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来成年人犯罪是由于价值观念的错位、教育失当和不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交叉作用引起的,具有暴力性、低龄性、侵财性、团伙性和智能性五个特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教育和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相对于成年人违法犯罪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呈现许多特点。本文针对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而探讨产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问卷调查的数据证明,缺乏规则意识是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要主观因素。调查研究证明,强制性教育是帮助问题未成年人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社会手段。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三大经典理论为强制性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强制性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强制性的滥用;单纯的强制性措施会强化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反社会心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不接受和不配合;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此,可采取一些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其预防的调查分析表明,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社区、友群等环境因素。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要在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系统支持下构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成绩显著。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依然严峻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面对已成为世界三大危害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需要在综合治理的框架下,不断做新的探索。本文认为,应努力通过构建以实体化协调办事机构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六化预防体系,即通过建立健全实体化的协调办事机构、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科学化的决策机制、法制化的预防体系和网络化的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服务管理创新,为推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效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他们却无法享受同龄人应有的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影响到当前的社会治安稳定。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俊文 《前沿》2007,(6):109-112
未成年人犯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和家庭的稳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尤其重要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为此,分析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立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许多相关部门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的家长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效,但在教育对象的覆盖面、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侧重、教育焦点的关注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增加社区家长教育功能,对家长进行分层教育,教育内容更侧重帮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教育焦点应更关注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调查结果显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在注意力,自尊,家庭氛围,与老师、课程、亲密同伴的关系,生活状况,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心理创伤,行为方式,情绪积累,同情心及问题应对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差的状态,与中学生群体相比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但有些结果与一些过去公认的观点以及研究者预设的观点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父母的婚姻结构对未成年人两个群体的影响相同,对网络的迷恋等两个群体没有差异。中学生群体在看待邻居的态度、价值观和是非观、占有欲与快乐分享、应对恐惧方面都差于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这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加强相应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1):36-36
一、当前我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殛预防体制状况 我省2005年、2006年、2007年作有罪判决的未成年人分别占同期作有罪判决总人数的13.6%、12.9%和12%。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1.
2 1世纪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增长趋势 ,毒品犯罪、抢劫犯罪、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严重问题。安康计划是我国采取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少年儿童的一项重要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坚持长期预防治理的指导思想 ,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选定具体防治项目 ,加强条件防范措施 ,以控制和消除犯罪发生条件和时机。  相似文献   

12.
徐航 《中国人大》2020,(3):51-51
2019年,电影《少年的你》火爆银幕,影片中折射出的校园欺凌现象引人深思。如何有效预防、矫治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更好地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话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颁布实施,为动员全社会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状况,分析了产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一是加固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家庭防线,建议创办业余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教育子女责任制;学校防线,建议改9年义务教育制为11年义务教育制,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渡过危险年龄段;社会防线,建议推广由“六老”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小组”的作法。二是针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不同情况,建议以教育为主,立足挽救,依法打击三种形式并举。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和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阐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主体特征从作案成员的身份看,无业人员、农民、学生居多;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居多;从年龄看,原先低龄化趋势有所缓解。类型特征从作案类型看,侵财型案件最为突出;从作案方式和手段看,共同作案多,团伙作案突出,作案手段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途径应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9月19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计算机网络并非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或根本的原因,但因其所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广泛性等特性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得计算机网络对痴迷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当我们面对控制网络信息源的难题,无法掌控信息传递者的身份及行为时,不健康因素自然会成为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品,更成为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心理尚未成熟,他们走向犯罪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不同于一般的犯罪预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的齐心协力,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20.
闫新燕 《前沿》2013,(20):74-75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形式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了高发态势.本文对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侧重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对大学生的德育法制教育开展的明显不足,或者虽然开设了德育教育或法制教育课程,但往往过于侧重理论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