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正的友谊是没有国界的。这是我从过去80余年的亲身经历中得出的一条结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我正在云南首府昆明上西南联大。就在这里,我遇见了几个盟军派来与我国共同抗日的美国第14航空队(又称"飞虎队")的士兵。这些年轻正直的美国人吃惊地看到,在昆明大街上衣不蔽体的乞丐到处乞讨,而国民党的高  相似文献   

2.
一1946年秋,我在鹤庆师范读书,忽接到署名为周嘉惠的电报,要我立即上昆明。我和李铸宏、王北光两个同学秘密商量决定,即在彭恕帮助下抵达昆明,这才知道是国民党剑川县党部把我列入黑名单,上报昆明警备司令部。欧根才用“周嘉惠”的名字给我发电报来昆明。最后他说:“昆明有30万人,你改个名字,他们就很难找到你了。”这是我第一次受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帮助,虽然当时我还不可能知道他的党员身份。 在昆明余仲平处呆了两个多月后,我被共产党员舒彬正式介绍入党。入党时和我进行个别谈话的是老吴(即郑伯克),他针对我入党自传中对…  相似文献   

3.
在“峥嵘岁月——爱国民主运动在省福中”一书中,我写过两篇有关三牧革命友谊的回忆文章,其一是“友谊的火花——我与郑光鼎”,其二是“缘分——我与刘树勋”,第三篇的内容则是“我与游德馨的革命情缘”,以此纪念共和国成立60周年,福州解放60周年。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艾勃拉姆斯医生(安布德,Herbert K.Abrams,M.D.)今年7月11日将度过他90岁生日。如今他仍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在他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和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他坚持不懈地为促进美中人民之间的友谊竭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每当台湾泛起风波,我总惦记台北朋友尹之山先生一家三代人。抚今追昔,我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题,叙不完的友谊。那是1993年,我们中国铁路文工团杂技团一行32人赴台北演出。开演前,我和团内干部在休息厅交谈。"您是北京来的?"一位60岁的先生领着3岁的小孙子说道。"从北京来。"我回答,上前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6.
米可是巴黎第三大学的语音学博士。对于这个29岁的年轻人来说,2004年夏天的空气里,飘满了丽江纳西语美妙的音符。当我在昆明大学宋坚老师的家里认识米可时,已是他即将离开昆明回国的最后一个下午了。身高一米九的米可穿着普通的白毛衣,系着围巾,用语速稍慢、却很标准的中文对我说:“你好!”令一米五的我,不得不“仰视”。我对米可的好奇,来自于老宋的讲述,得知他的研究课题是云南丽江纳西族语言的发音。在一般人的记忆里,说母语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去想过,一个词是怎样从喉咙里发出的,一个词的语音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词义的微妙变化。说实…  相似文献   

7.
《友声》2007,(6):7-8
路易·艾黎是一位伟人,一位改变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生活的新西兰人。今天,我们在这里追忆和缅怀这位伟人,他热爱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一起生活了60年,我们对他在这60年里所做的工作表示承认和表扬,并纪念他为我们两国建立起的友谊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很长时间了,我被感情困扰,虽然我明白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我放不下。我26岁结婚,28岁离婚,原来的丈夫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我———他与我的一个要好的女友发生了关系。离婚3年多了,我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个新的感情起点,不管是朋友介绍,还是社交活动,种种方式我都愿意参与,我不想孤独。去年的八九月间,我与阿坚在网上相识。我不相信网恋,开始总是很小心地维护单纯的友谊,用语言和邮件了解对方,彼此鼓励,那段时光真是轻松美好极了……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我怕再受伤害,但又需要一个依靠,在不可压抑的美好感觉中,我爱上了他…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劭西)和画家齐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两位大师虽然年龄相差二十七八岁,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从劭西那里听到一些有关白石的事迹,现在追记数则以作纪念。能雕善画早负盛名一九六二年春,一天我去看望劭西先生,他正在编纂《齐白石诗集》,於是我们很自然地围绕齐白石的事迹谈论起来。我说:白石老人不仅善画虫鱼花卉,我还看过他给杨  相似文献   

10.
张志 《小康》2006,(2):86-87
周士心被誉为“跨世纪翰墨一代宗师”,虽不为国内所熟悉,其艺术成就却早巳蜚声海外。她1923年生于江南永乡苏州城的书香门第,8岁时随父习画,后毕业于苏州美专,并师从吴子深和似兰昆仲等名家。26岁时,他避战乱迁居香港,干过很多职业,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结下深厚友谊,画艺飞速长进。1962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画,1971年后移居北美。半个多世纪里,他作画15000余幅,对中国水墨画的继往开来贡献巨大。他笔下的世界,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远山近水,晨雾暮霭,都是对这世界正面、积极、美好的感受。他说:“我的笔下,充满了和平、自由、真实、和谐、…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朱大贵的形象与我的想象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今年60岁的他,身高一米八,身材挺立,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看起来还不到50岁。问他为何越活越年轻,他说现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在中山公园由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报告会上,我认识了黄埔老人李甦,那年他已经90岁。他说他认识我父亲(我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2总队炮兵1队毕业),他们常常一起参加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的会议,还常常住在一个房间。就这样,我和李甦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渐渐了解到他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历经磨难,但始终热爱国家,坚持为黄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单补生 《黄埔》2011,(1):40-41
在北京文化市场有一古玩店,店主是个南方人,人称许老板,40多岁,上世纪90年代来京开店,主营铜器古币兼杂项旧书,他经商有道,代卖提成,货源不断,生意红火。因我曾在此  相似文献   

14.
宁褚文 《今日浙江》2013,(17):42-43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这一光荣称号,保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是宁波一位86岁老共产党员——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颜志定写在工作笔记上的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5月2日下午1时30分,有着整整60年党龄的颜志定因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再三叮嘱家人:再交3个月的党费,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给同志和亲友添麻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27日傍晚,山东电视台有线综艺台演播厅侧一间演员化妆室,经友人引介,我拜会了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季子、梅派正宗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梅先生见到我后,很礼貌地站起身,同我握手。梅先生虽然60来岁,但一点不显老,好像40来岁,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和气慈祥,一派大家风范。这天,梅先生抵济后,下午休息,养好精神应付晚上演出,不接见客人。我的任务是将有关梅兰芳大师的一本书赠送给先生,并再赠一册托转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我的书名叫《人生舞台》,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40万字,首篇即写的是“梅兰芳与  相似文献   

16.
在民盟中央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60周年暨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会上,有55年盟龄的安徽大学副教授麦若鹏被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麦老是1946年在昆明由闻一多介绍加入民盟的,这一特殊的历史经历吸引我走进他的寓所。  相似文献   

17.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18.
陈丽萍 《今日民族》2002,(11):52-54
早就听说位于昆明市滇池路的正龙量贩式KTV的老总杨四龙是一位丽江纳西族,除了这个企业外,在丽江还有大大小小7、8个企业,最有意思的是已有数千万资产的他,目前还是一个现任村长!经营着这么庞大的企业,而且战线从昆明拉到丽江,应该是忙得不可开交了,哪还有时间管理村里的繁杂事务?于是,我产生了采访他的念头,和他约了几次,都因他要么不在丽江,要么不在往返丽江与昆明的路上而搁浅,国庆前的一天,我们终于坐在正龙KTV大堂里畅谈了几个小时。第一眼看到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穿着随意、夹着一个公文包走进正龙大堂的杨四龙…  相似文献   

19.
夏明星  华灵强 《传承》2009,(7):17-19
由于卡特出生于1924年10月1日,生日恰好同中国的国庆节在同一天。每次会见时,邓小平总要说:"你的生日是你与中国人民友谊的特殊情结。"对于邓小平的外交风采,卡特也深为折服,他在邓小平逝世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我深感荣幸的是,在我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邓小平与我实现了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20.
1 美国丈夫的最大挑战: “金钱”与“使用” (口述者:林小玲 46岁 已婚6年)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广西桂林某中等专业学校任教。 6年前嫁到美国后,在一所中学教中文,我的美国丈夫大我10 岁,也是一名教师。我嫁给美国人并不是为了出国,就因为美 国男人处事简单,好相处。 在中国,两个人一结婚,就好得象一个人似的。而在美国, 两个人无论好到什么程度也是两个人,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 这并不等于离心离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 当我和先生结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 字,说明婚前他的财产与我无关,我心里确实不好受。我打往 中国的长途电话费他都向我要。有一次我接我的中国朋友从机 场回来,10美元的汽油钱,他当着朋友的面也向我要,的确 让我下不来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