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强 《正气》2003,(Z1)
前不久在基层调研时,我听到一件“有趣”的事,大意是两位乡干部相随到一个村里下乡,正好到了吃午饭时间,村民们争着抢着叫其中一位年轻干部到自家吃饭,而对另一位年长一点的干部却不太热情。经调查得知,年长一点的干部之所以受到村民的冷遇,并不是他得罪过村民,比起那位受“热遇”的干部,他缺乏的就是吃饭的“本事”。原来,那位年轻干部毕业于农校,对果树管理颇有研究,而这个村的主导产业正好是苹果,苹果是村民的“摇钱树”。年轻干部到村里下乡时,喜欢往村民的果园跑,指导过村民打药、套袋、修剪技术,不论到哪一家,都会围绕果园管理给农户…  相似文献   

2.
1988年贵州偏远山村出了一则新闻:农民杨某访亲路上,好心将一匹吃玉米青苗的马牵着送往村里,却被马主黎某召来村人打个半死。押解途中,这伙村民又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宰”了“盗马贼”,并立即执行,将杨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10):45-45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的“公章”而闻名全国。在这枚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上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章被分为5瓣,分别由4位村民代表和1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3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  相似文献   

4.
东江之珠     
风景秀丽的东江湖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资兴市白廊村。当年,村民从东江库区的山脚移民到山上落户时,房前屋后都是黄土疙瘩,村里田土少、行路难、饮水难,被戏称为“百难村”。为改变落后面貌,村党支部带头分别组织党员从事生猪、水产、农家游、水果种  相似文献   

5.
东江之珠     
风景秀丽的东江湖畔,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资兴市白廊村。当年,村民从东江库区的山脚移民到山上落户时,房前屋后都是黄土疙瘩,村里田土少、行路难、饮水难,被戏称为“百难村”。为改变落后面貌,村党支部带头分别组织党员从事生猪、水产、农家游、水果种  相似文献   

6.
寺庙里的柴米不多了,早上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傍晚,小和尚两手空空回来了。老和尚问:“今天有没有遇到好心的施主?化了些什么?”小和尚说:“山下村民遇到灾荒,地里的庄稼全被蝗虫吃了,村里的人颗粒无收,日子很不好过,没有化到柴米。”  相似文献   

7.
送温暖是好事情,怎么会送不下去呢?某地在今年的送温暖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市里送温暖的车辆到了村里,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市里的同志按照乡镇和村里提供的名单,一个一个地念下去,然而,人与名单一个也对不上。走上前领取“温  相似文献   

8.
在位于鸭绿江畔的上解放村,有位被村民称赞为积极践行“三个代表”、勤政为民的共产党员,他就是集安市太王镇上解放村的党支部书记金寅浩同志。 9年前的上解放村,由于盲目发展产业上项目,致使村里负债累累,村经济日渐萧条。1993年,经过全体党员选举,金寅浩在村民的期望声中当选了党支部书记。他明确表态: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发  相似文献   

9.
正据10月13日出版的《华西都市报》报道,9月20日,四川资阳安岳县白塔寺乡增花村一位村民反映,村民到村里办事,村干部均会暗示请吃饭或者送红包。该村一位小组长直言,办事请村里、乡里"领导"吃饭已成为该村的"风俗"。村里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里和乡里干部吃饭、抽烟。这些钱,是这位老人编背篓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村支书杨秀光给出的说法是:"不去吃对不起人家。"农村人质朴热情,目的纯粹、自觉自愿地请村里、  相似文献   

10.
在张广财岭余脉的七峰山脚下,有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村庄——五常市冲河镇旭日村.2011年9月6日一大早,前来村里修路的工人看到尚未竣工的水泥路面上比往日多了一层红彤彤的鞭炮纸屑,不免有些诧异:“咦——不年不节的,啥事儿放了这么多鞭炮?”一位村民自豪地告诉他:“昨晚儿党支部换届选举,李书记又连任了.”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下乡,发现一些村庄自从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后,村里便逐渐热闹起来。除了媒体记者经常光顾以外,更多的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慕名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也接踵而至,忙得村支书和村主任几乎找不到“北”了。有个村的村民说:“你检查来我参观,村里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省邢台新河县西杨村,有这样四位老人,现已花甲之年的他们,自1991年开始,义务为村民清扫街道,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他们被群众称为当代的“活雷锋”,村里的大小街道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雷锋街”。在四位老人的带动和激励下,西杨村百姓竞相学雷锋、做好事,扶弱助残,帮助他人,一村村民融洽如一家.西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雷锋村”。  相似文献   

13.
我是织金县财政局驻少普镇龙井村第一书记但黎.说实话,刚接到驻村通知时我非常抵触,尤其是走进龙井村的第一天,我更是心灰意冷:这里没有连户路,整个村被泥泞烂路包围;村里没有其他资源,村民只能靠“一亩三分地”养活. 我没有村务工作经验,所以一连几天都在村委会待着.一个寂静的夜晚,我独自漫步在泥泞的小路上.  相似文献   

14.
常听人说,临颍县南街村的会多。在南街村住了两个多月,说实话,我还真没有感觉出南街村的会多。大的集会只有过两次,其他只涉及村里高层人员的会议每星期仅有两次:一是党委会;二是党委、村委、企管“三大班子”会。令我感到惊叹的是,南街村每次召开会议。不论是村里的高管或是村民,  相似文献   

15.
“造林”书记□张闯今年56岁的冯树义是辉南县辉南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他特别重视抓林业生产,积极带领村民垦荒造林,为村里营造了一座资产丰厚的“绿色银行”,被村民称为“造林”书记。1974年,冯树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立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他看到村外2...  相似文献   

16.
1978年5月,我被确诊为直肠癌,手术后比正常人多了一件东西——粪便袋。那年的9月,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改选,我被全村党员选为党支部书记。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长,只是个随时可能倒下的“半拉子人”,但村里需要我,要我干就要干好,能干一年是一年,能干十年是十年,我这个“半拉子人”一定带领乡亲闯出一条致富路!有想法归有想法,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我上任那年,村里的家底只有两辆破车、十头牲口,村里除了5个当老师的,没有一人有存款。此后的几年,我们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到上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1,(6):58-58
背景:张某是一名村干部。由于近几年在外打工挣的钱比在家务农多,他看到,村民好多都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好多年不回来。村民承包的土地有的被抛荒,有的让自己亲戚耕种。由于村里人多地少,有的人好几年没有分到土地,对外出打工的人抛荒土地有意见,要求村里收回,分配给没有土地的人。请问.村里有权收回抛荒耕地吗?  相似文献   

18.
五一村的荒唐与大邱庄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一村,20世纪90年代初曾是湖南明星村,那时村里有13家村办企业,年工业产值超过一千多万元,乡统筹和村提留都由村统一负担,连村民子女上学的费用都可以到村里报销。但是,从1997年以后,五一村开始走下坡路,如今13家村办企业只剩下六七家,而且大多数效益不好,面临破产倒闭,以前的福利都取消了,村民开始过苦日子,十分不满。 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怎么走到这个地步呢?为回答这个问题,村民给记者画了一张村领导之间的“关系图”。从这张 “关系图”上人们看到…  相似文献   

19.
濉溪县结合当前选派工作实际,在选派干部管理上实行“五个必须”、“五个不准”,有效地促进了选派工作的开展。“五个必须”:一是村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时必须到场;二是村里有大事、难事、急事、群体性事件必须到场;三是  相似文献   

20.
2001 年1 2月23日 星期日 睛 上午,我挨家挨户发放“连心卡”,并征求村民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坐在老党员王文德家的炕头上,我们爷儿俩唠了起来。说到村里的工作,王老汉实打实地说:“村里工作我看还行。要说提意见,我就希望村干部能多为百姓办点实事。有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你这做支书的得有个章程。就说这退耕还林吧,倒是一件好事,可一律要求60度以上的坡地都要退,咱这山区尽是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