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醉金迷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一丝让人欣慰的曙光和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东东.现在发生的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让我常常捧腹大笑.听起来不可思议是吗?嗯,就在几周前一个周六的晚上,好像就是冰岛破产后没几天,我们懒洋洋地躺在客厅里读着报纸和做一些其他愉快(而且便宜)的家庭活动,就在这时我顺手翻开了一本圣诞前促销的产品目录.  相似文献   

2.
随风而去     
现在当成经典电影的好莱坞影片《乱世佳人》,是根据一本中文译为《飘》的美国小说改编的。我也不去查那英文原名了,只说这部影片是我大约十岁时跟父母在重庆看的,在电影院,我父亲对母亲用英语说了它的原名,解释道:“它的意思是‘随风而去’。”不知为何,“随风而去”四个字从此深深印入我脑中,直至今天,直到将来,随我一生。1968年我第二次劳改释放到农场就业,世道很乱,也不知向谁请假,自己偷跑回北京看望母亲。母子俩相见泪洒衣襟,但还没互相叙述完离别十年中各自的遭遇感慨,没几天,说是西单商场发生了爆炸,我就被“小脚侦缉队”抓走,又押送…  相似文献   

3.
我对申沛农先生的记忆,几乎是从北京晚报创刊时就开始的。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了。没几天,报上就出现用申沛农剪纸做的小题花。这在当年也是新鲜事物。特别是那个邮票般大小的剪纸题花很耐看。既有农村窗花的特色,又有时事元素,和文章配合紧密。  相似文献   

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7,(3)
加号有一个家庭,这家的孩子的数学一直不好,父母给他换了不少学校。最后,父母给孩子换了一个教堂小学,这个孩子的数学就名列前茅了。父母很奇怪,就问:“是不是老师教的好?”孩子说:“不是。”父母又问:“是不是教材不一样?”孩子说:“不是。”父母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我一进教室,我就知道这  相似文献   

5.
流泪的手机     
那年,我18岁,刚从一所农村高中考上大学。我是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偏僻的山村走出的"凤凰男",曾一度让我的父母十里八乡风光无限。可昂贵的学费也着实让原本就家徒四壁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2009,(9)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相似文献   

7.
肖峰 《新青年》2007,(8):42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我曾经是一个对自己极不自信的女孩,从小被父母过分的溺爱着,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别人对自己好也是理所应该的,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长此以往,性格越来越任性,和身边的人也越采越处不好。我也越来越怀疑,找了很多客观原因出来,也许是看不到自身不足的缘故,总把责任归咎于父母,总是觉得是父母给予的还不够,于是对父母很贪婪,自己就越来越堕落,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总觉得父母要给自己最多的,父母是最强的自己才是最强的,殊不知父母也有做不到或者失败的时候。现在搞得我很难受,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荒诞,但是又很难正常的生活,很难不去想这个问题,好象有种越走越远偏离轨道的感觉。老师,我该怎么办啊?我知道我该及时醒悟,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你要帮帮我……  相似文献   

8.
安居之梦     
李广宇 《新青年》2004,(11):12-13
过 了劳动节就盼着国庆节!过了国庆 节就又开始商议春节如何过!退休之后! 我的父母在家的日子清淡得很!盼 望的就是儿女能够常常回家!团聚 但我 们仍然极少回家!忙也许只是借口!更多的是因为父母住的房子太小!几乎容不下 一大家子人围桌而坐" 我的父母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母亲是 大连人!父亲的老家却在长春!当年父亲 毕业后最终选择了与母亲一起到大连!在 工厂的子弟中学里做教师!这样的选择显 示了父亲作为男人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9.
哥俩儿     
岳东 《新青年》2006,(12):17
暑假剩下没几天了,二林却还没有返校的意思,大林知道二林的心事,为这事,哥俩儿也唠了不止一次两次,争执了不止一次两次,总是没有结果.大林沉默了半天,说:"要不我把韩叔找来吧,让他给主持一下."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4,(3)
细雨:我叫阿艳,今年19岁。我的父母都说我是一个倔强的女孩,认准一个死理,就一直走下去,从不回头。家里人和朋友劝过我许多次,说我人太倔强了以后必定要吃大亏,但我从来都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前几天,我和母亲因为买手机的事生气了。我想买贵一点儿的,而母亲的意思是让我买最便宜的,我就哭了起来。我和母亲吵了架,谁也不理谁,第二天我在家睡了一天,第三天我就去上班了。  相似文献   

11.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男孩,从初中开始了手淫,每次都伴随和异性在一起的幻想。因此本来可以考入重点高中的我,是父母砸锅卖铁让我上了自费高中。我怕将来会影响生育能力,我感到非常自卑,和同龄人相比我是多么可耻下流!看到了您的书,解除了手淫给我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但是我还有更大的困惑。从初二开始,我就对那些很有风度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有一种特殊的迷恋和爱慕。每次看到那些有风度有才能的中年男教师,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特别对校长,不论是工作作风方面还是平和待人方面,更有一种特殊的爱慕,以至于我恨不得做他儿子。我长期做着这样的梦,就连晚上睡觉白天上课,脑子里都在幻想着他如何与我赤身裸体的接触……进入高中后,我又看到了如同初中校长那样的中年男教师,又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脑子里又会出现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恶心的幻想。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了那些40岁以上的有风度的男子,同样会那样幻想。这样奇怪的心态影响着我的学习,让我压力很大。我知道世人会认为我是同性恋,更何况我是那样特殊,也许世上找不出第二个我这样的怪病了。我真想改掉这个毛病,鼓足了勇气向您诉说困扰我多年的心痛,求您把我从“死水”中解救出来!苦恼的男孩吕和有  相似文献   

12.
修女芙蓉     
玮东 《新青年》2007,(1):39
M:你好! 我在国内的时候,刚刚听说网上新秀芙蓉姐姐横空出世,没想到,回到悉尼没几天芙蓉姐姐的消息就追到了悉尼,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ABC在7月26日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芙蓉姐姐终于冲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3.
细雨 《新青年》2002,(10):42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个刚满19周岁的女孩,文化程度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但是,我在信里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我真心希望您能把我的信刊登出来,让天下的父母倾听一个农村女孩子的心声。我生活在肇东市附近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我的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脾气暴躁,经常吵架,他们把打骂孩子当成家常便饭。我和弟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性格都非常内向。妈妈常常打骂我,说我不懂事,没大没小。从去年开始妈妈嫌我在家烦,给我张罗找婆家。  相似文献   

14.
我到英国没几天,就赶上了一年一度的全英学联换届选举。那天是个周末,平常比较安静的“51号”,一下子热门了起来。前一天晚上已经有一些从苏格兰等地远道而来的会议代表和全英学联干部,住进了“51号”。一大早,他们就忙着悬挂会标,摆放桌椅,安装扩音设备,布置会场。  相似文献   

15.
玮东 《新青年》2005,(1):28-29
父母从国内来探亲,谈起了一些国内朋友的现状,父母朋友的儿子结婚,他们应邀参加婚礼。在新房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宽敞明亮,更看到了豪华装修和摆设在柜橱上各种各样的精美玉器。眼前的一切,让父母觉得自己拿的随礼钱,在这里根本就不会被看在眼里。往日的友情,也仿佛被这珠光宝气分开在两个世界里了。父母的感慨让我想了很多,什么是家呢?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汉代名将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那么,在当今这个商品社会里,在没有匈奴可灭的和平年代,我们何以为家呢?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曾写过一篇关于国内知识分子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一…  相似文献   

16.
我是位22岁的年轻女性。父亲43岁那年生的我,因此我从小很受父亲的宠爱。我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位妻子。由于种种原因,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和睦。从自己记事时起,父母就经常吵架。父亲在我11岁时查出了胃癌,做了手  相似文献   

17.
我读"高四"     
落榜生赵志对我吐露了这样一段苦衷——6月,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我没能够上本科分数线。学校“一模”(高考第一次模拟测验“)二模”的时候,我还是老师的品牌,父母的光荣。这场12年寒窗的决赛,我深知它的重要。我不仅为自己在考,也为父母为老师为学校在考。一个月前,亲友的祝愿和嘱咐就八方飞来。临考,父母第一次到现场接送,班主任再三叮咛一定要放松。谁知这些增援和打气,最后都变质为魔妖和绊脚石。我兵败6月,上高价民办学校又苦于没钱,也于心不甘,我决心再搏,8月,报名上了这所高中补习学校,读“高四”。这是一所在非常时期实施非常做法…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篇章     
"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这时是凌晨两点,我透过薄薄的墙壁听见睡在我隔壁的父母在说话.他们的对话是那么甜蜜,那么让人感动,同时也让我感到有些吃惊.  相似文献   

19.
咨询来信中,一个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马老师:我是个17岁的女生。从上小学开始似乎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这些都是因为我的家庭,我家里生活很贫困。父亲母亲对我很苛刻,甚至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的,让我像个小老太婆。于是,我总是祈祷老天让我快死,要不让父母死。自己长大了,对父母的恨更增加了。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自杀,他们太可恶了,早晚有一天我会弄死他们,然后花掉家里所有的钱,玩个痛快再自杀。当然我不会这样做。到了中学,爸爸还是经常骂我,妈妈也不说话。在他们的管教下,我不敢和同学玩。有一次我考试得了…  相似文献   

20.
马老师:你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收看我的信,谢谢。我今年20岁,在一个私营企业上班,是个善良、重感情的女孩,但又是个内向、自卑的女孩。我不会和人打交道,以至家人和朋友对我的评价是: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交往。从小父母就经常说,我什么都不行,没人喜欢我。父母总是这么说,我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了。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