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多莉"羊诞生已来,克隆技术发展更为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担忧如果克隆技术应用在人类身上,会带来社会关系的错乱,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也都对克隆人研究这一技术持反对的态度。尽管如此,仍有国家不反对克隆人研究以及治疗性克隆研究,克隆人仍然会有其产生的各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将对克隆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进行探讨研究,并对因克隆人的诞生及由此引发的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提出一些立法上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5,23(3):35-38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克隆技术是否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人 类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等问题,现在许多国家都把此类技术排除在专利保护之外。但是,人 类克隆技术不等于克隆人的技术,克隆也不等同于生殖性克隆,不加区分地禁止人类克隆技术是不利于克隆技术 发展的。况且,本质上来说反对克隆人不是专利法的任务。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关于禁止生殖性克隆的法律,而对 于其他的人类克隆技术则可以毫无阻碍地获得专利保护,这样既可以保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又可以推动克隆技 术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克隆人是现代生命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一个挑战。从技术应用的目的上看,克隆可以被划分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在有关克隆人是否具有犯罪性以及刑法应否禁止克隆人的问题上,存在着"肯定论"与"否定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站在刑法的视域下,生殖性克隆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治疗性克隆人的行为,它无法摆脱伦理上的非难性,已经超出了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其本质是一种反社会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刑法应当将其入罪化,并配设适宜的刑事责任。当前我国现行立法中已经对生殖性克隆人作出了明令禁止,但却未就从事生殖性克隆人研究的刑事责任作出任何规定,也未出台有关克隆技术规范的专门立法。为此,需要制定一部《克隆技术管理法》,并修改现行刑法的规定,增设"非法从事生殖性人体克隆研究罪"。  相似文献   

4.
郭萍 《法学杂志》2016,(8):48-54
兼具运输与旅游双重属性的邮轮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有可观愿景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律机制不完善的挑战.我国现有相关法律规范较为单一,没有针对该产业发展的专门法律规定,导致邮轮产业由于制度不完善而在市场准入、邮轮制造业、邮轮服务业、邮轮运输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产业定性不清、制造业技术和融资困境、邮轮服务业的政策机制壁垒、邮轮税收负担和不合理的行政收费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桎梏.当前邮轮产业发展,除了相关技术、政策以及对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之外,亟需完善邮轮产业立法,通过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等多头并进方式规范和促进邮轮产业的发展,并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田甜 《法制与社会》2011,(13):97-98
节能服务产业是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合同能源管理为其核心机制。我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引入该机制,然而,一直都没有形成完备的节能服务产业和节能服务大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节能服务相关法律与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对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的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法律与政策进行研究,可以推动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初,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野生生物物种繁杂性以及物种安全的保护日益增加。大陆存留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日益增加,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关于生物物种特别是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性法律出台,虽然各自然保护区均有一定的政策制度,但全国面上法律框架的欠缺,给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所以着实应当从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方面对其加以探讨研究,以促进相应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及完善。做到在保护我国等野生生物物种资源领域,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聚焦在文化创意产业之上,各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在世界舞台上遍地开花.然而,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并没有完善、统一的规定,这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并且,目前已经出台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建立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法律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基因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组图公布于世后,在医学、法学、生命伦理等方面对全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有关基因医学、法律及伦理问题的研究也随之而来。现代人体克隆、器官移植等不仅对传统物的存在形式提出了挑战,而且提出了如何认定人类基因法律地位的问题。本文在对基因的性质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基因在法律上具有两方面的权利,即财产性权利和非财产性权利。因此,提出构建一个以优先开发权为基础的全新的调整机制以促进基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克隆技术即是其集中表现之一。以世界各国关于克隆技术的立法实践及理论分歧为出发点,从宪法、刑法、民法等角度剖析克隆技术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陶 《科技与法律》2015,(2):322-338
3D打印技术作为工业4.0中实现"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的方式,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德国政府应对3D打印技术发展所制订的科技政策和法律政策的分析,欲促进我国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提升我国3D打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通过制定和完善与3D打印有关的科技政策,引导科研资源和资本向3D打印产业分流;其次,应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的解释、归纳和演绎,寻求应对3D打印技术发展的法律适用的空间;此外,在政策的制定与法律适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3D打印技术保护标准和创新发展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