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称及宗旨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ISEAS)]成立于1968年,是世界上著名的东南亚研究中心。该所的宗旨主要有两点:一是着力培养对东南亚有研究兴趣的学者,为他们提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2006,(4):19-19
东南亚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活跃。2006年一年中,有8人共10多次分别赴日本、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参加会议、讲学、研究和考察。包括:王士录研究员赴新加坡参加“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国际会议;刘稚研究员赴澳门参加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一国两制论坛”会议;朱振明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与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于1977年3月在新加坡联合召开一次有关跨国公司与东南亚的关系的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东南亚各国的企业家和高级政府官员,以及一些跨国公司的负责人。现将1978年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的《东盟与跨国公司》一书所辑录有关此次讨论会的二个材料译载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从1992年起每年出版《地区展望》 (RegionalOutlook),2005年初出版了《东南亚2005~2006年展望》(RegionalOutlook:SoutheastAsia2005~2006)。《地区展望》文章的作者为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等机构的知名学者、专家 ,得到该所的授权 ,从2005年起由广西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老师译成中文在本刊发表 ,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世界上和东南亚的一个独特国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对全世界国家,特别是对东盟国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了一种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意识.尽管回答调查的人对东盟作为-个区域性集团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新加坡视为基本上有别于东南亚,而不是属于东南亚的一部分.本文参照在其它4个东盟成员国进行的类似调查来研究从新加坡得出的调查结果.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独特意识归因于新加坡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民族特性作斗争和高于一切且关乎国家存亡的经济规律.这种独特性意识是对东盟一体化的挑战,这不仅关系到新加坡,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地区.  相似文献   

6.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校友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纳麒 《东南亚》2009,(1):1-2
“日照东方展宏图,春临南疆歌盛世”。正当全国人民关注的“两会”召开之际,更名改版后的《东南亚南亚研究》正式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向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东南亚南亚研究》的前身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东南亚》学术季刊。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是根据新加坡国会的一项法案子1968年5月建立的。它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东南部,是一个独立的地区性研究机构。 一、组织机构 该研究所的决策机构是由22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们分别由新加坡政府、国立大学、一些商会以及其他一些专门机构和民间机构推荐任命,研究所的日常工作则由一个10人执行委员会主持。所长兼任该执委会主席。此外,研究所还设有资金筹措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1982年还增设了一个地区咨询委员会,它主要由东盟国家的著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91,(4)
1月 陈吕范参加在广东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举行的中国南方五个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联席会议。 朱振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苏三国学者印支问题国际讨论会”。 6月 胡华生参加在广东汕头大学举行的“促进汕头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研讨会”。 7月 王文良参加广东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所庆及“华侨华人问题学术讨论会”。 朱振明参加在广西南宁举行的“越南问题讨论会”。 8月 何卫东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南亚学会第四届年会。”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8,(3)
在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中,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东南亚研究可以说是最为兴盛的,出现了“三多”的喜人景象,即研究机构多、研究人员多、研究成果多.仅在中国南方,就有五个较大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广州的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东南亚研究所.此外,在北京大学东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和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东南亚研究,也富有特色,蜚声国内外.国内专门研究东南亚的专家学者,可能不下300人,加上业余从事研究的,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文原载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一九八一年东南亚问题》一书,其中有些材料对研究柬埔寨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因原文较长,本刊将其节译稿按章节分期连载。  相似文献   

12.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我和东南亚研究所最早发生联系,是在20年前。那时,老所长是侯方岳先生,继之是邹启宇所长和陈吕范所长等,他们高瞻远瞩,为了团结有志之士,广泛开展对东南亚的研究,促进我国对东南亚研究水平的提高,他们毅然决定敞开藏书的大门,允许所外人士借阅东南亚研究所的中外文图书资料。于是,我去东南亚研究所借了两本有关东南亚的外文图书,这是我和东南亚研究所进行接触之始。以后历届所长也都继承了老所长们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优良传统。后来,随着联系的增多,我和东南亚研究所的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我受聘为社…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已20年,所属东南亚研究所成立也近20年。我首先向省社科院和东南亚研究所致以热烈的祝贺。1981年,由原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的南亚研究室和东南亚研究室合并组成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直属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是我国较早成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之一,先后拥有一批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近20年来,东南亚研究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水平较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为云南省和国内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材料。其中关于泰族旅源的历史研究成果,引起包括泰国王室和学者在内的国际泰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东南亚》1986,(3)
美国著名东南亚考古学家索尔海姆访问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美国著名东南亚考古学家、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及该校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威廉·索尔海姆于七月二十九日访问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并与该所研究人员就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学、人种学及泰国班清彩陶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谈。索尔海姆从事东南亚国家的考古工作近四十年,亲身参加过一些意义重大的史前遗址的发掘,并主编  相似文献   

15.
颜洁 《东南亚纵横》2009,(2):111-111
2009年2月17日上午,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在广西南宁联合举办"金融危机下的东南亚"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农立夫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张振江主持.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古小松研究员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在中国东南亚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本次讨论会作为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边境考察活动的第二个议程,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形势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所愿以此次学术讨论会为契机加强今后的学术合作.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各位专家学者就不同的问题和各自的研究旨趣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99,(3)
为庆祝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0周年,9月13日,我所召开学术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我所研究人员外,还有昆明地区从事东南亚问题研究的部分专家和学者。座谈会重点围绕21世纪的云南与东南亚研究进行了讨论。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蔡华研究员主持了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和学者们认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0年来,云南的东南亚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研究所在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家认为,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南亚地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战后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今年九月二日,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人类学及社会学系尼古拉斯·台普博士(NICUOLAS TAPP)应邀到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作了有关泰国北部苗族问题的学术报告。台普博士最近几年一直在泰北苗族地区作实地考察。 九月二十九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华莱士教授(W.V.WALLACE)访问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并同该所部分青年研究人员就苏联对东南亚、南亚、西南亚地  相似文献   

18.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当代东南亚丛书》,已陆续出版发行。该套丛书计划出版10本。到目前为止,丛书中的《当代越南》、《当代老挝》、《当代缅甸》、《当代泰国》、《当代柬埔寨》、《当代菲律宾》、《当代文莱》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剩下的《当代马来西亚》、《当代新加坡》,《当代印度尼西亚》也将在今年陆续与读者见面。 该套丛书由大批长期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专家学者参加编写。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陈吕(氵艹巳)研究员担任丛书编委会主编。丛书的出版,适应了我国,特别是大西南地区面向  相似文献   

19.
警惕莫斯科     
马来西亚对东南亚中立化概念的宣传,新加坡的反应是异乎寻常的冷淡。去年末,东南亚国家联盟五个成员国的代表曾在吉隆坡集会讨论这个问题,会后发表一个联合宣言,主张东南亚成为一个“和平、自由和中立的地区”,但是,新加坡外交部长对此只是说这是东南亚走向摆脱强权政治进程中的一个有希望的开端。新加坡认为,尽管中立化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而大国之卷入这个地区却是要在这个地区呆下来;因此东南亚各个小国所能做的只是力图使各大国的势力保持平衡,以便确保没有一个大国能在这一地区称霸。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制度变迁的动力除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股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力量之外,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及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变迁。本文探析经济全球化下东南亚国家经济制度改革与变迁的诱因,并以新加坡和菲律宾的贸易体制改革与变迁为研究案例,勾勒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变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