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求党要特别重视研究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从唯物史观高度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永胜 《求实》2005,(3):34-36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它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在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做出的战略举措,也是对党的建设的新发展,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雷鸣 《新视野》2007,3(2):76-79
能力建设就是各类主体(国家、社会、组织等)通过教育、培训、使用以及管理等途径,开发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引导人们树立能力价值观,养成能力型人格,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个体和群体效能,进而提升人力资源整体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列活动。能力建设具有三大规律:能力建设要符合人的潜能发展特点的规律;能力建设要遵循人性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规律;个体能力建设与集体能力建设相结合的规律。深入把握能力建设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涵,分析阐明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性的认识和探索。突出阐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规律的共同本质要求,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规律的创新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实践。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按“三个代表”实践,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我们要研究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灵魂,不断优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义在于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把党的自身建设、党的领导、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从执政实践角度全面把握执政党建设所面临的内外关系与内外矛盾,从政党自身建设规律、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要立足于执政逻辑、执政环境、执政使命,正确认识中外政党执政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与西方政党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伟大事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促进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曾瑞明 《探索》2003,(3):20-23
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律按照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普遍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之下的个别规律。规律具有价值性,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价值来源于它的客观性和重复性。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但要在自身的执政实践中获取,而且要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现代政党的兴亡更替和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等方面的多维透视来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处理好与其它政党执政规律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规律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具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寻执政规律的优良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共产党执政的最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一个政治宣言,是一个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报告全面系统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要求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认为“科学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指出只有按生产力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大局的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还更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来保证。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作为县一级党委政府应当在牢牢把握发展生产力、促进全县经济发展这一着力点外,还更应当牢牢把握社会稳定这一着力点,用社会大局稳定来奠定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3.
从共产党与社会的角度看,共产党要实现对社会的领导,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运行规律以及社会有机体自身的发育和发展规律;从共产党与文明的角度看,共产党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整体层面上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共产党与人类社会文明规律角度看,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把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一个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生命。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研究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开掘这一思想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理论的五大创新,对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07,(7)
客观地说,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还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从理论上说,他不仅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力是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因素,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原始推动力;革命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切政党或政府工作成败与得失的重要标准;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切工作的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有自己固有的规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认识它,利用它,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文雄 《新湘评论》2007,(12):25-27
党的十七大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全面总结的结点,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7.
张立昌 《求贤》2006,(1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开津 《当代贵州》2008,(22):52-5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徐向秀 《实践》2006,(11):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由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决定的,也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呼伦贝尔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