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志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自利性、科层制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通道不畅以及信息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应通过不同方式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
对权力监督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红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3(1):33-37,55
无论是原始社会后期的"公共权力",还是由此演变而来的阶级社会里君主的"私人权力"或统治阶级内部的"公共权力",以及大多数较为复杂的社会其他权力,都以委托代理的方式运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权力活动演进的必然结果.权力委托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就必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和控制,使权力始终有德才信用较好的代理者和合理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从而达成权力活动的目的,这也是实现"人事相宜"与"权事相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何建章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10-112
行政机关与相对人所拥有的行政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这就成为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个很大问题。行政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本应被社会所共享,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的经济人特性和公共物品搭便车困境等因素的存在,行政信息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对称现象。电子政务的倡导和发展,是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乔立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77-77
信息不对称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正深深影响市场经济的每一个方面.本文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串通招投标、资格预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指出消除建筑工程招授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肖飞飞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15(4):12-14
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的相对分开,使得政策制定权与政策执行权产生分离,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通过对政策执行者的监督、激励以及对败德行为的惩罚。可以有效地治理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防止政策执行失败。 相似文献
6.
作为常态化的信息监督方式,暗访督查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纵向府际治理中。从纵向府际信息互动的视角看,暗访督查的启动原因在于缓解纵向府际“督查—迎检”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适用的信息场域体现出下级治理信息的模糊度较高、上级获取治理信息的需求强烈与各类信息工具的种类多元等特征。暗访督查的运行流程体现为机制运行前对督查信号的模糊化处理、机制运行中对各类信息获取方式的应用以及机制运行后对政策纠偏信息的反馈。目前督查实践中频繁出现的“暗访失灵”现象则根源于下级政府信息反监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无论是非正式信息网络的运作,还是上级在场域内信息采集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均会影响暗访督查的实际运行效能。走出“暗访失灵”困境的突破口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新近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模型 ,不仅对长期困扰我们的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做出了阐释 ,而且对于公共管理变革提供重要的途径 ,本文就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两个原理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启示做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政务舆情回应中政府与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已是学界共识,但其成因和作用机理却少有人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探究与现实中的全面考察。委托—代理关系框架下的传统研究范式使现有研究局限于传者本位的政府单一主体论视角,而结合信息论中关于信息传递环节与干扰的基本观点,可以发现政务舆情回应中存在内生性、自然性和主观性信息不对称的逐节递长问题及其作用于政务舆情演化的信息——情绪逻辑。从信息不对称治理的角度反观我国政务舆情回应改革,当前的法治路径有其局限性,在合乎规范的社会规制之外更需进行合乎规律的舆情信息治理与合乎情理的社会情绪疏导。 相似文献
9.
肖方仁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15(2):25-27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信息不对称致使政府决策的自利性表现更加明显,引起政府效率低下和行政效果扭曲,同时也增加了对行政行为评估和监督的难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体制保障,才能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才能达到改革和再造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适用于公共政策执行分析,不难发现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我国而言,由于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特殊性,其委托代理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所产生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缺失。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2.
李文章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102-103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税式支出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财政手段,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同样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评估了1998~2006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同时,针对2007年财政支出统计口径发展变化的状况,对2007-2009年的财政支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各项财政支出无论是在分类、支出规模及结构上均有了较大的进步,更加关注民生与社会公平.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处于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玮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8(3):29-3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参与在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监督和控制各环节中都可实现。有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在质量、成本、秩序、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5.
公安经费保障的现状与出路——对三明市公安经费保障问题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安经费不足、保障水平低是长期困扰公安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福建省三明市公安经费保障的现状就是一个例证。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公安经费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具体措施有 :改革经费管理体制 ;制定最低保障标准 ;经费投入向基层倾斜 ;量力而行搞建设 ;合理配置使用资源 ;加强后勤保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邓锡绵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14-16
实施精确后勤保障,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公安经费,应重点从基层入手,对公安经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优化基层公安机关经费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7.
周念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2):54-56
作为结算支付工具,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独立抽象"交易原则使之具有快捷、经济和便利的优点,但同时也为信用证欺诈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本文从信用与信息本质关系的角度来探寻信用欺诈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来防范欺诈风险. 相似文献
18.
鄢萍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6):83-87
公共财政运作流程管理是公共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路径。通过解决障碍、锻造流程、提供支撑运作流程路径选择,从而实现公共财政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丁魁礼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3):85-87
城乡信息差距和农村信息贫困是一个没有引起决策者和理论界重视的问题,但同时它们又亟待研究并加以解决。而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供给可以有效消减城乡的信息差距。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农民对于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需求才能实现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曹志友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4):98-100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唯一途径,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的现实情景中却存在着以敷衍执行、附加执行、选择执行、歪曲执行等为主要形式的执行偏差问题。本文对各级政府博弈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利益差别是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整合府际多元利益是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契合政策目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