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这个概念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在形成“生产关系”概念时的过渡性用语。因此,人们在论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时,简单地对它作“生产关系”解。在一般的理论著作中,几乎没有它的踪影。本文主要依据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有关论述,分析“交往”及“交往形式”的涵义,说明交往概念不能等同于生产关系概念;它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有其独立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讨的重要范畴,其核心内容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的人的交往关系。物质交往包括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内容的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分工与协作关系和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生产。协作可被看作为生产方式的技术形式,商品生产则相应为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由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讨的"交往"范畴实际上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后来研究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念,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 ,从地区到世界的进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交往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以生产力发展为背景 ,以满足人各方面的需要为目的的交往史150多年前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表述 :“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生产的历史 ,又是交往的历史 ,首先是生产的历史。而生产的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交往与生产放在一起来考察 ,既明确了生产的决定性质 ,又突出了交往的地位和作用 ,并指出 :“……在整个历史发展过…  相似文献   

4.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交往”范畴的多义性,交往形式的多样性,表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的丰富性。本文主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理论的源泉、内涵以及其深层话语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尝试性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研习唯物史观的重要文本,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在文本中,马克思廓清了历史的现实根基,即现实的人在客观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感性存在,剖析了历史的存在状态,即以联系、发展、矛盾的形式呈现,论证了历史的理想模态,即无产阶级引领的,消灭了分工和阶级,生产力高度发达、交往普遍化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再度合作的结果,写于1845—1846年。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界一直知道这部巨著的存在,但它的命运却颇为奇特。该著的最重要的一章,即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章,直到1924年才第一次发表出来;而全部手稿的完整的评注本,迟至1932年才在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中面世。这部著作的出版,立即在西方理论界引起了震动,尽管其轰动的程度不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得那么强烈。也许是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两位作者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提到过这部著作,而且恩格斯在1888年已经发表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条提纲(这个提纲至少在原则上是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十分接近的)。如果说西方学者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更多地关注“异化”概念的话,那么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更加专注于“意识形态”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阿多诺(T.w,Adorno)和哈贝马斯(J.Habermas),特别地研究了意识形态问题,并提出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概念。由于这部著作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才得以发表,所以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哲学史家——如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未能读到它并留下有关的评论。而由于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占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所以确定其理论意义又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理解中“类”概念的抽象性,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并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人的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意识等五个方面对何谓“现实的个人”进行了规定,使这一概念获得了它的全部现实性,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谢文燕  谢勇 《传承》2013,(11):146-14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理解中“类”概念的抽象性,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并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人的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意识等五个方面对何谓“现实的个人”进行了规定,使这一概念获得了它的全部现实性,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文娟  刘虹 《传承》2011,(30):30-31
"交往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交往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揭示了交往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交往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以及交往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理论所做的深刻解读,无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刘维兰  黄明理 《求索》2011,(10):98-100
与费尔巴哈把历史看成是由人的直观互动组成的过程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解释为由劳动所生成的。在马克思的逻辑中,“劳动”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劳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般劳动,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雇佣劳动的不断推进,体现出其理论逻辑的深入过程,劳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不再是概念的抽象或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生发过程和现实批判过程。马克思对劳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探究人的生存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的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页)。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只有把它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找到其内部规律的最终依据。我认  相似文献   

13.
胡元志  陈双凤 《传承》2008,(10):40-41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中通过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了分工的有关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分工的社会性质及产生的结果,分工的消失等。本文通过这些思想的解读,进一步加深对分工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时期的主要文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为依据,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出发点是人类解放,而人类解放不仅指的是经济的解放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它天然地不可分割地包含着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历史客观必然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意蕴。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个出发点,才能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进步与以人为本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黄敏  金忠严  张春华 《前沿》2011,(1):60-64
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和经济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构成的客体向度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从初创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至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两个向度基本平衡的构局的努力中,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与客体向度相反,竭力彰显了相对失衡的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从巴黎公社时期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摆脱了前期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给予了主体向度以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地位的指证。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合力论,它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在主客体向度关系上的观点基本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平衡的历史发展观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从劳动自主化的视角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三重特性,这就是:完整的个人,活动的自觉性,真正个人的交往。在他们看来,“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被迫的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是劳  相似文献   

17.
孙厚权 《理论月刊》2003,4(7):29-3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论》三篇论著中阐述了相同的主题: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历史链接。《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了《提纲》中的思想,突出了生产实践,在《费尔巴哈论》恩格斯从发展过程和内容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哲学,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吴楠 《前沿》2010,(23):61-65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站在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对人与社会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从人的物质生产、人的个性、个人生活的偶然性及人的自主活动等方面规定人的本质;从社会的生产、社会历史发展的四因素、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市民社会的划分等方面来规定社会的本质;具体分析现代私有制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以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状况的不同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五种所有制时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之后,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对东方社会探讨,马克思又提出了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其早期提出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前后两种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形式所指的具体时期略有不同,但都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两种所有制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交相呼应,共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庞辉霞 《传承》2008,(4):28-29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确立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并对此前提和出发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构造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