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拥有健康与品质服务兼具的旅居养老方式,康养旅游已获得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全世界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健康旅游。近年来,打着"科学""养生""健康"等旗号的谣言广泛流窜于爸妈的"朋友圈",据腾讯微信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而这些谣言,大多集中在健康养生方面。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4,(10):59-60
<正>微波炉致癌、长期吃方便面致癌、凉白开隔夜致癌……有人统计过,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健康养生帖子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非"致癌"莫属。看着"致癌"满天飞的朋友圈,大家不免感慨:这个年头想减肥,最好的方法是点开微信朋友圈的各类健康养生帖子,因为它们会告诉你——什么都不能吃!然而,这些健康养生帖里颠覆了人们传统认识的众多"真知灼见"都靠谱吗?多位医生和资深媒体人一致认为,除专业医疗机构和具有公信力媒体推送的微信,大部分养生微信缺乏科学依据,只能"微"信,切勿深信,更不能盲目仿效,以免带来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传播载体的谣言此起彼伏,特别是与"吃"有关的话题,更成为网上谣言的重灾区。五花八门的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公众听到这些未经证实的传闻为何总是心里发慌?怎样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人们吃得放心?  相似文献   

4.
与微博谣言相比,微信谣言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就传播类型而言,微信谣言大多属于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活型谣言,传播动机具有强烈的"形象管理""利他主义"传播动机;同时"熟人社会"特征导致微信的自我净化动力不足,而私密化的互动情境在确保沟通内容隐蔽性和社群情感牢固性的同时,也使外部力量的监控和引导难以介入;因此,微信谣言虽然传播强度不大,但是沉淀时间长,无法及时预警和有针对性辟谣。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信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半结构访谈以及参与型观察等方法,对微信朋友圈上的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帖主要以"我型我秀"为主、以点名游戏为辅。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形成这两种类型有四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吴庆 《传承》2014,(11):118-120
以质性研究的范式考察"90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动机,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接触程度高,是一种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对其身心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1)
正和当代相比,古代的谣言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谁在制造10W+?网络时代谣言的重灾区当属父母的朋友圈,事实上,那些流传甚广的谣言并不是现代人有了网络才发明出来的。跟网络造谣、传谣不同的是,古代谣言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更成熟——最常用的是童谣、谶纬等形式;跟许多无厘头网络谣言相比,古代的谣言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和目的,其效果和影响超越了现在许多条“朋友圈疯转”。古代的谣言怎样传播?古人把造谣简称为“谣”,把传谣简  相似文献   

8.
<正>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某君和朋友A都是"微信"的粉丝。一天深夜,某君被门铃吵醒,开门一看,一位送披萨外卖的小伙子。他正要埋怨小伙子找错地方扰人清梦时,小伙子解释道:这是您朋友A定的晚餐,他手机坏了发不了朋友圈,特意叫送过来给您先看看。段子虽怪诞,却令人深思。"微信"原本只是个即时通讯软件,到2013年11月注册用户已突破6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它,甚至有人已被某些"微信"影响了生活。网友"悠悠我心"是一公司白领,她早上上班习惯了先逛朋友圈,八九点是朋友  相似文献   

9.
日前,广东韶关千年寺庙东华禅寺的一则招聘广告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这则"我佛要你!"的招聘广告在发布5天之后,被点击100多万次,吸引了全球超过4000份简历。由此,朋友圈招聘再次成为企业和求职者的话题。记者发现,不仅朋友圈,微群招聘和微信公众平台招聘也不断被使用,当下微信求职招聘一时风头劲起。朋友圈招兵买马,越玩越新鲜"欢迎大家推荐靠谱人员,成功入职者公司和我个人都有奖励和回报。"广州  相似文献   

10.
正"下属公司出现系列窝案""有一个班子成员性格比较外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转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作为领导干部,个人出书并由下属相关单位集体购买"……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载文章,广东等地不少干部因为上述看似"不那么严重"的问题被纪检监察部门约谈。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这是中央纪委提出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廉政专家表示,各地纪检监察部门落实"四种形态"  相似文献   

11.
微言     
《创造》2014,(5):11-11
正@人民日报:最近,一个从前在微信朋友圈颇为活跃的好友突然宣布关闭朋友圈,理由是不想再被它"绑架"。确实,当朋友圈被心灵鸡汤、养生秘籍、耸人听闻的传言、微营销刷屏时,不免让人叹息:"够了!"我们也许不必苛求朋友圈,但也别忘了,生活中有太多比刷朋友圈更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2.
<正>微信作为一个全新平台,一经推出很快就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在微信世界里,当有人邀请你加入朋友圈时,会出现一个"红点";当好友发来消息时,会出现一个"红点";当朋友圈中有内容更新时,会出现一个"红点";当通讯录中有人注册微信时,会出现一个"红点"……就是这样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7)
<正>6月17日,朋友圈突然被广大网友刷屏:"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条款,拐卖儿童的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相关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大量网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表态支持一律死刑。略有法律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到,"对人贩子一律死刑"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法盲的建议。甚至这种建议背后的法律认知和思想意识,比  相似文献   

14.
钟瑜 《今日海南》2014,(12):25-25
<正>微信朋友圈本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只有互加的朋友才能看到对方分享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或"心灵鸡汤"之类的短文。通过朋友圈获知好友信息并相互评论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平日里刷刷朋友圈成了流行的"指上游戏"。我也是一位微信迷,每天刷朋友圈不下十次,但最近发现,朋友圈里部分好友分享的信息变了味,分享的信息不再像往日那么单纯,取而代之的是被面膜、化妆品、服装等推销信息刷屏。这个分享的背后,是一个新行业的兴起——微商,在移动客户端上卖货的小商家。  相似文献   

15.
赛马 《公民导刊》2016,(3):24-25
正最近看一条微信,说的是有关朋友圈的话题。当朋友圈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时,你也许找不出反对的理由。而当有人问你的朋友圈都有哪些人时,回答起来可能不那么简单。陌生又熟悉。是一个较为确切的答案。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次浏览,都会下意识点赞一下,无非是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存在!而作为私密性很强的朋友圈,眼下真的是一个仅限于朋友间思想、信息交  相似文献   

16.
微信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微信给人们日常生活及通信联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微信犯罪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不仅影响了人与人之间借助微信的正常交流,还严重地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微信犯罪有"摇一摇"诈骗、"朋友圈"代购伪劣商品、微信赌博等各类型犯罪,微信犯罪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手段隐蔽性强、犯罪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合理的防范对策: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加大对微信的监管力度;加大打击微信犯罪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6,(12)
正近日,北京一所小学引起了微信朋友圈乃至整个网络的关注。2016年12月8日,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开始刷爆朋友圈,作者是一名该校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她描述了孩子在学校厕所里被同学用"垃圾筐扣头"并嘲笑,导致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而学校则于13日发声,称无法将该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网络涉恐信息的理解与官方的界定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网络涉恐信息的载体应不应该包含私密群组、其属性能不能"标签化"处理、其内容需不需要辨识真伪。有学者通过"实验室谣言"证实了虚假性陈述并非完全源于故意、利用"诊所谣言"分析了回避信息真实属性的广泛性、采用"病毒谣言"验证了谣言的威力,这些理论探讨都证明了网络涉恐信息的识别难度。实践中对可能包含涉恐内容的网络信息及关联谣言的鉴别是采用"提醒"或"标注"方式,针对网络涉恐信息的产生、传播和阻绝使用一些必要的"跨界"治理对策,尽管可能存在与法治原则矛盾的情况,但这些措施却能提高网络涉恐信息的溯及、辨识、制止和打击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即时通信和"掌上交流"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其中,微信交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流的网络沟通方式。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即时通信软件,其提供的朋友圈、语音视频聊天、微信群交流、订阅公众号信息推送、微信转账等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时,利用微信犯罪也呈现出发案多、取证难的特点。因此,加强对微信的研究,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20.
李国祥 《时事报告》2013,(10):42-43
近年来,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猛崛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放眼世界,网络谣言危害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网络谣言的传播,对国家社会安定以及公民切身利益都可能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各国政府正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制止网络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