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我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对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五个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从实现阶级统治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功能、国际国内形势、“三个代表”的贯彻落实五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2,(6):46-46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民政局陈安认为,新时期,基层民政要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好,关键要同群众保持“零距离”。一是心里装着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这也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法宝。作为基层民政部门,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更应该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和群众“零距离”,同群众心连心。二是利益上想着群众。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主体和真正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为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作表率,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它对我党执政为民,切实贯彻落实我党的群众路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眉山部分行政村党支部调查分析,针对当前农村村党支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在农村中重塑队伍形象,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农村党员队伍。用队伍团结人民群众,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咏红 《群众》2013,(10):81-8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前,以群众为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党从实际出发、极有政治远见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一定要取信于民陈武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党是这一唯物史观的忠实践行者,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群众中间树立了崇高威望和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8.
余友斌 《政策》2005,(10):58-58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人如何对待群众,是个立场问题和党性问题。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积累了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同时面临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和落实党的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9.
李荣梅 《传承》2014,(7):44-46
人民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和核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一切围绕人民群众展开。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着力点。其中,服务群众是其突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刘兰凯  赵虹 《创造》2001,(5):40-41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结果。中国真正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经历了 3O年的实践、探索。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利益中,感受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人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觉悟,磨砺了意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坚定了信念。因此,尽管经历了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折腾,群众的意志与决心也未发生根本性的动摇。这一坚强的群众基础,是我党的方针政策能为群众所掌握,并得到群众的坚决贯…  相似文献   

11.
叶南客 《群众》2013,(12):42-43
犹如“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社会历史规律,早已为我党深知并反复验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现代改革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群众路线的科学理念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仍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回顾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观上展现了我党卓越的政治远见、宽广的革命胸怀、灵活的方针政策,客观上也有着与今天不同的特定形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党居安思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意志、凝聚人心,更好地把群众集合在党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观点。邓小平的人民群众主体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吸取人民群众智慧;解放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改革社会体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化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是我们党继续获得人民群众支持,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联系群众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和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需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群众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谢觉哉(1884—1971)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一向提倡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他是把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同我们党能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得到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支援力量联系起来考虑的。正由于他具有这种热爱劳动人民、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所以在建国后担任内务部长期间.对于我国历次所遭遇的自然灾害.都是以关怀备至的高度热情.督促各地及时认真地做好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始终在发展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作用。"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是我党这一思想主题的发展与深化。以人为本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和深化,体现了规律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和谐,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以人为本在肯定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体现了个人权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于晨 《创造》2013,(8):34-35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其实就折射出在党内有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而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没有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后果不堪设想. 重温党的历史不难看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相似文献   

20.
白茫茫 《中国人大》2013,(15):54-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