年猪,烧了几年的酒,但都没有找到一条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在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连"的十师一八五团一连,提起刚进连队位于"眼睛山"下的"小赵农家乐",许多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赵农家乐"的开办者是一连女职工赵丽,个头不高,会说精明,聪慧大方,是连队人乃至到连队旅游的游客对她的评价。开办农家乐前,赵丽一直在连队种地,虽说收入不是太高,但也混个  相似文献   

10.
张异  徐媛 《当代党员》2014,(10):43-43
2014年8月27日,黔江区大雨暂歇。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几名中年人正在发招工简童。 “我们从长寿过来,这次就是到你们这里招工的。”孙世勇大声喊道,“重钢三号高炉即将开工,需要大批工人,想找工作的赶快来看看啦!” 人群逐渐围拢,大家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卖菜     
华凯 《当代党员》2006,(12):23-23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我失了业,只好重新找工作,但找了半年没结果。工作这东西,好象一个调皮的孩子。总跟我捉迷藏。躲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我苦闷极了。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卖菜     
失铭 《廉政瞭望》2004,(6):51-51
我工作的那家公司倒闭半年了,我依然没找到工作,不是没公司愿意录用我,而是我原来那家公司月薪2000元,我要找一份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父亲得知我的想法,要我跟他去卖菜。  相似文献   

13.
母亲学卖菜     
《党建》2017,(9)
<正>勤劳的母亲,除了下地干活、操持家务,还在本村集市上卖了多年菜。母亲卖的菜,无论自产的还是批发的,无不梳理得干干净净,有的泥抖不净,就用清水一棵一棵洗。在母亲眼里,人格名声是人生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做任何事情,不仅要合理合法,还要尽善尽美。搞经营,做买卖,虽然为了挣钱,但一定要挣得干净,挣得正当,挣得问心无愧。母亲的淳朴和善良,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支持。每逢出摊卖菜,顾客总是络绎不绝。每每都是最早卖完,  相似文献   

14.
乔宁瑜从小就不能忍受脏乱,她把这种习惯带到了大学,不仅让宿舍里窗明几净,还有一手形象设计的"绝活"。有一次,她去另一个女生寝室帮助搭配衣服,上洗手间的时候,无意中看到门上画了一个心形。本来是代表浪漫温馨的心形,却被粗糙地画在卫生间门上,非常刺目扎眼。于是,她向一位室友要了一小块塑料纸,剪出几个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贴在卫生间门上,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下岗后,为了摆脱困境,石家庄的杨千惠参加培训成为一名月嫂。2004年,她创办了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亲情月嫂中心",2005年更名为"嫂子家园",并联合长安区妇联成立"育婴之家早教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6.
农五师八十八团农七连老职工牛新民老汉,虽然年近60岁了,凭借着多年养牛养羊“经”走上了富裕路。 近年来,八十八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工会牵头,鼓励职工发展庭院养殖业,走自营经济发家致富的道路。2000年,靠自己十几只羊,3头牛为家底,又借钱买回50只生产母羊,滚动发展。几年来羊群逐渐壮大,很快发展到200余只,牛也发展到近20头。现在他不仅还清了欠款,而且还盖起了四间大瓦房为两个儿子完了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望着又一辆装载80头猪的卡车驶出猪舍,鑫钰股份制养猪场的职工们心潮难平。想起2007年最初的生猪养殖,那天职工们把买来的猪戴上了大红花送进了圈舍。如今,猪场产值已经突破600万元,职均收入也增加了2.2万元。"综合厂工作季节性很强,很多时间职工闲置无所事事,职工收  相似文献   

18.
章建森 《党建文汇》2007,(10):34-34
大学生卖菜挣钱面对贫困 段军鹏父母是上世纪90年代进城的失地农民,家里除了段军鹏和他父母,还有一个今年上高二的妹妹。母亲为了照顾儿女,只在孩子假期的时候给人做做粉刷,挣点钱,全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父亲段权利在街头刻章、修表,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微薄收入。  相似文献   

19.
"你们夫妻俩是咋回事,这卖菜咋不吆喝呢?"肖跃平站在乔建新夫妻俩的摊位前观察半天后说。这对夫妻天刚亮就赶到插甸乡集市,可直到下午3点,才卖出10多公斤菜。夫妻俩有些为难地回答:"书记,我们以前没卖过东西,不知道咋吆喝,也不好意思喊。"原来,乔家今年在肖跃平的宣传动员下,头一次种了2亩大白菜,希望靠卖菜创收。如今白菜有收成了,夫妻俩却在卖菜上犯了难。"不吆喝,人家怎么知道你的菜好。""那喊些啥呢?"  相似文献   

20.
凌晨三点半,夜正酣,家家户户都还在香甜的睡梦中,而家住金凤区康平路银新康居苑的文武、王银霞夫妻俩已经起床了,开始忙活一天的生计。他们开着自家的皮卡车,早早赶往北环批发市场。"只有到得早,才能进到好的、新鲜的菜,才不会耽误早市",文武师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