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霏 《法国研究》2006,(2):83-87
一、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理想与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是17-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法学派思想家,他所著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奠定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基础。在这部法学名著中,孟德斯鸠所致力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政治自由”。在他心中,这种理想的政治目标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就是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孟德斯鸠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把政体划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  相似文献   

2.
一、法兰西比较法学的发展法兰西是比较法学的发祥地。在十八世纪,法国法学家们开始适用比较方法来研究法律。1748年,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6)在考察欧洲各国政治制度后,通过比较研究的结果,发表了他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一书,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为后世资  相似文献   

3.
申建林 《法国研究》2005,(1):170-178
当人们回顾十七、十八世纪西欧的政治哲学和法哲学思想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繁荣的时代,该理论的思想先驱是十七世纪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而典型代表则是十七世纪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以及十八世纪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就思想的最高成就而言,十七世纪是英国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法国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民主的漏洞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23):24-24
法国立法选举实在是很难说真正能够反映民意。民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平衡机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问题是,这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而已。在现实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法国在一个月前通过两轮直接普选选出新总统后,6月10日又开始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的选举,即立法选举。10日是第一轮,拿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5.
高海龙 《美国研究》2020,34(1):99-121,M0005
"单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200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单一行政官"理论通过证明总统扩张权力的正当性,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机制构成了威胁。要厘清总统权力的边界,必须参照宪法的文本和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行政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目前实行的政治体制,包括总统制、多党政治、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联邦结构和地方自治等等基本内容。但俄罗斯政治体制的核心却是总统制,因为整个国家大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议会权力很小,司法权力更弱,三权分立名不符实。所以,俄罗斯的总统制不同于某些西方国家的总统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可以称之为“总统集权体制”(俄罗斯学者则称之为“超级总统制”)。  相似文献   

7.
刘艺工 《法国研究》2001,(2):171-180
法国民法从罗马法和日尔曼习惯法的基础发展而来 ,1 80 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 ,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将首先考察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理论基础 ,继而对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特征进行论述。一、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理论基础(一 )民法典的制定和主要渊源法国大革命前虽已出现法律统一的趋势 ,但实际上各地习惯法仍在发挥作用 ,法律并未真正统一。 1 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不无嘲讽地说 ,旅行者在法国境内旅行 ,更换法律就像换马一样频繁。法国革命爆发后 ,资产阶级在《请愿书》和宪…  相似文献   

8.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21):85-85
美国号称"头号民主国家",三权分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总统。在华尔街金融机构中,却是一把手说了算。摩根大通豪赌亏损20亿美元,也有可能是30亿美元。尽管此后Facebook上市股价作弊的丑闻接踵而来,还是没有完全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依然有人死缠滥打,不肯轻易放摩根大通过关  相似文献   

9.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也不同于原苏联的苏维埃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一制度又是谁的"发明创造"呢?从理论基础上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是不同于"三权分立"的"议行合一"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列宁等在俄国建立的苏维埃制度,保持了马恩所提出的新型国家制度的两大根本特征:无产阶级统治和议行合一。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创建国家政权的实践中,基本上是沿用苏维埃制度的模  相似文献   

10.
自然法学派对法国大革命期间几部宪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英 《法国研究》2002,(2):169-180
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的著作中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则是在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之后才逐渐形成 ,尤其是与格劳修斯、斯宾诺莎、洛克以及 1 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这些被后世研究者们称作“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用世俗性的社会契约论取代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大力宣扬的神创国家论 ,在国家权力问题上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和主权在民思想 ,在人权问题上提出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 ①。这些生活在 1 7— 1 8世纪的思想家们 ,…  相似文献   

11.
科索沃的政治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运行,一是在政治权力归属上,由联合国向欧盟和科索沃当局过渡;二是在政治体制建设上,构建并实行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并关注社群权利保护的体制模式.在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中,科索沃独特的国际地位和内部环境既提供了动力,也构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历史选择。当下,西方国家不时用他们的"三权分立"、普选制等西方民主对我们的政治制度说三道四:同时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拿我们工作上的差距来贬低、怀疑制度的优越。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在人大工作和  相似文献   

13.
欧洲文明进步史观是基佐史学思想中最为绚丽的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自身的天才因素在内,但更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自身学术成长历程。“欧洲”观念、“文明”观念的广泛认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现实是基佐欧洲文明史观生成的基础和动力;吉本、孟德斯鸠、伏尔泰、康德、赫尔德、圣西门等人的史学思想则为基佐文明史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滋养。基佐将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动态性、持续性、和谐性等进步特色,以文明事实的方式陈列了出来,充分展示了欧洲社会文明史的进步过程、趋势和方向。他对欧洲文明的分析充满了哲学的蕴意,既显示了他的史家功力和现实关怀,又使得他的文明史魅力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在法国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式自由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要执着地捍卫信仰,同时还需要现实对其进行“拗救”。法国式自由的发展正是在信仰的主题下,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前者以卢梭、涂尔干和萨特为代表,后者以孟德斯鸠、贡斯当和阿隆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法国早期汉学奠定了法国整个汉学体系的基础和发展趋势,黄嘉略是其中散落的一颗遗珠。他重新被发现,既是为他本人研究成果正名,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法交流史的细节。许明龙先生于2013年完成最终稿出版的《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是研究黄嘉略的宝藏,本文将基于该书,回顾黄嘉略短暂的一生,分析其身份的特殊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局限性,陈述他与孟德斯鸠的相识及其对法国早期汉学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政治体制转轨的成就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斗争与运转,俄基本政治框架的转轨已初步形成。表现在:1.从苏维埃制转向议会民主制。2、从议行合一转向三权分立。3、从一党制转向多党制。4、从总书记制转向总统制。5、从单一制转向联邦制,等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Diderot,1713—1784)逝世两百周年。十八世纪的法国巨人们为了反对封建主义,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实现,勇敢地举起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大旗,抛开一切宗教的外衣,向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发动猛烈进攻,并向世界发出震聋发聩的呐喊。这呐喊使他们的名字世代流传: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拉美特里、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而狄德罗,在这些巨人中也不愧为佼佼者。他是当时战斗无神论的派别“百科全书派”的领袖。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法国的"中国热"达到了高潮,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汇被启蒙思想家们记录下来。研究中国是启蒙思想家们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因为距离遥远,资料有限,其内部产生了以伏尔泰为代表的赞美派和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批判派。为探究他们对于中国不同解读的源起,本文将对其历史背景、生平经历和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和对比,藉此揭示中国研究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即启蒙思想家试图从东方找寻促进法兰西民族觉醒的精神良药。这种辩证的文化智慧对于中国处理当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法国大革命进行思想准备的伟大人物,无论启蒙思想家或百科全书派(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及霍尔巴赫等),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定影响,其中许多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过肯定或批评的深刻生动的评论。在这个意义上可说法国大革命与中国有一定的关系。原来他们多系耶稣会出身而富有反叛的思想精神,而耶稣会在  相似文献   

20.
对美国关塔那摩系列人权案件审理过程的解读可以发现,分权制衡的理念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立法权对行政权制约失灵的可能性,这时司法权的制衡就能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而在司法制衡过程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制衡依据的选择值得重视。在传统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制度之外,第四种制衡力量,即民间人权组织的作用,已成为主权在民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