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志勇  华钢 《当代广西》2007,(13):20-21
近年来,广西舞台艺术精品迭出,全区艺术创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三台剧目,连续入选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实现了“三连冠”,取得了广西舞台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经过四年艰苦唐砺,青年剧作家陈涌泉终于成就一出轰动全国的豫剧《程婴救孤》,该剧荣登“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然而,陈涌泉却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大肆侵权,而这种侵权现象竟然在戏曲界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10):30-31
去年,广西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相继获得了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以及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在一年内获得三项国家舞台艺术最高荣誉,这说明《八桂大歌》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在广西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宣传》2007,(2):16-16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三贴近”要求,始终坚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题材,在群众参与中丰富提高,在城乡巡演中拓展市场,一手抓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一手抓精品剧目的演出推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三贴近”要求,始终坚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题材,在群众参与中丰富提高,在城乡巡演中拓展市场,一手抓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一手抓精品剧目的演出推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陈巧燕 《当代广西》2006,(12):38-39
掌声再度响起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连创佳绩,在摘取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桂冠的同时,进入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列;随后,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擎过接力棒,再次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如果说45年前,《刘三姐》等作品创造了“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的舞台艺术奇观,那么今天《八桂大歌》和《妈勒访天边》则引领着广西舞台艺术再度走向辉煌。“十五”期间我区的舞台艺术,出现了一批成绩斐然的作品,形成了群体性绵延发展的态势,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省直艺术院团以改革为动力,以新的理念和运作方式,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进行创作和演出,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2004年,在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由省戏剧艺术剧院创作并演出的历史题材大型京剧《天马歌》获得优秀剧目银奖和优秀舞美奖,主要演员获得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6,(13):44-44
时间:6月9日 ̄19日地点:人民大会堂、中国剧院、保利剧院内容:这个板块精选获得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以及新版歌舞剧《刘三姐》(2005年版)、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等4部舞台艺术精品,从6月9日至19日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和中国剧院演出。这4部舞台艺术精品,风情万种的民族歌舞、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广西灿烂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人文环境、昂扬的民族精神。“风情广西”——广…  相似文献   

9.
由柳州市文化局创作、演出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相继入选文化部和财政部2003—2004年度、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我区赢得了荣誉。为表彰先进,进一步鼓励全区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再创佳绩,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组、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剧组予以表彰,各奖励100万元。希望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珍惜荣誉、戒骄戒躁、  相似文献   

10.
谢冬 《当代广西》2005,(2):56-56
这是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人民的形象,用人民的歌声礼赞人民的生活,从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元素中提炼、发展、升华而来的一朵艺术奇葩——岁月如歌,八桂如画。被誉为新世纪广西舞台艺术标志性作品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2004年“一路欢歌”:先在9月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大放异彩,摘取国家级最高艺术奖——“文华大奖”和“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编导奖”3项单项奖及“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紧接着12月,又在激烈的角逐中过关斩将,荣登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金榜,同时音乐单曲《摆呀摆》获国家广电总局2004中国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和“政府一等奖”。汇集了700套艳丽的民族服饰、40首原创的天籁之  相似文献   

11.
广西文化事业走过辉煌灿烂的 50年。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广西文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跨越新的世纪,走进新的时代,回首广西文化事业发展的林林总总,心里充满了欣喜;展望未来,油然而起一股豪迈之情,信心满怀。 艺术园地流花溢彩 近几年来,一批精品剧目在全国屡获大奖,如桂剧《瑶妃传奇》、彩调剧《哪嗬咿嗬嗨》、桂剧《商海搭错船》、舞路蹈音诗《咕哩美》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相似文献   

12.
郑泽云 《群众》2021,(4):10-11
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江苏文艺实力和形象的展示平台、优秀文艺成果的交流平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共享平台。紫金文化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组织新创舞台剧目展演、特邀优秀剧目展演、音乐会、艺术电影等展演展映活动,展示了江苏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丰硕成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之年,也是开启现...  相似文献   

13.
陈军华 《政策》2011,(3):51-52
云梦县楚剧团是云梦县专业文艺团体,在推进县域文化发展中,该剧团注重传承富有云梦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坚持"抓创作、出精品,树品牌、促繁荣",创作编排了一批深受当地农民群众喜爱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如《民选村官》、  相似文献   

14.
透视海南文化演出市场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刘文军,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人物。从2002年年初的大型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海南的成功上演,到2004年年底国家精品剧目《风雨红棉》“红”遍海南,作为海南文化产业的先行者,中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文化”)在三年时间里,以平均2至3个月推出一场大型演出的频率,引发海南的新文化消费趋势,并逐渐为海南的文化演出市场趟出了一条阳关大道。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4年,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到两场演出。采访刘文军的时候,记者曾经疑惑地问道,好象中视文化承办的演出都是红色经典和高雅演…  相似文献   

15.
去年秋天,由桂林市组织创作和演出的桂剧《大儒还乡》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该剧的入选,使广西成为  相似文献   

16.
遵义市近年着力打造“激情广场·红歌之星选拔赛”、“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免费展演”、“乡村大舞台·农村文艺演出”、“名城大讲堂·名家学者做客市图书馆博物馆讲座”和“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向经常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五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也因此被贵州宣传部授予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创意奖。  相似文献   

17.
话剧《立秋》是一台表现以诚信为本的晋商精神和以真善美为取向的道德基准的优秀文艺作品,荣获2006年全国十大精品剧目。2006年岁末,《立秋》赴台公演,包括国民党政要连战、马英九、王金平、江丙坤等嘉宾在内的13000余名台湾观众观看了演出,台湾20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郭静舒 《理论月刊》2012,(8):99-101
国家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和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自立上舞台之后,常演不衰,受到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近年来舞台艺术中一道难见的景观。本文结合学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对《家》剧的成功经验、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评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文艺创作生产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贵族化倾向和唯领导评委是尊的狭隘功利主义等突出问题,鲜明地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重要论断和基本精神,坚持市场是检验文艺精品的最高标准,生活是文艺精品生产的唯一源泉,创新是文艺精品生产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1日,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落下帷幕。在过去的近1个月时间里,剧展的重头戏——大型剧目展演让南宁观众过足了戏剧瘾。一天一场,连续25台精品舞台剧目涵盖了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粤剧、京剧、话剧、民族歌剧、音乐剧、儿童剧、桂南采茶戏、客家山歌剧等艺术门类,是全区各级文艺工作者在近3年来为人民创作、为祖国高歌的艺术创作优秀成果。既是歌海,亦是戏乡。多年来,广西文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21,(15):后插1-后插3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杭州市通过念好文化体制改革"六字诀",激活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动力,促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出了 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立" 成立演艺集团带动院团发展 几年前,杭州市属国有文艺院团面临精品少、演出少、人才少的问题.2018年,杭州成立文广演艺集团(次年更名为杭州演艺集团),主要负责引进、运营国内外优秀剧目,推广杭州本土原创剧目,开发经营剧场资源,投资演艺产业或演艺项目,有力推动市属院团与市场、社会、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