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破产企业职工救济制度应当向“统一性”、“职工救济与债权人利益的衡平”、“社会保障系统化”、“国有企业职工救济多样化”、“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破产企业职工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规范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尤其是破产宣告制度,已严重地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现行破产宣告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尽快完善我国关于破产宣告问题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绍佳 《学理论》2014,(4):129-130
随着刑诉法的修订,我国的刑事和解程序也终于被纳入了法律,但区区三条的规定对于一个并不简单的程序来说显得捉襟见肘。对于刑事和解可能涉及的很多问题,如:程序的启动、进行,与普通程序的关系,对当事人反悔的情形处理等等,新刑诉法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但这些问题将会暴露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尽快发现并完善这些问题,对于刚刚入法的新程序来说是得以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罪适用刑事和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学理论》2011,(25):75-76
随着刑事和解程序在我国的逐渐发展,许多地区在司法实践中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立法对于刑事和解程序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各地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不尽一致,其中重罪案件的适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由于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对其适用范围给予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闫莹莹 《学理论》2012,(35):233-234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行政化倾向、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缺乏自主性等,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因此,为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要建设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学章程,落实办学自主权,建立相关组织或机构,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发展,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外国,但是我国自从新刑法制定以来,随着建立和谐社会的口号在司法界和理论界的喊响,我国已经慢慢开始尝试运用刑事和解制度来更好地解决刑事纠纷。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运用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亟待改进的地方。应当理性化地看待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通过司法实践中的反馈来不断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7.
黄祖合 《学理论》2012,(10):113-114,172
刑事和解制度因具有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抚慰被害人心理、促进社会和谐之独特价值而大受理论界和实务界追捧;刑事和解适用引起的个人利益价值观与社会公共利益价值观的冲突、报应正义与恢复正义的冲突以及刑事和解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也成为刑事和解制度发展遇到的障碍。通过对刑事和解制度存在之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刑事和解制度合理性,并结合我国当前刑事和解现状,略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8)
刑事和解与我国固有的刑事司法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主要以补偿机制为核心来维护和保障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利益,主要运用协商和解的模式来让被害人所受损害得到弥补、加害人得到悔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使受损的社会关系得到全面的修复,社会重归和谐,这亦是法律之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集中体现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种制度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由于民族地区习惯法治理土壤的存在,使得这种制度的运用具有更大的认同感和共鸣,同时极容易发生一些不良的变异。为此,对这种制度在民族地区运用中的前提、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民族地区的司法改革和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公安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老化、教学手段滞后、教学与育人结合不够、对课堂教学研究不多、课堂同步教学内容滞后、教材内容空泛、没有前瞻性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并根据公安教育培训中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 ,对当前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邱柳 《学理论》2009,(18):120-121
破产制度源于罗马法的财产委付程序制度,个人破产制度是破产法的发端,也贯穿了整个破产法的发展过程,只是在法人制度出现以后,破产法的内容才延及组织团体这种形式。目前,已有许多西方国家承认这种破产,在我国个人商行为日益普遍化、个人消费信贷急剧攀升的情况下,将个人破产纳入法律体系已成为现实需要。与企业破产不同,在自然人破产中,还存在自由财产制度,自由财产制度是自然人破产制度所独有的制度。本文旨在对我国构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中关于设立自由财产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理清自由财产的概念、范围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国有企业效益欠佳、亏损严重的状况,关键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破产 机制。主要措施包括:一、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企业破产机制的意义;二、认清企业破产 制度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三、创造条件,促进企业破产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现行法律监督体制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体制虽然体系完整,但实效不大,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加强法制监督的思路,要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之下,合理地配置国家权力,充分发挥各权力部门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和,以减层层设立监督机构耗费的社会成本,提高法律监督的实效,抑制权力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4.
破产制度源于罗马法的财产委付程序制度,个人破产制度是破产法的发端,也贯穿了整个破产法的发展过程,只是在法人制度出现以后,破产法的内容才延及组织团体这种形式。目前,已有许多西方国家承认这种破产,在我国个人商行为日益普遍化、个人消费信贷急剧攀升的情况下,将个人破产纳入法律体系已成为现实需要。与企业破产不同,在自然人破产中,还存在自由财产制度,自由财产制度是自然人破产制度所独有的制度。本文旨在对我国构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中关于设立自由财产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理清自由财产的概念、范围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张方迪 《学理论》2013,(15):110-111
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确认了刑事和解制度,回应了司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必要性的争议。然而,刑事和解的立法并不意味着研究和争议的结束,立法留下自由裁量空间使得刑事和解程序在司法实践存在被滥用和曲解的可能。刑事和解是刑事司法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实施存在风险性,只有正确解读该制度,走出认识的误区,才能不偏不倚地把刑事和解的核心价值落实到检察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6.
李效倩 《学理论》2013,(11):132-133
伴随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公民权益保障越来越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在刑事司法领域内也尤为突出。刑事和解制度正在我国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呈现一种日趋兴旺的势态,然而我国关于刑事和解的立法却尤显迟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立法者,包括社会公众对于刑事和解是否与我国的刑事实体法,尤其是与刑法基本原则和刑事责任是否存在冲突留有疑惑,为此,笔者将在综合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发挥了重要的患诉功能,已凸显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下极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但由于和解协议的效力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完善,导致其定纷止争功能并不能充分、有效发挥,故主要探讨如何通过重构和解协议的效力,进一步凸显其纠纷解决功能,使其成为便捷、高效、规范、彻底的纠纷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8.
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党 《理论与改革》2006,(5):130-133
行政问责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法律规定和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下列问题:行政问责立法滞后;异体问责相对薄弱;问责对象不够全面;问责范围过于狭窄;职责权限比较模糊;责任形式不够全面;责任追究弹性较大;缺乏司法救济途径等。要充分发挥行政问责的功效,必须逐步确立责任行政理念,明确行政问责主体,拓宽问责适用范围,明确责任认定标准,增加责任承担方式,严格行政问责程序,优化行政问责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孙丽 《民主》2007,(1):24-2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是一种客观的、常见的经济现象。破产法律制度就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的基础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审议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该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一、设立重整程序(一)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权人申请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注重求职者毕业于什么样的学校,促使各高校在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向成功的企业学习,把象征自身特色的旗帜高高举起,把自己的校园文化和理念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使它的大学形象生动地转化为一种"品牌",从而在国内外高校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大学标识文化不断完善和追求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