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此后历史发展中呈现哪些特点,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列宁在1910年写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以下简称《特点》)这篇短文,总结阐发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学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的逻辑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即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最后得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理论结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科学研究的理论终结。正是在此意义上,“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政治鼓动和“阶级观点”》,《列宁全集》第5卷第309页)马克思逝世以后,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世界形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实践中,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变化、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马克思主义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从来就不是一种自我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6页)同样,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下面,我试以马克思逝世前后两个阶段来论述恩格斯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所作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毛立言 《唯实》2007,(3):55-56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主要内容。在经历了100多年的世界历史巨变之后,结合新的实际对马克思的两大发现进行新的探索,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兴化市委党校朱妙宽同志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坚韧努力,写出了46万字的《马克思两大发现新探》一书(不久前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理论力作,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史上,恩格斯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这不仅因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而且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承担着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并且同各种否定、歪曲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社会思潮作斗争的重要任务。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四川党史》2001,(6):1-1
把与时俱进喻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马克思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某些提法、论断当成一成不变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明确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再次郑重地、…  相似文献   

7.
赵兴良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是近年来我国研究马克思这一《手稿》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成果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成果,也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发端。它既是经济学著作,又是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上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中介和结合点,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发展脉络,对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8.
正同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为何要亲自为马克思写传略?毕竟十月革命前,列宁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更何况在《卡尔·马克思》之前,列宁已经发表了一批有关马克思及其主义的文章,比如《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论马克思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等。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结合现实情况,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二大文件正是依据这个基本结论,总结了建国三十三年来特别是十一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列宁在1911年写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在文中回顾和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自1905年以来在俄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和特点。从那以后,马克思主义又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对此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文献。本文仅就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和若干前沿问题加以介绍和阐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逝世后,恩格斯思想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强,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最终落脚点都是恩格斯思想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问题。因此,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思想关系问题一度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也是近几十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大为流行,8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同质论"与"对立论"争锋相对;在这个争吵的过程中,逐渐酝酿出了一种调和二者的"差异论"观点,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深入解剖析这些观点的片面性,有助于正确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一光辉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合作化的学说,回顾和总结我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1619年,年轻的笛卡尔有三个梦想,由此形成了他后来的知识论。几百年后,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青年马克思有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梦想,即人类将最终在实践中实现人类繁荣这个古老的梦想,或者说作为个体的人类将在历史空间中实现完整的自我发展。马克思逝世后,他的梦想仍然很有影响力。本文将从一位外国观察者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评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是反黑格尔主义的。与此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黑格尔主义的,围绕马克思的学术努力,在转向工业社会的研究中基于黑格尔的观点重读并修改了马克思的思想。实现马克思梦想的努力如今正在中国展开,我们期待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在后资本主义社会有效促进马克思关于人类繁荣的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贵明 《探索》2004,(5):130-1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的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发展日益疏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话语必然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疏离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存在严重的疏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在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因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与多种理论思潮的交溶过程中形成的多中心的、多家族的分裂对抗与共存的格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元理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这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深刻的变化。如何应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正是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史上,恩格斯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这不仅因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而且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承担着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并且同各种否定、歪曲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社会思潮作斗争的重要任务.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问题上,恩格斯进行了系统论述,这些论述直到今天看来都具有深刻性、经典性和现实启迪性.  相似文献   

16.
正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内在价值,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者的重大历史任务。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姜海波教授的《青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再探》基于马克思早期文本,揭示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早期著述中的含义并非始终如一,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马克思正是通过实践概念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超越,从而在实践观的基础上建构了唯物史观。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德栓教授的《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分期思想的批判》一文指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之后,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一直都是把恩格斯在晚年对马克思的学说所作的解释作为唯一权威。柯尔施却另有鲜见,他在当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什么是马克思的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思路,他抓住了一些容易被忽略但意义非凡的点,这主要体现在他是在历史与哲学的关系中去把握哲学、反思历史。一、柯尔施为马克思的"终结哲学"所作的辩护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提到"资产阶级的哲学教授们一再担保,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它自己的哲  相似文献   

18.
曾良盛 《求实》2004,24(12):17-20
恩格斯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巨匠。他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理论体系 ,而且还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特别在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还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作了重大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文献,是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绕不开的学术话题。学界对此产生的理论焦点在于文献是否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的标志性著作,争论较为激烈的主流观点是"一次转变论""两次转变论"和"‘始终如一’的总目标与其在不同阶段所要完成的不同的历史任务"的观点,各观点难分伯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学说以及其中蕴意着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有较丰富的文献研究,对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界对马克思青年时期思想研究的概况,进而拓宽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2-2内容简介《马克思革命观》为美国著名哲学家罗伯特·查尔斯·塔克(1918-1992年)最负盛名的著作。《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旨在通过对马克思革命观、马克思与分配公平、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运动的非激进化、马克思与历史终结的分析,历史和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