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什么是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它包含一些什么内容?目前我国理论界的认识尚不一致。本文除了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外,并就杨文炬同志《事实上不平等是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三期)一文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列宁、斯大林提出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理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我国运用这一理论亦已逾三十年。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和阐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沿袭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最近几年,随着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我国理论界在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方面,提出不同见解。这犹如一股清风吹进了民族理论界,使这个理论领域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也出现了科学争鸣的新局面。不揣冒昧,本文就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谈一管之见,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弄清和阐明这个理论,澄清当前存在的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对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理论的提出及其背景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一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落后民族因为受到自身发展程度低所带来的种种限制,不能与先进民族同样享受到政治上、法律上所赋予的民族平等权利,造成了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然后斯大林作了补充和阐述。列宁提出  相似文献   

4.
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争论集中到一点,是绝对贫困化问题。在马克思关于贫困化问题论述的发展过程中,绝对贫困化范畴有着两层含义。 (一) 第一层含义,就是指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工人阶级处于一无所有的(绝对贫困)状态,这种状态不断深化的运动直接表现为工人对于资本的隶属关系不断加深的过程。马克思曾经多次明确地谈到“绝对贫困”的这一含义。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第二篇中,就已经争门论述了“在自由工人的概念里包含着赤贫”。他强调指出:“在自由工人的概念里已经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他是赤贫,潜在的赤贫。按照他的经济条件说,他不过是活的劳动能力而已,因而也有生活的需要。……他作为工人能够生活,仅仅是由于他拿自己的劳动能力去换取构成劳动的基金的那部分资本。这种交换本身是同那些对工人来说偶然的、对他的有机存存漠不相关的条件连结在一起的。因此工人是潜在的赤贫。”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赤贫”与他后来干1861年8月-1863年7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明确提到的“绝对的贫困”是同一含义。马克思在这部手稿的第一章《货币转化为资本》中明确谈到:“劳动能力表现为绝对的贫困,因为整个物质财高世界以及物质财富的一般形式即交换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和对待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在多民族国家内的深入发展和全面胜利,对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杨文炬同志针对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的不同看法,发表了《事实上不平等是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一文(载于《民族研究》1983年第8期,以下简称“阶段”论),提出深入研究和探讨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对于该文的基本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商榷,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民族问题?它的含意是什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确定民族问题理论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对做好民族工作,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愿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人们通常把民族问题理解成为在民族方面发生的问题,从这一概念出发认识和解释民族问题的含义,众说纷纭。国内外有关学者、专家和研究工作者中,对民族问题的含义一直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见诸报刊与广播的有关防右反“左”问题的文章,可以说为数可观。笔者在浏览与思考中渐渐感觉到,对“左”和右问题的理解,虽不能说众说纷纭,但确有不尽相同之处。 作为一个语词的本义或引申义也好,还是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也好,都应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左”与右两词也是一样。那么对当前的防右反“左”问题究竟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1)
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行了阐释。柯亨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将平等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构想尽管在实践上存在不足,而他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和工会发生演变后,在俄罗斯已经很少听到工会人士谈论工人参与生产管理和“经济民主”之类的问题。由于受某些西方工会势力的影响,在一段时期里许多俄罗斯工会领导人和研究人员曾经把社会主义时期工会关心企业生产和组织职工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与监督说成是不务正业,是工会官僚化和成为政党工具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他们抛弃了包括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一些原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思想,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兰西斯·培根最早提出来的,这种观点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定论。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实,这一思想的提出时间,至少可以溯源到公元前四百多年以前。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古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孙子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下面让我们就孙子其人及著作《孙子》(或称《孙子兵法)谈一谈这方面的认识,以求斧正。  相似文献   

11.
菲斯克电视的两种经济理论认为文化商品的流通要经过金融经济与文化经济两个环节。通过改造该理论,本文建立了山寨文化模式。将山寨经济分为山寨金融经济与山寨文化经济。前者可以为山寨产品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后者可以实现山寨消费者的文化价值。正是因为两种利益的满足使山寨文化得到流行。山寨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应该视具体情况,采取鼓励、包容、节制等不同的方式,使其"为我所用",达到与主流文化相得益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不仅面向问题的提出,还面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个人的机械总和,因此,社会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既不同于个人问题,也不等于个人问题的机械总和。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五四先贤对社会问题的性质存在观念分歧,但都反对偏废问题和主义,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吕忠堂 《民主》2004,(8):29-30
“进城!”这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正涌动着的一股热潮。失衡乃至失控的教师流动,是最严重的教育资源流失,对基础本就薄弱的农村教育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农村教育已被这股热潮卷入空前的危机状态。农村教育正经历着严峻考验,特别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恐怕就是用“生死抉择”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亦不为过。严重的后果逼使很多地方采取断然措施,堵、卡、压、逼,能用的手法几乎都用了,但农村教师“进城”之风却有增无减,日盛一日。只要能“进城”,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等专家认为,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引起人们不满或加剧社会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主要是待改革的体制性因素所致,是分配关系扭曲的重要表现。其中在非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5.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本文突出论述了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经济建设效应、精神文明建设效应。进而阐述新时期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首先应齐各方之合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延安精神教育。其次实现共产党党员大学生,需要主动迎接时代挑战,肩负起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艰若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一直得到宣传和坚持。但很多奋斗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这些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一经认真地提出采,要准确地回答似乎又很不容易。什么叫“艰苦奋斗”?一些成语词典解释为.“克服艰难困苦,顽强进行斗争。”“不怕限难困苦,进行英勇而顽强的斗争。”这些解释大同小异,均较通俗、易懂、正确。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定义就不够精确了。「艰难困老」的握法最迟较为笼统,恐怕空易被人误解为*饥赛双边」、*贫困交加」!。那么,就会合人认为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就不需要限警笛…  相似文献   

17.
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以侵占、盗窃、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在我国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有:(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2)侵犯的客体是全民、集体的财产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产.(3)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占、盗窃、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4)主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对四川民族地区既往发展过程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归纳。从“平等”和“可持续”两个视角切入分析,可以发现,过去以“收入平等”和“弱可持续性”理念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伦理困境与实践难题。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必须以“经济平等”与“强可持续性”为基础,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以制度调整与创新为重点,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毛志成 《民主》2007,(1):46-46
人在不患病时,很少去看看医院的“热闹”。一旦必须去医院看病时,才目睹了患者蜂拥在挂号室或排着长队的场面。大医院的百张千张病床都住满了,这时难免使人产生一种幻觉:好像整个世界、整个地球都病了。这时,若是有什么大人物或名人到此视察或看望,且又与患者交谈几句,说上一点宽慰之言,定会成为一道“生动的风景线”。遗憾的是,谁也没深想一个问题:世上怎么那么多病,而且与日俱增?近来我又发现,眼下比医院还“热闹”的地方是各级各地的“上访接待处”,鸣冤、鸣不平者大都成堆成串。恕我直言,有实效的微乎其微。此外还有法院各种厅的申请立…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理论研究和宣传中,我们经常告诫人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呢?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当前流行着一种“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既然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个问题都没弄清楚,又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呢?因此,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实有加以辩明的必要。本文不揣冒昧,拟对这个问题谈一管之见,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