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就是要精确拔除穷根,需要将扶贫与扶智相融合。扶智是扶知识、扶技术,是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之策。针对扶智中教育扶贫存在短板、职业技能培训不强、贫困人口科学素养不高、贫困人口参与不足等问题,要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本领;加强科技扶贫,提升科学素养水平;加强参与式扶贫,实现赋权赋能。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精准扶贫的成效,但在扶贫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队伍结构上、党风廉政建设上以及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理论素养、能力素养、群众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暴露出了不足,因此在精准扶贫的推进过程中应该着重从优化干部队伍、加强监督考核、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具有典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程。文章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念,从空间分布、行政区划、片区类型、贫困程度等维度阐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本情况,并基于地理区位、经济辐射、政策扶持、产业基础等视角揭示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脱贫不仅要实现物质脱贫,更要注重精神脱贫,以精神帮扶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既能够加快贫困人口脱贫,又能够对脱贫攻坚战进行固本培元。精神贫困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导致的,就贫困人员内部因素而言,需通过“扶志”调动贫困人员脱贫的积极性,同时开展“扶智”工作以提高他们自身的脱贫能力,以此切断贫穷的根源;就外部因素而言,需要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并加快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此为贫困群众脱贫营造积极健康的脱贫氛围。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才能使贫困人民真正实现脱贫,不再返贫。这一举措不仅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是加快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制度间缺乏良性互动、扶贫主体间缺乏协同参与、职能部门间缺乏协同联动、扶贫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及扶贫工作绩效评估碎片化等问题,影响了扶贫的效果。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注重观念协同、制度协同、主体协同、部门协同和督评协同等在扶贫工作中的功能,有助于推动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造成减贫脱贫工作的边际效益递减,其根源在于贫困文化的顽固性。本文立足贫困文化理论,基于现阶段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提出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选择。通过开展精神文化教育、建设基层人才队伍、打造数字文化扶贫以及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内源性自主脱贫机制,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户面临着精神文化方面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实施文化扶贫的意义重大而深远。然而,现阶段文化扶贫还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惠民范围小;文化产业缺乏,发展模式单一;文化扶贫识别模糊,供给与需求错位;文化扶贫动力缺失,助力精准扶贫效果不明显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从坚持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使文化普惠于民;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让文化产业多点开花;坚持文化识别精准与供给精准互动,有效满足文化需求;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发展文化扶贫新动能等四个方面全面协同推进,以有效实施文化扶贫,助力加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宁德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探索与取得的显著扶贫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值得认真总结学习。研究与探讨宁德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不仅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效应,而且对全国具有可复制和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沅陵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分析了当地贫困村普遍存在基本生活条件欠缺、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乡村建设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提出了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加大易地搬迁的宣传与行动、多举措改善便民利民条件、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发挥乡村建设主人翁能动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精准扶贫既是落实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生态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政执法权力运用并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亟需完善、扶贫主体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也是生态精准扶贫实现法治化发展所要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推进生态精准扶贫法治化,需要顶层设计与地方主导相...  相似文献   

11.
12.
在马克思的历史语境中,“真正的共同体”是超越“传统共同体”、摆脱异化束缚的“虚幻共同体”而实现的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统一,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准扶贫实践内涵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时代探索。新时代剖析精准扶贫中所蕴含的共同体思想,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整国际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习近平对扶贫事业的深厚情结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习近平多年的扶贫经验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理论来源,习近平对当前脱贫攻坚现状的靶向定位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实践基础。从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社会参与活力三方面来论述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进一步明确个人、政府、社会的扶贫责任,优化扶贫格局,通过三者合力,促进精准发力,全面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成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实施有效的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需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及其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以此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改善我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推动教育资源的创新性流动,提高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促进全省教育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国家干预农村发展与治理的手段,与农村内部社会结构有着密切关联。村庄内部阶层分化、认知差异与社会关联弱化构成精准扶贫战略转向的结构性背景,同时也构成对精准扶贫工作实践的挑战与考验。从治理层面而言,精准扶贫的深义是在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缩小不平等进而达成农村善治,但事实上,精准扶贫对农村社会分化的作用存在缩小与扩大双重面向,而且往往因对农村内部社会关系的忽视,即疏于对其内部关系的保护,而导致村庄秩序恶化。因而,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需以对农村社会内部秩序的保护为前提,从而提升农村扶贫成效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内源动力”是摆脱贫困的内因,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是精准脱贫的决定因素,精准扶贫方略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贫困区及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而推进实施的。川西藏区M市的精准扶贫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区内生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仍然存在着对村庄自主性和村民自主性的挤压。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从人才、产业、村庄共同体以及村民主体性等方面探索该地区能够迈向内生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和条件,激发村庄和村民内生发展的动力,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在打造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的过程中,对远离城市中心的农村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时,应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增强贫困地区持续增收的能力。在产业扶贫的模式选择上,要避免政府主导,激励市场主体自身的积极性,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经营、销售模式,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和经营意识。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破解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思想。近年来,我国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贫困发生率大规模下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如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贫困群众积极性不高、未能实现乡村振兴与扶贫良性互动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其严重性,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发挥乡村企业的带头作用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形成,既有摆脱贫困的思想渊源,又有多年扶贫实践探索的深刻思考和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实践,以"精准"为核心,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阶段和重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指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对于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