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5):31-32
据《第一财经日报》7月22日报道,按照国务院关于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决定,7月19日召开的中共浦东新区区委一届六次全会透露,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细化方案即将推出。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1日主持召开围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由此。浦东成为全陶首个南享受政策优势转向享有体制优势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政策》2010,(8):62-63
从2010年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多层次改革试点格局基本形成,包括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重大专项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改革工作联系点、各地自主开展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广受关注的上海检察改革先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日前已经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推进小组原则通过,上海市检察院召开上海检察改革先行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以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为突破口,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核心的上海检察改革先行试点工作大幕正式开启。今年底前市检察二分院、闵行区、宝山区、徐汇区四家检察院先行试点结累经验,明年一季度在全市检察机关全面启动试点工作。将通过5年过渡期,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完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检察人员职业保障等五项改革试点和为检察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的22项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
要闻简报     
《今日浙江》2011,(9):6-6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我国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5月6日全面启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16部委派出有关领导出席在义乌市召开的试点动员大会。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张丽莹 《今日浙江》2012,(16):24-25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我国首个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6.
《政策》2004,(10):63-63
9月10日至11日,我省召开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省委书记俞正声要求,各试点县市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总结试点经验,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副省长刘友凡出席会议并讲话。俞正声强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很复杂,必须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分步推进。全省必须做到的主要有三项:一是乡镇的机构精简、  相似文献   

7.
要闻     
《今日浙江》2013,(7):5-5
国务院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4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主要任务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差别化用  相似文献   

8.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浦东从诞生到发展都与改革紧密相连。今年是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9年,也是《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通过实施的第7年。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决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王彦茹 《人大研究》2014,(11):41-4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标志着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试点实施阶段。中央  相似文献   

10.
3月25日至28日,浦东新区召开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区人大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浦东新区要继续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着力突破体制平颈,破接发展难题,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月21日,浙江省开展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式列为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进入到了上下联动、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浙江省11个地级市和义乌市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调整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验区),列为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至此,我省自2008年7月首次向中央提出的开展有关改革试点的要求,终于得到了国家的确认。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10,(3):82-85
4月18日.我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上海浦东迎来开发开放20周年纪念。从特区、新区再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国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的地方改革试点正在进入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5.
扎实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开展这项综合改革试点,将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俭 《学习与实践》2008,(12):75-80
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出台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关键和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着重实现两大转变:从经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体制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和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推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为浦东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提供法制保障,2007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国务院批准浦东综改试点及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决定》以来,浦东综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九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坚持"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推动完成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200多项改革任务,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李振宇 《理论月刊》2010,(2):85-87,107
社会结构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是影响现代社会运行的三大因素,也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内在的逻辑框架:改革市场主导型二元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于:将会对中国在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基础上的社会体制改革、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参考经验。将会对其他转型国家的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11,(10):1-1
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义乌改革试点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富民强省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