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群众》2021,(19)
正兴化先贤郑板桥关心民间疾苦,时刻为百姓着想。他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告诫全体党员干部永葆为民情怀。兴化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大力弘扬"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努力实现"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  相似文献   

2.
于晨 《创造》2009,(6):47-48
清代,官不是做得很大却为后世执政者留下大量警策之言的郑板桥,有一首诗脍炙人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成了从政者必须体察民情、体恤民困的格言。前不久到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一级政府是如何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心去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为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什么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怎么样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相似文献   

4.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著名诗句。诗中反映了他关心百姓疾苦,一心想为百姓做事的真诚愿望。郑板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官尚知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7)
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以竹为引,托物取喻,写他在衙署书房休息时,听到窗外风吹竹叶萧萧作响,仿佛百姓啼饥号寒,忧心如焚。虽然他官不大,  相似文献   

6.
清朝著名诗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在一幅以竹子为题材的画上题了4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相似文献   

7.
崔美华 《创造》2007,(6):118-118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画家郑板桥当知县时,有此感怀.从这诗句,人们感受到的,首先是一个真字,无对百姓的真情,莫说一枝一叶,就是千门万户揭不开锅,也是可以无动于衷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名叫郑板桥(1693-1765)的人,在清朝中叶,他做过两任县官,世人记住他,更多的是他的诗与画。他在今山东做县官时,写过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中用竹子枝叶比喻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切望为官者体察民情于细微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古代,知县是一个品级并不高,但却担负着重要使命的官职。知县因为直接与大多数基层老百姓打交道,且权责所及包罗万象,遍布各行各业,其品行操守、任职作为,影响一个县乃至其周边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文风貌。谈到中国古代的知县,多数人比较容易想起郑板桥、海瑞这样的人物,想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相似文献   

10.
爱国浅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支配下,在我们祖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成千上万的英雄豪杰,有驰骋疆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英雄岳飞。有清政廉明,关心民生疾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吾小辈州曹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有为民请命的太学  相似文献   

11.
刘友志 《群众》2018,(12):54-55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直鞭策着我。在走访中,我感觉到,不少群众的生活还存在"痛点",不少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堵点"。如何结合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不仅是分内之事,更是职责所在。路灯亮了,心亮了新段社区,位于墨河街道城乡结合部,是我的走访联系点。我和村民聊家常时,大家一肚子委屈:村里一条主干道没有安装路灯,晚上漆黑一片,夜间出行十分不便。  相似文献   

12.
黄德康 《今日浙江》2006,(24):38-39
坚持执政为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他经常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教导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习《江泽民文选》,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牢…  相似文献   

13.
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十五年来,重庆市南岸区三届人大代表刘红英把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深受群众拥戴。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不少人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当作人生的座标,处世的哲学,做事的座右铭;我却想唱曲"反调":做人要做明白人,从政岂能学糊涂!不过,这与郑公的"难得糊涂"并非水火不容,相反,还有相似的内涵,只是有修于某些"糊涂学者"的主张罢了。郑公是个大明白人,他对民间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他看透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弃官回乡,以卖字画为生而保清白;当他的崇高德行遭到诋毁时,满腔激愤而又无可奈何,只好用"难得糊涂"来倾诉苦衷、自我解嘲和表示抗争。说明他不过是对腐朽、黑暗、不公之事难于敬同而已。而当今某些人的"糊涂"则是政治上…  相似文献   

15.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6]99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要求,结合辽宁实际,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相似文献   

16.
照祖照一张佩戴军衔的相片对每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来讲,是一件极兴奋且急切的事。刚刚离开故乡亲人,写一封信回家问候是件想做就能做成的事,而要照一张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6,(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在潍县任知县时,写的《明志》诗。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早年家贫,在扬州卖画为生,乾隆六年(1742年)即他49岁时被任为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知县,5年后改知潍县,在潍县做了7年官。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时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提高"知民度",多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群众贴心人。此言可谓精辟独到,一语中的,值得领导干部品味深思。何谓"知民度"?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对社情民意的知晓程度。"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根本,是衣食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北京日报》刊登一篇文章提出,对乱出馊主意、歪点子的所谓"智囊"人员,是不是也要问责?因为他们的一些建议把政府的公共决策引入歧途。这让我想起了唐时的一件事。史载,唐宪宗年间,有一次,宪宗征求大臣李绛的意见,说谏官大多谤讪朝政,皆无事实,我想惩罚一  相似文献   

20.
有些习以为常的事,也有不寻常之处。在“2011快女吧”和某些论坛的八卦板块里,关于“快乐女声”大热选手苏妙玲的爆料帖层出不穷。这些帖子,从方方面面对她提出质疑,包括文身、吸烟照,以及过往情史等等。对经常关注“快女”(或者“超女”)、“快男”的八卦群众来说,这不算什么稀罕事,李宇春、张靓颖、尚雯婕都曾经遭遇这种八卦、爆料和传言,这已经成为“快女”、“快男”的一部分,是选手在成名前必须经历的一道坎。但你能否想象,金铁霖的学生会遭遇这种八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