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票据代理实质要件代理权的缺失或不完整构成了票据代理实质瑕疵,即广义上的票据无权代理。由于票据代理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代理的特殊性,民事代理上的相关规则不能在票据无权代理时简单套用,而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并没有提供足够细致明确的规则,导致了很多争议。本文着眼于票据代理制度的特殊性,对票据无权代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分配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曾大鹏 《法学》2023,(7):92-104
对票据无权代理与越权代理的规制,域外法主要存在二元模式和统一模式,而我国《票据法》第5条第2款采取新二元模式。但此三种规制模式均有一定的缺陷,相关学说调整亦有内在的逻辑障碍。在《民法典》视阈下,票据无权代理不应有狭义无权代理和越权代理之细分,宜将两者一体构造为票据表见代理,从新二元模式转型为新统一模式,由本人而非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票据表见代理的解释论仍须扎根票据行为的要式性、文义性、独立性和无因性等基本原理,故而票据表见代理所保护的第三人仅限于直接相对人,票据表见代理可类推适用于为组织的票据无权代行、票据无权代表,但不得适用于或类推适用于票据伪造。  相似文献   

3.
谢丹婕 《法制与社会》2010,(17):111-112
从广义上说,票据越权代理包括在票据无权代理中,是票据无权代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处理票据越权代理问题要比票据无权代理复杂得多,尤其是票据越权代理的责任归属问题。本文拟在比较分析关于票据越权代理责任归属的立法例及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票据法》中越权代理的责任归属的规定,提出对于我国票据越权代理责任归属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褚莹 《金陵法律评论》2006,11(2):146-149
盗用、滥用他人真实签章而为票据行为应该如何定性和分配责任归属,理论上和各国实务中都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分析此种行为的特殊性,比较依据票据无权代行和票据伪造两种方式分别处理此种行为结果的不同,在介绍外国相关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我国票据立法处理此类难题提出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5.
浅析票据无权代理法律规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代理衍生于民事代理,而票据无权代理正是代理制度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其所涉及的法律规则、法律适用等与民事无权代理制度又不尽相同,那么如何制定一套具有票据法特色的票据无权代理是我们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票据伪造的构成及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伪造是票据违法行为,其本质是欺诈行为。票据伪造往往引起多方面的法律后果,造成票据关系的混乱和当事人的损失,破坏交易秩序,票据伪造人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票据文义性原则,票据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一般的票据伪造行为构成民事侵权和破坏票据交易秩序行为,票据伪造人应分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权代理人签章的行为,应不属伪造票据之行为,无权代理人签章后骗取他人财物的,如果成立犯罪,并不构成票据诈骗罪,而有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或者其他相关犯罪。无权代行人签章一般情况下应构成票据伪造。如果行为人以此来骗取他人财物的,有可能构成伪造型票据诈骗罪或者冒用型票据诈骗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非法取得财物后据为己有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要么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要么构成侵占或贪污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代填人应构成盗窃罪。行为人非法补记空白支票骗取他人财物的,对于非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应区分情况分别构成票据诈骗罪或普通诈骗罪;对于票据权利的代填人而言,其不可能构成票据诈骗罪而可能成立普通诈骗罪。  相似文献   

8.
票据越权代理,是指代理人逾越代理权而为票据行为。从广义上说,它应包括在无权代理中,即票据越权代理乃票据无权代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处理票据无权代理的越权代理问题上,后者显然比前者复杂得多。为此,笔者拟从票据越权代理的构成要件与民法规定上的差异、实务中票据越权代理的表现形态及责任承担等方面对票据越权代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一、票据越权代理的构成要件根据各国票据立法和实践的有关规定,票据法中的越权代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只有依法构成的越权代理中的越权代理人才有义务承担票据责任和票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票据制度自身的特点和保护票据流通安全的立法主旨,票据法一般都规定了无权代理而以被代理人名义在票据上签名的人应自负票据上的责任。如统一汇票本票法第8条规定:任何人在汇票上签名代理他人而实无代理权者,即受拘束而成为汇票当事人。台湾票据法第10条规定:无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签名于票据者,应自负票据上责任。代理人逾越权限时,就其权限外部分亦应自负票据上责任。我国学者也多持这种观点。这种归责方法作一般性原则运用于票据行为的无权代理并无不妥,但在出现票据行为的表见代理场合,此固守无权代理人自负责任的归责原则,却有违票据法的主旨,于票据流通不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和票据法学研究中的有关理论,就有关票据代理的特点,以及无权代理、越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等票据代理关系中所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具体界定了票据代理与一般民事代理的不同,明确了无权代理与越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为求票据关系的稳定和对善意执票人的保护,就各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关系中本人和代理人对第三人的责任等问题,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票据的流通性是票据的杜心内容,我国票据法自颁布并实施以来,在规范票据的流通方面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票据流通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票据立法。  相似文献   

12.
The entrenchment of a bill of rights, and the consequent removalof the matters covered in the bill from the domain of the legislature,is commonly thought to constitute a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legislature to the courts. Yet the simple answer to this thoughtis that, strictly speaking, no such transfer takes place, forin acquiring power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 bill of rightsthe courts do not acquire the power to legislate that the billdenies to the legislature. The more complex response is thatwhat the courts acquire when a bill of rights is entrenchedis the power to set a constitutional agenda, a power that thelegislature may never have had and so has not necessarily lost,a power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which depends on the formand content of what is entrenched and the value and characterof the power it leaves in the hands of the legislature. In particular,the entrenchment of a project of governance (as typified bythe positive duties conven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and social right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power exercisedby courts that are not raised by the entrenchment of a projectof non-governance (as typified by the negative duties conventionallyassociated with civil and political liberties). Non-governancemay be objectionable, but not because the courts secure it.Governance, however, may be objectionable just because the courtssecure it.  相似文献   

13.
票据是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一种有价证券.在当今的票据交易中,几乎所有的票据都是由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来实行付款的.即持票人通常将票据交给往来银行(或称开户银行),接受委托的银行通过票据交换中心实现票据的支付结算.票据作为有价证券,具有提示和回收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14.
董翠香 《法学论坛》2012,(2):146-151
我国票据立法并未明确规定票据单纯交付的效力,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票据只能通过背书方式转让,不能以单纯交付方式转让。传统票据法理论同时认可票据背书与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世界各国和地区票据立法均认可票据单纯交付的效力,我国司法实践也普遍承认票据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我国《票据法》应当明确规定票据转让方式及空白票据转让方式,承认票据单纯交付转让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odel for protecting rights (referred to as the 'parliamentary rights' model) in Canada, New Zealan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This parliamentary model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ore traditional, judicial-centric, approach to rights protection in at least two ways. The first is that this parliamentary rights model incorporates the notion of legitimate political dissent from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of rights. The second way it challenges the court-centred model is by incorporating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proposed legislation from a rights perspective. Both of these features allow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broader range of perspectives on the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rights or the resolution of disagreements involving claims of rights than those arising from more judicial-centric bills of rights. The paper assesses whether this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rights protection satisfies those sceptics who doubt the virtue or prudence of conceiving of political disputes as legal rights claims for which the judiciary has the dominant role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涉嫌行、受贿犯罪的案件往往是只有"一对一"的口供,很难形成牢固的证据锁链.怎样克服,怎样解决,怎样找到突破口一直以来都是从事此项工作的检察官们所思考的问题.本文对行受贿犯罪中,最有影响的大额行受贿犯罪初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凭据的使用做了具体得分析.一、目前大额贿赂案件要加大初查的分量.二、企业和经营者作为大额贿赂的行为主体,他的行贿目的是为了自己或自己企业巨额贿赂投资的回报,行贿是其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步骤.三、揭露贿赂犯罪首先要了解行贿企业的经营活动,了解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初查阶段最秘密的方法可通过银行凭据.四、银行凭据怎样取得.五、银行凭据属于证据学里面的间接证据.可以丰富"一对一"大额贿赂案件的证据锁链.  相似文献   

17.
向在胜  王远翔 《时代法学》2005,3(1):105-110
目前国际国内立法已逐步承认电子技术在商事领域可以实现传统纸质媒介的相关功能 ,有的甚至直接规定“书面形式”包含“电子形式” ,但就提单立法而言 ,目前尚普遍要求提单应具备纸质形式。这使得提单的电子化只能另辟蹊径 ,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予以实施。不过各国立法逐步承认电子签名和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使得电子提单的法律效力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法律案的合宪性审查是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对法律案是否符合宪法进行的自我、事前控制形式,是我国合宪性审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存在根本性制度障碍的前提下,先行激活法律案的合宪性审查对于提升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水平,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立法法》设定的审议程序(包括“前置性”审议程序与正式审议程序)蕴含着对法律案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契机。立法机关可以根据我国宪法在内容构造上的特点,立足于本国立法的现实需要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合宪性审查经验,将合宪性审查的对象锁定在法律草案在内容上最有可能涉及违宪的某些具体事项上,如此才能提高审查效率;针对较为具体的审查事项,立法机关需要创造性运用“抽象公益条款的禁止”“平等原则的过滤”以及“比例原则的审视”等方法,有效地排除法律草案中的违宪情形,稳健地推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合宪性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荷兰法律及有关管辖权和民商事判决执行方面的两个主要公约 (EEX公约和 L ugano公约 )的介绍 ,结合大量的案例和欧共体法院对公约的解释 ,论述了欧洲法律下一个有效的标准格式中的管辖权条款所包含的条件及公约和各国国内法对当事人自由订立的标准格式中的管辖权条款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无单放货的理论与实践——兼论提单的物权性问题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论文总结了我国无单放货的司法实践 ,将某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即绝对侵权说 ,相对侵权说和违约说 ,或兼采侵权与违约说。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上阐述了承运人无单放货应定性为违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