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美利 《世纪桥》2012,(11):146-146
民主精神在在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动当代中国经济文化转型;增强民主意识,推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法治思想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有机的统一体,健全和完善法制是发扬民主的基础,同时民主的发展又促进法制的完备.邓小平同志的依法治国理论,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变革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公共生活秩序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四民主精神对中国文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造国民主奴根性,塑造中国文化转型的主体: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明确中国文化转型的民主化方向;引入优秀的国外文化,提供中国文化转型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五四民主精神对中国文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造国民主奴根性,塑造中国文化转型的主体;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明确中国文化转型的民主化方向;引入优秀的国外文化,提供中国文化转型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结构变迁、公民法律精神和独立、自由、平等意识的培育、政治文化改造是一个过程,应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毛泽东思想在革命精神上的最初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毛泽东思想在革命精神上的最初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以权威主义为特点,并对当代中国民主之特色构成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它区别于建立在西方公民文化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西方民主理论体系的话语转向,协商民主理论悄然在中国兴起,面对舶来的新兴话语,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可适性与中国化问题凸显.文章从公民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协商文化的发育与成长对于协商民主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协商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提升.在分析协商文化的内涵取向与形态特征基础上,发掘了中国式协商文化的历史资源与当代基础,指出中国式协商民主成长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商文化的培育,使协商民主生活化、习惯化.  相似文献   

10.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意识内化和行为深化,对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清松 《学习月刊》2011,(22):20-21
如何面对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现实,正视全球文化冲突,立足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科学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应有效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价值,这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精神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科学精神的融入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融入是民族精神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精神的融入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国当代将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如下的根据和条件: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其融入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将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还需要有如下的保障措施:充分认识科学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之深入广大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科学精神弘扬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欧陆政治文明形成的历史长河中,民法传统以及附之于上的民法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法精神培育了政治文明所需要的土壤并且为其提供了运行的外部环境,由此推动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形成和进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核心是政治的法治化,而我国法治建设的中心是民法制度和民法文化的建设,尤以民法精神的建设更为艰巨,应着力培育民法精神,使民法文化成为最广泛的社会文化,形成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土壤。正在制定的中国民法典正是承担这一使命并成为传播和弘扬民法精神的制度载体。  相似文献   

14.
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是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也是党奋发有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阶段。党对"民主"原则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倡导和实践,采取一系列举措: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人民呼声,发扬民主,创新政权形式,创新选举与监督,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廉洁政府。回顾党在这一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挖掘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立新 《求实》2006,3(Z1):249-25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推动民  相似文献   

16.
杨娜 《党史文苑》2011,(18):71-73
"红歌"是中国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真实写照。从本质上讲,"红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寄托革命信念,培育核心价值观,提高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国家的基本因子,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是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性内在规定。中国农民作为国家共同体的重要构成要素,农民获得平等公民权利和养成基本公民精神是民主国家建构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国农民不仅因国家的"政治屏蔽"面临着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性消解,而且也因农民公民意识的薄弱,农民身份面临着"自我锁定",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民公民身份缺失的两大根源。我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其首要表现为农民的"公民化",即"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既需要农民公民精神的养成教育,也需要农民公民资格的国家认可和承认。中国农民现代公民身份的建构与重塑是保障农民权利、推动乡村治理、巩固民主基础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平飞 《党史文苑》2010,(5):51-53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现充分反映了军人与党、人民、国家、职业、自我的关系,突显了军人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精神价值.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立足时代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共产党文化传统、人民军队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代表了当代军队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充分认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素和传统基因,紧扣精神涵养、传统熏陶、行为锤炼三个方面积极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现,必将有效推动当代军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了军人与党、人民、国家、职业、自我的关系,突显了军人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精神价值。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立足时代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共产党文化传统、人民军队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代表了当代军队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充分认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素和传统基因,紧扣精神涵养、传统熏陶、行为锤炼三个方面积极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必将有效推动当代军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立洲 《求实》2012,(4):34-37
当代社会,由于技术理性与经济理性的极度膨胀,伴随着物质富足的是人们精神的贫乏与衰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其实质是文化裂变和转型中的一种文化价值冲突。提升中国人的人文自觉,通过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实践,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转型,就会把信仰危机变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