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冷战后日本联合国外交中的ODA外交。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社会公共事务已经超出了国界的范围,成为全球性的事务。但是,由于联合国的性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并非一个世界政府,其作为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东北亚地区多种矛盾和问题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上非常重要而又相对脆弱的一个环节。学界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现有的研究情况作一梳理,以期对促进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东北亚强国均势理论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美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俄中日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历了"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9·11"事件后,世界进入"后后冷战时代"."后后冷战时代"具有包括大国冲突"退场"、多极世界形成、世界多样化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政治主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动,信息化更使得国际矛盾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国际人道法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恐怖袭击、不对称战争、新式武器、雇佣军现象、域外拘留等现象对国际人道法构成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的新现实也为国际人道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作为促进国际人道法发展和完善的主要力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新的挑战。国际人道法必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构建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中的重要工具,《联合国宪章》中有关集体安全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集体安全体制的成功。根据《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集体安全法即在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第2条第4款)的基础上,对和平的威胁、违反或侵略行为采取行动的强制规范(第7章措施)。在充分吸取国联集体安全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联合国宪章》不仅使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政治基础法律化,同时又给予集体安全体制以更多的法律特征。体现各国政治意愿的国家利益与法并非完全矛盾,《联合国宪章》对于武力使用的严格限制正是法维护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国家利益的重要反映,集体安全体制中既有法律规则、也体现了政治现实。尽管现存集体安全体制还存在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但实践的发展明确要求法律作用的强化,以推动联合国改革朝着更加规则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新的国际格局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力求在新世纪、新的国际格局中发挥优势,掌握主动,争取成为更大的赢家,蒸蒸日上发展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面临新的形势,中国正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调整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理论和规律,继承发扬传统,着眼世界和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以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并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调整后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求同存异,和平共…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保护离不开国际合作,其中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不仅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还积极致力于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推动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联合国通过机制的完善,为各国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进程提供了体制保障.对此我国应认真加以研究,以便更好地运用联合国提供的资源,在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过程中维护我国的海洋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宪章赋予五大国的否决权是二战后大国最终妥协的结果,多年来,这一制度一直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否决权的基础也相应改变,其改革势在必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使得这项改革具有可行性.使安理会的决策更为合理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是衡量各种改革方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改革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5,24(3):34-38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许多人对联合国改革的期盼和预期增加了。本文从国际进程、结构和认知3个方面对联合国的未来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全球化进程导致了对联合国管理能力需求的增加,而国际力量结构和观念结构却不能导致有效供给的加强,因而在管理需求和资源供应之间出现了巨大差距,这种情况有可能使联合国改革进入较长的讨价还价停滞期,人们对联合国现阶段改革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增强行动能力的期盼有可能落空。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霞 《外交评论》2005,(3):47-5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方法,贯彻自愿、中立、非武力等基本原则。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担忧和非议。当前,联合国的改革与发展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如何使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法制化、规范化已成为摆在联合国及各会员国面前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南北问题成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随着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南北问题增添了很多非经济的色彩,文化安全成为南北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利益之争、软权力学说的发展以及文化霸权给弱势国家带来的主客观上的威胁使得文化安全成为影响当今国际政治中南北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发展中国家应树主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在创新和发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争取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是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一次重要的检验。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在形式上羁束了武力使用,有限地抑制了作战行为,并部分地凝聚了和平因素,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用也十分有限,在这场战争中,其既未能阻却武力滥用,也未能履行好对联合国军的指挥之责,还没能保持客观中立和彻底解决争端。这折射出其制度上固有缺陷:情势断定的依据不够明确,安理会决策程序不够合理,安理会决议执行缺乏保障,战后法律规制的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16.
在后冷战时代这一新的时代,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既十分重要又举世瞩目,中俄合作的内容、方式、性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在以一超多强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背景下,日渐崛起的中国需要创造性地作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等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的中国特使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使外交作为非传统外交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交事务中,其无论是在形式、内容还是在功能上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而且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代中国外交发展出来的一种新模式。特使外交的频繁使用和制度化发展是中国克服常驻外交有限性与外交事务处理的专门化、多样化要求之间矛盾的灵活化处理,是对拓展国际利益和实现外交转型的平衡性把握,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用国际主流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和融入国际体系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主流国际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思潮方面主要有“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主权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社会理论”、“国际机制论”、“多边主义”、“现实主义”、“世界秩序新论”;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人权外交”、“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这些不同方面揭示了各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鉴于后冷战时期美国心理宣传战的扩大和隐蔽性,在对美国海外图书馆宣传战进行介绍后,提出要重视并加强中国图书馆机构在心理宣传战中的作用,对抗美国心理宣传战的强大攻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