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击犯罪是检察机关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主要手段。通过查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挖掉蛀虫,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保护和服务。但是,“打击”还不是“服务”的全部内涵。“服务”还应当包括结合办案在发案单位开展综合治理、完善管理、促进生产等方面的内容。认清和处理好这个关系,就是要在办案中把执法与扶企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克服那种认为检察机关就是单纯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和服务企  相似文献   

2.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再一种便是“精神贿赂”。留心观察,常见的精神贿赂大致有拍马屁、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几种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太守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璋钓鱼,半晌不见鱼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  相似文献   

3.
对我们的各项工作作一个真正意义的总结似乎是不可能的 ,也不到时候。但我们十分有必要陈述一些观点 ,题目不仿称作“腐败 :对法治国家和民主社会的挑战” ,或者更准确地说 ,是“双重挑战”。第一项挑战很显然 ,公众舆论也异常关注。大家都自发地认为 :今天 ,要催毁一个法治国家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腐败”。它对法治国家 ,或者更广义地说 ,对整个民主社会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并已撼动了支持我们这个社会的支柱———“三权分立”机制和人权。先说人权。瑞士最近出版了一本书 ,称腐败是“人权的反面。② 这一绝妙的称呼使我们联想起 1 489…  相似文献   

4.
试述掩饰、隐瞒出售毒品所得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活动在国际贩毒集团的走私贩毒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洗钱”,就是使毒品交易等牟取的“黑钱”通过金融中转等手段变成合法收入的活动.进行毒品犯罪活动,都是为了牟取巨额利润,如没有“洗钱”这个程序,贩毒集团就不能把走私贩毒的利润拿到手,其贩毒活动也就失去了作用.为了彻底剥夺犯罪分子的所有违法收益,打击“洗钱”活动,《联合国  相似文献   

5.
“高薪养廉”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所谓“高薪养廉”指的是对国家工作人员或业务人员实行高薪制来保证其廉洁奉公行为的反腐倡廉制度的理论或措施。目前,在我国的反腐败以及公务员制度的建构中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高薪养廉”的提出首先在于它是一种反腐败的方法或手段,即以“高薪”作为一种手段从而达到“养廉”的目的。作为一种反腐败的手段又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运用而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通过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报酬,充分利用物质报酬对公务人员的激励作用以吸引和留住大批优秀人才,这在现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达成共识。同时,高薪制带来了国家公…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讲服务就是“搞搞预防,讲讲课”。一些同志片面理解“服务”一词的涵义,一提“服务”就只想到了预防犯罪、法制教育等,不能完整把握高检院提出的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的“八字”指导思想。产生这一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在认识“服务”这个概念时,离开了检察职能这个根本点,脱离了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达的广东,被公安机关简称为“两抢”的“抢夺”和“抢劫”的事时有发生。为了遏止这种对公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形象影响都很大的犯罪,一些公安机关成立了打击“两抢”专业队。本文讲述的就是一支专业队的工作和生活故事,其中包含记者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合同是生产领域内商品交换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它一经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依法成立”表明,经济合同虽是双方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但只有符合法定有效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有效经济合同。否则,便失去法律效力,成为无效经济合同。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经济合同符合有效条件,受到国家的保护。但也有一些经济合同不符合有效条件,甚至被人利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对这类经济合同,如果不从法律上认定为无效,而听之任之,甚至加以保护,使当事人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其结  相似文献   

9.
三月的初春气息拂面之时,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次拉开序幕。每年三月召开的两会,使这个早春月份成了中国的“政治月”。不过,仅仅以“春天的故事”的视角理解两会似乎并不够,两会作为这个国家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实际上也在集中检验着国家民主制度能否有效实践、公正运行。  相似文献   

10.
清廉诗采撷     
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一些置身仕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书写了不少颁廉、倡廉、警世、明志的“清廉诗”。《题一钱太守庙》的讽贪诗 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操守清正,离任时,几位老人各赠银钱为他送行,刘宠只收每人一个大钱,出境即投入江中,从此得“一钱太守”的美称,该江因此得名“钱清江”。江边曾建有一钱太守庙。后人游此题诗赞颂刘宠的清廉,并讽刺以贪污受贿为能事的官吏。 刘宠英名举世传, 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路多能者, 也学先生拣大钱。 自居易的《三年为刺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中…  相似文献   

11.
“息讼”就是使将要发生的诉讼平息或是已经开始的诉讼尽快终结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于这个名词,现代人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我国古代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经常使用并为之津津乐道的一种方法。“息讼”之术源于我国古代的“无讼”思想,实际上是“无讼”思想在现实诉讼中的体现。因此,要想了解“息讼”之术,还要从“无讼”思想谈起。一“、无讼”思想一般认为“,无讼”的说法来源于孔子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主持审判的我和别人也差不多,但重要的是使诉讼不至于发生。这表明,在孔子的眼中,没有纷争、没有诉讼的…  相似文献   

12.
张宏羽 《检察风云》2022,(22):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司法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有效、最根本、最权威的手段。检察机关使命系身,重任在肩。虽然那一次采访已过去一段时间,但记者仍然记得,彼时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践行主动、精准、全程“三步服务法”,在一起案件中快速出击、提前介入,创下“两个工作日批捕”的“上海速度”,还顺藤摸瓜,一举摧毁制假售假窝点——区域内企业更加坚定了投资和发展信心,纷纷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时至今日,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级,全新打造出“贤知卫”专业化办案团队,一体化推进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任诚宇意识到反地域歧视有很多路径可走,除政府、媒体的两种反歧视路径外,法律也是反歧视的方法之一。“法律有警戒意义,也有教化功能。”他说:“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个官司明确地告诉公众,地域歧视就是违法。”  相似文献   

14.
罪状和罪名是法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目前在我国的法学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说法,似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一、什么是罪状?这个概念,目前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状态或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犯罪的情状的描述”;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罪行的名称和犯罪构成特征的叙述”;有的说:“罪状是对某种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状态”、“状况”、“情状”等概念来解释罪状,另一类是用“犯罪构成的特征”来解释罪状。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正确,前一种说法不那么明确,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15.
执法手记     
《法律与生活》2013,(2):43-43
如何对“潜规则”说“不”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分享两点思考。 第一,诉讼当事人对于律师在代理费之外提出的索要钱财的要求,务必留个心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检察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高检关于对青少年犯罪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最近,我们对100起情节较轻的未成年犯罪案件进行了剖析,并初步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对青少年犯罪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就是要对一些未成年犯罪情节较轻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刑罚以外的其他各项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使其成为新人的社会效果,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而这一系统工程体现在检察环节就是定罪不定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势剑金牌”元代作家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也称《切旦》),讲了一个奇女子的故事。潭州太守白士中娶了寡妇谭记儿为妻,而另外一个权豪势宦”杨衙内也早就看中了谭记儿,一心要夺取这个江南第一美女。于是杨衙内向皇帝诬告白士中,说他“贪花恋酒,不理公事”,糊涂皇帝立刻授予他“势剑金牌”,前往潭州“标取”白士中首级。朝廷里的朋友给白士中通风报信,可白士中一介书生,知道了也只会等死。而谭记儿却挺身而出。她化装成一个丑陋渔妇,到望江亭等候。趁着杨衙内在望江亭中秋赏月,她卖鱼劝酒,把杨衙内灌了个不省人事,乘机窃得势…  相似文献   

18.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以“权利”为立足点的关怀和保护是人类特有的道德法则 ,也是实践中制度理性之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对于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权利视角和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理论的基础等三个问题的分析 ,认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应该通过权利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基础就是实质平等理论。这种理论昭示着人权范围的扩大及国家义务的扩大 ,从而给予了社会弱势群体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唐代对于民间复仇,仍然承继着传统法律中对此问题的两难处境。从实质上而言,复仇问题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礼”与“法”之间的冲突。“礼”与“法”是中国古代治国的两种手段,帝王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礼与法的和谐,可是礼与法毕竟不是同一范畴的事物,两者在具体个案中导致  相似文献   

20.
商业秘密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手段,主要集中在民事和行政手段上,而刑事手段作为“最后的防线”,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本文通过对域外主要国家侵犯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比较,发现其共同和相异之处,以探讨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