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应对耕地碎片化、空间无序化、土地低效化、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手段,然对其因由缘起、内涵意蕴、风险价值尚无明确界定。为有效指导实践,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线性轨迹、理论要义和实践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治理活动历经“元点式”土地整理、平面“工程式”土地整治以及立体“事业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其内容包含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系统性是其时代要求,全域性和综合性是其内涵表征;从价值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面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内生整合,潜在风险在于指标财政、精英俘获与上楼致负。为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价值,需要在实践中改革财税制度,党建引领村民自组织建设,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2008,(4):F0002-F0002
从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培育了延安精神、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觎放战争的胜利,因此,延安又被人们称为“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双拥”模范城和闻名全国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这块红色土地。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这是张闻天在 1946年 11月初在东北大学演讲时开门见山谈到的第一个问题。而要真正解决农民问题,就是分配土地给农民,使他们彻底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束缚,挖断穷根。基于这样的认识,张闻天始终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 坚持“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在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使土地的所有者和劳动者相脱离,极少数的地主垄断了土地所有权,绝大多数的农民只能从地主手里租地耕种,靠当牛做马出卖劳动力勉强为生。没有土地,是农民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土地所有权是农民的共同理想。因此,一代代…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土地     
土地与农民———一对天然的结合体。在中国过往的历朝历代,有多少侯王将相为了争夺地盘而挑起事端,燃起战火,又有多少农民们为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揭竿而起、浴血沙场但终究毫无所获。时代在更新,历史在前进。今天,农民们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是欢欣鼓舞,还是无动于衷,甚而是忍辱负重?其间酸甜苦辣,惟有农民们自己明白。土地:农民手中的一块“鸡肋”当年土地改革时,农民们跪在刚分到的土地上捧起一把土激动得热泪盈眶,如今这种令人感动的镜头已不多见。相反,土地在不少地方却成了农民们的包袱和累赘。在华东某镇,2002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绝大多数,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土地的地主阶级占有制既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也是阻碍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解决农民问题,推动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必须变革土地制度。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一)从社会公有到耕地农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土地政策是“社会公有”,这在“一大”通过的党纲中有明确规定。1922年6月1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了“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的主张,但随后召开的“二大”却没有提出土地问题。1923年6月,…  相似文献   

6.
新一届领导人说中国要在2049年成为世界繁荣、富强、民主的国家,我的理解就是让中国成为“美丽中国”、“富裕中国”、“健康中国”,“平等中国”、“自由中国”、“民主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与这六个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围绕着这六个方面.来看看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邱敦红 《学习导报》2012,(12):20-2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制度,是构成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本要素,对农业社会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土地问题始终与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是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和农民革命的关键问题。所以“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尽管在中国断断续续地喊了几千年,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道“千年难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更替;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是国民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因此解决土地问题,成为中国历代政权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长期以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动了多次土地革命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地利共享”原则既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土地增值利益本身的公共属性所规定的。随着城市化扩张,我国形成了一套由政府统筹进行土地供给、土地出让、土地利益管理的土地开发模式。在土地利益分配实践中,政府遵循“地利共享”原则,在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之间达成了一种是利益平衡的再分配机制。实践证明,“地利共享”并非停留于抽象的地利分配制度层面,而在实践中形塑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实现路径:政府通过土地财政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土地的城镇化;通过利益再分配为失地农民提供制度性保障,加速了农民的城镇化;也为村级组织提供集体经济来源,促进了村庄的城镇化,适应了当前我国半城市化阶段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周旭 《新湘评论》2006,(9):51-51
“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红色文化”及非物质“红色文化”。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创造出来或所使用的器物,如遵义会议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非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指导人们互动与解决困难的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如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等。  相似文献   

11.
500亩无公害辣椒整地待栽、7000亩生态茶园春潮涌动……葳蕤五月,70年前红六军将士壮怀激烈的“甘溪战役”革命老区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只争朝夕攻坚扶贫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2.
土地,人类生长繁衍之所.安身立命之本,人的命运,从来就与脚下的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而土地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则重构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人和地.从内到外.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礼。众多的希望与懂憬,惊喜与焦灼,收获与失落.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轰轰烈烈的上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涌现了一批在海内外都有很高知名度的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就是其中之一。由南向北流淌的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向东拓去,在明永乐年间形成的一块突出的冲积滩地,这滩地原本没有名称,后因明代翰林院学士、杰出的藏书家陆深在此建造“后乐园”定居,而得陆家嘴之名。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8,(12):55-55
小槽在2008年第42期的《嘹望》上撰文指出:中国要完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土地对农民在事实上长期起着生存保障、社会保障的作用。城里打工的农民就业困难还可以回到农村去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如果农民手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长期转包甚至“买卖”了,他们又无法享受城镇低保制度,就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陈龙江 《党建》2023,(7):52-54
<正>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是诗人郭小川在《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写下的诗句。正如诗中所言,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肥沃丰饶,沉睡了千万年却无人踏足,成为世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从1947年起,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这片土地终于打破沉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心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理想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6.
王梦悦 《党课》2012,(7):122-123
有人称他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他的个人经历一直为海内外传媒所关注。曾有媒体称其为“御医”,因为他曾是周恩来总理医疗小组的组长,曾主持、参与过许多位中国领导人的医疗会诊。还有媒体说他是中国“医务外交”的专家,因为他曾被派往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为其元首治疗……他就是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吴阶平。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改革:征地规范化、产权多元化、承包永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历来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传统农业时代,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用现代经济眼光来看,土地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能保值增值的经济资源;也是一种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资源。人类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的功能和价值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要实现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实现土地的价值。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土制度进行创新。土地制度是生产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没有一个土地制度是永…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明确指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为迈向对世纪的土地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期,整个土地管理工作必须以这一重要指示为指针,认真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平面推进土地管理方式、土地使用方式的改革,建立土地管理新体制,为促进找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贞献。一、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战略任务和奋刻斗目标。今…  相似文献   

19.
《广东党史》2009,(2):59-59
深圳是广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圳不仅经历了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是一座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全市1952.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莲花山邓小平铜像”等数十处红色史迹。展示深圳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人文特质和文化品位,让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深圳“拓荒牛”的创业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们党自改革以来在农村的一贯政策,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到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到近期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