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2.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3.
为奏响“绿色经济”主旋律,两年一度的宝钢学术年会近期在上海举办。“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本届年会主题的探讨和演绎将为后世博时代的“绿色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4.
去年5月,省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我省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省委书记习近平对“平安浙江”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他还郑重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这是十六大以来,省委在出台“八八战略”之后作出的又一项事关浙江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是一年红5月,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时…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的主题是“营造绿色环境,呵护地球家园”,为了展示中国政府改善城市环境、创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国家环保总局确立了中国的宣传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并推出了“六·五”中国主题标识。在我们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和汪纪戎的访谈中,二位局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个主题的宣传,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环保模范城市、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省、生态市等环保实践活动,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家园。记者: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提到调…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7.
陈新 《今日浙江》2012,(12):61-61
衢州市将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目标,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打造神形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无论是谁,当他来到杭州市的商业中心区武林广场,不仅能从一幢幢新起的高楼中聆听浙江现代化的脚步声,更可以从无处不在的信息载体——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广告、标语等中,了解浙江经济、社会脉搏,感受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新变化。让人不能不感到,“数字化浙江”、“信用浙江”决不是纸上谈兵,它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这种漾溢着强烈时代感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基本方式,然而,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资金保障,绿色金融制度不仅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而且也是实现绿色金融有序发展的法律保障。本文就相关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仙居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仙居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把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优势来发展,作为品牌来经营。在国内县一级最先规划建设全境绿道网.把绿道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洱海渔家     
“经营家园”是本刊新辟的一个小园地,将以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为题材,在经济转型和整合的变化与波动中,分享他们经营家园的所患所得、甘苦忧乐……感受他们振奋进取的精神风貌,并可从中汲取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5月省委作出的全面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建设“平安浙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有了良好的开局。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中,对“平安”、“和谐”这些重大问题有…  相似文献   

14.
赵继平 《群众》2017,(18):24-26
如果把江苏的发展比作“一杆秤”,老百姓幸福指数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定盘星”。如今,绿色发展成为新的秤砣。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在绿色发展大潮流中,谁能够率先实现发展的绿色转型,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谁就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站稳脚跟,就能吸引集聚更多的高端资源要素。”这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新要求的决心。在推进“263”专项行动中,省委省政府赋予宜兴、武进一个特别的任务——开展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试点,在生态建设中争当示范、树样板。特别是要做好“加减法”:一方面抓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污染源;一方面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环保促进产业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围绕“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浙江目标,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增强了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的自觉性,层层签订、分解落实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工作责任,形成了平安创建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 考核是平安创建的“指挥棒”.按照省委对平安创建提出的“标准要更高、考核要更严”的要求,省平安办在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对平安市、县(市、区)考核评审条件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在近日印发了《2015年度浙江省平安市、县(市、区)考核评审条件》(以下简称《评审条件》).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平安办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评审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上榜理由: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都是国家重点鼓励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绿色现代化是中国必选之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投资绿色能源,促进绿色消费,不仅不会影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的生计”,从其原本意义上说,民生问题主要是百姓的生活生存问题,就是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相似文献   

18.
湖州位居浙江省北部,它毗邻上海联结杭州,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长三角”诸城市中一颗璀璨的历史文化明珠。在建设“平安浙江”的浪潮中“,平安湖州”建设可谓走在浙江诸多城市前列,早在2003年初,湖州市委、市政府即部署动员打造。2004年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实际,精心规划组织,以“平安湖州”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确保建设“平安湖州”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在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安全生产等三项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工业经济与绿色环保“比翼双飞”,本刊记者走进近几年来通过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动科学发展成效明显的龙游县,采访了县委书记诸葛慧艳。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3,(2):66-68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为人所认知、接受,绿色消费市场加速形成,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绿色经济时代。有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为核心的黄色文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黑色文明、以信息文明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后的第四次文明浪潮。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并重新排定实力座次的关键。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究竞是什么,加快其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如何针对性地加以破解,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和潮流,更科学审慎地进行行动规划,培育新的“绿色生产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